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危機對教育發展影響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去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進而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對經濟領域和相關產業造成了極大沖擊:部分企業破產、國際貿易萎縮、消費投資領域停滯,從2006年開始不斷漲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出現了價格跳水的現象。不可避免的是,教育同樣受到這次危機的影響,對于中國教育來說,金融危機引發的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值得關注。
根據經濟學的相關原理,金融危機是實體經濟周期性波動的真實反映。全球經濟每10年經歷一次大周期調整,所以危機并非一直持續下去。金融危機雖然讓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但對準備出國的學生來說卻是個利好消息。隨著金融風暴的加劇,企業為學校提供的資金相對會減少,外國學校會積極擴大海外留學市場,這意味著學生出國留學將相對容易。
首先,最明顯的好處是美元、歐元等貨幣對人民幣的匯率不斷下降,人民幣升值,家長手中的錢更值錢了,學生的留學積極性也因此更加高漲。由于匯率的變化,不少學生在國外幾年,可以少花一大筆錢,這在客觀上降低了中國留學生的海外留學成本。雖然在歐美國家財政緊縮的情況下,獎學金會有所減少,但外幣匯率的下跌,卻使留學性價比更高。其次,各國、各高校實行了更多優惠政策和措施,如簽證放寬、條件降低等,敞開大門招收中國留學生。如英國從今年6月起規定留學生可以獲得兩年留英工作機會;澳大利亞今年9月起調整簽證政策,中國學生簽證風險級別由4級轉為3級;美國從今年4月4日起,延長留學生的實習期;加拿大也放寬國際學生工作簽證,允許留學生打工。此外,德國、法國等國一些優秀的公立大學也推出了部分不收學費、每年只需10多萬元生活費的國際學生項目。據統計,10月上旬咨詢留學的學生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0%,因此,留學市場反而因金融危機進一步繁榮。
當然,出國留學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金融危機而導致經濟衰退,將來在國外就業也是個未知數。相比之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現在更多的中國學生出去留學,目的是回國就業或創業。然而,這種大規模的留學潮會引發未來的留學生就業難問題,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國家為了創匯而不顧教育質量,只會進一步降低學歷的含金量。而中國的發展需要國外先進理論,同時也需要懂得中國國情的高級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本土一流的畢業生機遇可能會更多。
留學市場的繁榮僅僅是金融危機對中國教育影響的一個縮影。中國教育將會因這次危機而發生一些實質性的改變。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說我國的教育發展與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必須要有大量的技術工人作為支撐,這就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而實際上,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一直不能很好地滿足這種人才需求,而與此同時,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卻出現就業難問題。這次金融危機將進一步凸顯這一問題。根據預測,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1萬人。而與此相對的卻是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受到影響比較大,金融、會計、投資等專業的應屆生將會面對比較嚴峻的現實,外資、合資企業可能會減少招聘名額。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仍有較大的空間。
對于中國教育來說,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教育發展改革的步伐不會放緩。我認為,從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出發,今后一段時間多種形式培養人才的途徑將進一步發展。同時,高等教育必須主動改革,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
另外,在目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內外創業投資進入網絡教育、職業教育將較快增長,類似動漫制作、軟件設計、數字影視等傳統教育無法提供的專業服務將快速發展。同時,教育資源的國際整合、國際合作辦學的模式可能將在我國進一步普及。
這次危機對商學院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沖擊。比如金融專業教育會受到很大影響,金融知識體系可能會面臨調整,商科專業的培養模式將受到挑戰,如何融合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道德教育,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商學教育必須面對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