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房地產風險控制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研究房地產市場的經營發展趨勢,把握市場的機遇與風險,直接關系到房地產業與住房金融的穩健運行,也是關系到國家通過拉動內需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課題。
一、房地產市場的現狀
怎樣認識保持房地產業持續增長的動力之源呢?
1.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率持續超過7%,高經濟增長率和良好的經濟增長質量可以推動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量農轉非人口涌入城市必然要實現住房消費,從而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新的購買力需求。
2.體制與機制的市場化。長期以來,我國主要靠國家和集體來建房分房,這種供給模式是中國城市居民居住環境差的主要原因。國家住房制度的改革,把建房與購房一同推向市場,從而使住房成為自由流通的商品。市場機制的引入,使建房者成為自負盈虧的法人,購房者用貨幣去選擇適應個人需求的商品。這種產權的明晰化、個體化,催生了當前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市場,而這個巨大并且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正是我國房地產業幾年來持續火爆的載體。
3.與消費觀念更新配套的住房按揭貸款。市場經濟不但提升了購買力,更重要的是催化了人們全新的消費觀念。目前全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已經超過6000億元。大量的按揭貸款間接注入和不斷遞增的住房開發貸款已經成為支撐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資金來源。
二、房地產的金融風險控制策略
面對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現實,住房金融的經營取向宜分為短期調節目標與長期發展目標兩步運行。短期目標以調節市場供求矛盾,約束房地產開發,拉動市場消費需求,提高市場購買力,消化現有空置商品房為主。遠期目標則包括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提升國內房地產業競爭能力,提高住房金融服務質量,推進住房金融市場化,促進我國房地產業持續、穩健、高效運行等內容。
1.調控房地產業信用總量,約束市場擴張規模與速度。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敏感產業,調控得當,市場發展穩健規范,將對國民經濟產生強勁的拉動作用。同時,這又是一個高風險產業,若長時間內發展失控,極易產生經濟泡沫,對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危害。一是把分散的職能歸集于一個權威部門,這個部門按照房地產發展速度、市場價格和房地產積壓控制警戒線來實行宏觀調控與微觀調節。二是由人民銀行根據全國的房地產業運行指標,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提出房地產業授信總量,并分解到國內商業銀行,利用信貸對資源配置的引導與調節作用調控房地產業的穩健運行。三是商業銀行要在切實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對城市土地管理中心發放土地儲備貸款,通過強化土地資源的宏觀調控能力,張弛有序地調節房地產開發規模與市場供求關系。四是商業銀行加強對優質開發企業的遴選,通過發放項目儲備貸款等方式,重點支持一批實力強、信譽好、具備品牌優勢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更好地調節市場和引導市場。
2.適度控制住房開發貸款增量,調整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內在結構。房地產開發總量的擴張與國內銀行住房開發貸款增長較快密切相關。例如,在今年的新增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國內商業銀行貸款較同期增長35.9%,這說明,資金環境的寬松助長了房地產開發的提速。在充分計算現有空置房及已開工新建商品房的市場消化能力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信貸杠桿,少投放甚至短期內不投放住房開發貸款,調節市場商品房的供應量,又有利于降低房地產市場和銀行貸款兩方面風險。
3.積極拓展住房按揭貸款市場,促進房地產業的良性循環。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國家靠它拉動內需,支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房地產企業靠它創造利潤;老百姓靠它改善居住質量,誰也不希望這個市場垮下去。維持市場穩健運行的前提是供求平衡,而積極拓展住房按揭業務,加大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投入,既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購買力,又可以促進空置商品房的銷售。當然,解決空置房問題需要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地產商要讓利銷售,把價格降下來;其次,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土地出讓金和各種稅費降到一個合理水平,加大住宅價格的下調空間。
4.啟動住房公積金貸款市場,拉動住房市場需求。我國從1991年起,建立了住房公積金制度。住房公積金是城鎮工薪階層購建住房的互助合作資金支持體系,對于促進城鎮住房改革、完善住房供應體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對于推動住房市場化,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活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體運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歸繳力度不夠,一些單位欠繳或不繳住房公積金,影響了公積金歸集額的增長;已歸集的住房公積金管理存在缺陷,發放了大量難以收回的非住房性質的貸款,甚至資金被擠占、分流的現象也很普遍。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門檻高、條件苛刻,這項社會公益福利性質的積金沒有使社會最普遍的中低收入勞動者階層得到應有的實惠。
5.目前,我國有著廣泛的房地產市場需求和巨大的住房按揭貸款市場,加之目前全國住房按揭貸款已超過6000億元,初步具備了發債規模,而住房按揭貸款又是不良率低于1%的“精品信貸板塊”,具備發行住房債券的條件。當務之急是國家應該盡快將這一構想付諸實踐:盡快組建從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的專門機構,由其按規范化的標準向商業銀行收購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機構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不斷還本付息作為支付債券利息的資金來源。這種以個人住房消費信貸為支持,以債券融資為載體,實現證券資本市場與貨幣信貸市場的良好鏈接,不但使商業銀行的住房按揭業務有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也形成了住房信貸業務和住房融資業務的一體化運作,推動了住房金融和房地產市場的良性循環與可持續發展。
國家、房地產企業和國內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增強應變能力,努力把握競爭主動權。一是在經營理念上有所創新。國內商業銀行要在房地產信貸營銷理念、市場營銷策略、服務手段、運作機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要盡快研發與推廣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的房地產信貸產品,例如,試辦外國人士住房按揭貸款、住房儲蓄、房屋中介業務合作、住房保險以及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等新的金融服務,增強發展后勁。二是金融管理者要強化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在授信、融資及開放房地產金融二級市場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培植和打造國內房地產品牌企業,增強其競爭實力和市場駕馭能力。三是提高現有的住房消費貸款產品的競爭能力。面對外資銀行直接介入金融零售業務的挑戰,國內商業銀行要切實改變個人住房貸款品種單一,貸款方式、期限、利率、首付比率等方面苛刻、僵化及在貸款擔保抵押方面手續繁雜的現狀,增強住房信貸產品的市場彈性。四是加快房地產金融人才的培養。入世以后,房地產金融市場主體的復雜化對從業人員自身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養一批精通外語、計算機、房地產投資、房地產評估、財務分析、證券融資等方面的專有及私企老板、高薪行業人員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應對挑戰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競爭能力與發展能力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