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誤區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誤區
【論文摘要】:認清企業文化的精髓所在,通過了解現階段企業文化的種種實施誤區,使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盡量避免這些問題,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最大限度發揮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形成的文化觀念,歷史傳統,共同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等企業的意識形態,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都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但卻收效甚微。如何使職工自覺自愿、盡心盡力地為企業工作,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使企業文化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那么尋找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誤區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企業文化的概念
經濟學家魏杰在《中國企業文化創新》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形成的,反映企業特點的價值觀念、經營哲學、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團隊精神、規章制度等方面內容的總和。其核心內容是吸取傳統文化精華,結合先進管理思想,為企業建立起一套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并利用它幫助企業進行有效的經營管理活動。
2.企業文化建設六大誤區與相應的對策
2.1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之一:企業文化是不能照搬的
企業文化口號化、公式化表現為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沒有與企業戰略、企業愿景目標相結合,在理念提煉上過于抽象化,缺乏針對性和企業個性,無法真正指導企業員工的具體工作與行為表現。企業文化是企業特有的個性文化,要防止機械地照搬照抄。尤其在提煉企業精神時,更要充分突出個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獨具文化魅力。如果抱著追逐時尚的心態去構建企業文化,雖有共性,卻缺乏必要個性的企業文化是很難取得什么實際成效的。
2.2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之二:企業文化建設文體化
對企業文化涵義的片面認識:如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些活動,辦報紙,做思想教育等,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發展成為了形式主義的企業文化。其結果是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不配套,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不配套,領導者言行與企業文化不配套。
2.3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之三:企業文化不是領導者或老板倡導的文化
有些企業領導者以為企業文化就是領導者或老板所倡導的文化。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文化具有四種層次,即民族文化、組織文化、群體文化和個人文化。明確這四種層次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和相互依存性對管理者正確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非常有必要。企業文化屬于組織文化的范疇,它不等同于某些領導者為企業所設計或所倡導的"企業內的文化",也不等同于某些貼在墻上或掛在嘴邊的標語和口號。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領導者起著倡導作用,而企業員工的積極參與也不可或缺。
2.4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之四: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不是塑造員工
在一些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中,采取的行動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非常缺乏自下而上的溝通,管理層沒有傾聽員工的意見,所制定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也沒有反映員工的愿望與需求,最后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實,員工應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動參與者和積極的創造者,企業文化作為員工共享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它的培育過程要讓全體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并將代表多數人觀點的人作為典范和執行者,加強交流溝通,積極鼓勵員工參與并反饋情況。[2.5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之五:企業文化建設中領導者的短期行為普遍
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短期行為有多種表現形式:
⑴文化建設物質化。一些企業領導把企業文化建設簡單地做成VI系統設計(視覺形象識別),似乎建設企業文化就是創造優美的企業物理環境,注重企業外觀色彩的統一協調,員工服飾的整潔大方,商標與包裝的圖案優美等。
⑵文化建設言語化。有些企業領導者學了一些時髦的名詞,自己設計或請人設計一些標語口號,貼在走廊、辦公室和各車間的墻上,內容形形色色,措詞鏗鏘有力,諸如"以人為本"、"人本管理"、"團結"、"求實"、"創新"、"拼搏"、"奉獻"等等。這本無可非議,但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是否能引起員工們的認同和產生共鳴?是否符合行業特色與企業特色?是否能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是否有相應的管理措施與之相配套等等,有時候恐怕連企業的決策者本身都難以說清楚。
⑶文化建設靜態化。一些企業初步形成了組織文化之后,不重視隨著企業經營環境和管理水平的變化,不斷地總結提煉,推陳出新,引導企業文化不斷發展。
⑷文化建設廣告化和運動化。一些企業不顧實際效果,只是從領導者的意愿出發,采用形式主義的手段,在一段時間內大力宣傳領導者所設計或倡導的文化觀念,用廣告和思想運動的方式來搞企業文化建設。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都難以有效地培育企業文化。只有常抓不懈,才能真正解決從"熱一陣"的極端走向"涼一陣"的極端的問題。
⑸CI式的企業文化。CI式的企業文化模式具體表現為:企業文化各個部分內容嚴重脫節。中國企業文化走CI式的建設誤區,其原因是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不但要投入一筆可觀的費用,還有涉及大量的人力投入,甚至于關聯到企業組織結構的重組。因此企業家希望通過CI式的企業文化一方面提升了企業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提升企業文化內涵。雖然有偷工減料之嫌,也樂得個開展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名頭。但重形式而不注重內涵的企業文化卻無法讓企業員工接受,更不用說為之而奮斗一生了。所以也就有了大部分人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以一個"虛"字概括的結果。
3.結束語
立足于中國文化的背景,結合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借鑒國內外企業文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發現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種種誤區,創建符合企業自身的,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滲透企業的每一個細胞當中,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優秀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陸志強,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漸進性[J],企業與文化,2006(01),46~48
[2]戴彬,油田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新疆石油科技,2005(04),74~76
[3]劉建華,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探討[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2006(01),57~58
[4]段世民,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與對策[J],中國石油企業,2006(Z),116~117
[5]張健,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