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信息化發展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是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信息的缺乏也是阻礙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對信息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并指出了中小企業在獲取信息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資源配置效率競爭優勢中小企業信息化
我國中小企業以其規模小,產品單一、交易成本低,經營靈活,適應市場變化快等特點在夾縫中生存,在競爭中成長壯大,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據我國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10月底,我國中小企業數已達到4242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6%,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6%,創造了75%的城鎮就業崗位。中小企業已是我國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整體實力,對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面對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和大量涌入國內的外國公司及其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中小企業自身的弊病、問題和缺陷也越來越突出,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信息缺乏,如不及時解決不但將制約其自身發展,同時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的提高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一、信息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工業性社會正步向信息型社會,企業資源也由資本轉變為信息、知識和能力,市場需求瞬間萬變,企業競爭最關鍵的問題是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甚至了解客戶超過了解自己。正如比爾.蓋茨在其《未來時速》一書中寫道:“將您的公司領先于眾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來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樣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將決定您的輸贏。”著名管理學家Simon也認為“信息是影響人改變對于決策方案的期待或者評價的外部刺激”。信息影響決策,信息對管理各環節各步驟都有重要的作用,沒有信息,各級管理者就無法做出有效和正確的決策。信息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可以指導生產計劃的制定,產品設計、研發、組織貨源,優化資源包括人財物的合理配置,減少生產環節不必要的浪費,降低成本,贏得競爭優勢,獲取最大利潤。
二、中小企業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分析
中小企業獲取信息的途徑一般有以下幾種:第一獨自調查研究收集(包括從報紙雜志等媒介收集);第二,企業領導層通過社交活動收集;第三,來自政府有關部門;第四,用戶或客戶反饋信息;第五,交易會、展覽會、專業會議;第六,科技文獻、專利文獻;根據2004年有關部門進行的樣本抽樣調查得知采用第一種方法獲取信息的中小企業占42.6%,采用第二種方法獲取信息的中小企業占19.1%,采用第三種方法的占2.3%,采用第四種方法的占30.4%,采用第五種方法的占5.3%,采用最后一種方法的占0.3%。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中小企業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企業自己從報紙雜志上收集,其次才是直接從客戶獲得反饋信息。獲取信息的方法比較間接、傳統、原始,與國外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信息管理系統采用網絡技術直接獲取信息相比具有速度較慢,獲取信息量小、不全面、不完整、較分散、針對性不強,信息滯后、及時性和適時性較差、表現形式單一、心理獲取的中間環節容易出現差錯等特點。在全球商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誰及時擁有高質量的信息就意味著誰擁有了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信息獲取方法的選擇和速度及信息的質量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三、促進信息化建設對策
政府出錢扶持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買服務。
1.轉變管理觀念,強化信息意識。中小企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比較嚴重,任人唯親,勞動力素質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隨意性強,人財物浪費比較嚴重,雖然也逐步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但從根本上還沒有樹立利用信息管理的思想。企業內部上至管理層下至一般員工都應轉變觀念,充分利用信息、采集信息,對信息進行分析,進行資源合理配置,優化整合企業生產組織結構,合理制定生產計劃,進行事前預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降低企業營運風險,經營風險,利用信息創造價值,增加利潤,提高勞動生產率。強化信息重要性觀念,使其深入滲透到每一個員工的意識中,增強企業凝聚力。
2、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增強信息的及時性、適時性、準確性和表現形式多樣化。及時性是指你需要的時候擁有它,適時性是指擁有最新的信息,準確性是指沒有差錯,表現形式是指不僅僅是報紙雜志還可以是影碟、聲音、圖像等等。信息技術已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商業領域,成為實現管理控制的手段,企業所需信息包括市場信息、內部管理人力資源信息、成本信息、銷售信息、庫存信息、客戶和合作伙伴信息等等。中小企業目前絕大多數沒有實力引進ERP先進管理信息系統,但可以從成本效益原則出發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普及電腦的使用建立企業信息網站,客戶信息數據庫、員工信息數據庫,合作伙伴數據庫,通過網絡手段與內部員工、客戶、合作伙伴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資源共享,應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到各組織模式中,對中小企業的組織分工進行有效整合,使各種職能和企業充分發揮優勢,提高營運效率,對供、產、銷、及售后服務各環節加以監控,同時建立密切聯系,加快流通速度,減少庫存成本,消除作業連中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促進企業整體價值鏈的優化。同時可以及時了解產品市場信息變化,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決策者使決策則及時做出調整,推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縮短產品生命周期,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建立研發、生產設計、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一體化的跨部門的橫向組織。競爭優勢不僅來源于成本價格,重要的是維護客戶的滿意度、忠誠度。信息缺乏是中小企業發展得主要障礙之一,所以隨時了解市場變化、客戶的信息、內部人員、資源信息和資金金融信息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建立有關政府服務機構和中介機構。使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針對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人員文化素質低,很多中小企業大規模地使用計算機系統條件還不完全具備的特點,政府應為其獲取信息增加渠道和方便,提供各種經營信息包括提供市場信息、技術信息、金融信息和人才信息,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服務機構和中介機構,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其發展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
4、提高勞動者素質。中小企業一方面應淡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大量引進人才,特別是IT人才,同時對內部員工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普及電腦知識,加強并組織在職培訓,接受各種專業訓練,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能。通過對有重大貢獻的員工委以重任,授權、授股等方式留住人才,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制度環境。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漢川.中國中小企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2004.
[2]劉東杜占元.中小企業技術創新[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3]陳杰.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與信息情報[J].情報探索,2006,(6).
[4]李崇超.信息化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