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造價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現行的部頒(92)公路定額,滯后于公路建設的實際需要,不能真實反映公路工程的造價水平。造價管理部門,應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和完善計價依據,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
我省交通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是青海省編制委員會批準的行政管理類縣級事業單位,隸屬省交通廳領導,主要職責是制定全省公路工程建設有關補充定額、造價、相關標準和管理辦法,規范全省交通工程造價定額管理,審核公路基本建設項目投資,包括可研估算、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招標控制價等。在機構改革中,省編委明確了我站的主要職責,代表政府行使公路工程造價全方位的管理職能,做好造價控制工作,為政府控制投資把好關。
1現行定額滯后是造價管理工作的難點
1.1工料機消耗的滯后給工程造價管理帶來的困難
現行的工料機消耗定額是交通部1992年頒布使用的,距近已有13年之久,當時高等級公路建設剛剛起步,用于公路建設的投資是相當有限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時間,公路建設突飛猛進,截止2004年底全國高速公路已達34288公里,一級公路33522公里,集中建成了一批亞州乃至世界上隧道最長,橋梁跨度最大,橋型奇特新穎的特大橋,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公路上的應用更是層出不窮,對工程造價影響很大。就青海來講,經濟發展在全國是比較落后的地方,高速公路里程已達300多公里。但目前的公路工程造價控制仍采用92年交通部頒發的概、預算定額,已不適應現代公路建設需要,也很難準確地反映工程所需的實際費用,難以分析其工程所需成本,給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帶來很大困難,也難以確定工程招標、投標和中標的合理價位。
1.2費用定額滯后給造價管理帶來的困難
現行的費用定額是1996年交通部頒布的,但距今也有9年之久,且各項費用的計算基數均為北京基價,不能真實反映全國各省公路工程建設的水平差異,各項費用間的不平衡問題日漸突出。與工程實際發生的費用相差較大,這也給工程造價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工程造價管理的任務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目前公路建設已走向市場化,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投標報價,可以不采用部頒定額,并認為定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下用計劃經濟的產物是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應取消定額和定額管理機構,全部市場化。但西方國家也是市場經濟,工程造價大多采用的是估價法,其估價的方法也是采用有章可循的計價依據和市場有關信息,采用的市場信息也與我們現行采用市場調查是相一致的,估價法所確定的工程造價也是業主控制的最高限額。他們的有章可循的計價依據也就同我們進行各種造價管理的依據。實際上我們國家在加入WTO后目前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也逐步同國外相一致,與國際接軌。在國家的宏觀管理上,沒有科學準確的計價依據是無法進行工程項目造價的確定。科學準確的計價依據,就需要相關的機構和人員進行計價依據的調查、測定和資料的收集,并從項目的立項、設計、施工到竣工后評估的全過程的造價管理,也就是說國家必須設置有關工程造價管理的部門和人員來結合市場情況制定造價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計價依據,進一步為國家宏觀管理好工程造價提供科學合理的計價依據,這也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任務所在。
做為造價管理的職能部門如何合理準確地為政府的投資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計價依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對于如何解決現行的計價依據滯后給工程造價管理和工程項目招標中確定合理價位帶來的問題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現行計價依據滯后,使我們難以合理確定其成本價。所以我們造價管理部門就應該探索這個問題,把工作重點放在成本的科學分析定量上,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分析研究每一個項目的工程成本,工程招標的合理價位就得到了確定,工程造價就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所得到的工程成本控制的各項數據就是科學的計價依據。
2.1工程成本價定位
工程的成本價就是工程項目的完成所需勞動力、材料和機械,也就是“工、料、機”的投入以及完成工程項目建設采取相應管理措施間接投入所發生的費用及按規定向國家應繳納的稅金的費用之和,如何合理地確定一個工程成本,就需認真核定完成這個工程項目所需投入的勞動力、機械及所需的材料,以及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環境影響等引起的間接投入,并嚴格按國家規定繳納稅金,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比較困難,就需造價管理人員不斷地深入工程實地尤其是有先進管理經驗的施工企業去搜集資料、測定工程成本,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而且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責任心要強,綜合素質高,在資料的測定和搜集當中要細心全面地測定和搜集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工、料、機消耗情況,測算因氣候地理環境等所需投入的其他間接所發生的費用,科學合理地反映該工程項目的成本價。
2.2造價管理部門當前應做的工作
2.2.1計價依據方面
目前所執行的公路工程計價依據是國家統一頒布的計價依據,是各省控制工程投資的最低原則,在執行當中弊端較多,難以反映各省的實際情況。所以各省造價管理部門應做好各省的補充計價依據的制定,對于不符合當地情況無法執行的就要制定補充計價依據,不要只限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及國家頒布的計價依據中缺項的部分,對國家頒布的計價依據中影響造價較大的項目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都要根據各省的情況進行考查測定,做出符合本省實際情況的計價依據,這樣才有利于確定工程的實際成本,有利控制本省的工程造價。
2.2.2工程實施方面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從項目立項、設計、施工、竣工及后評估的全過程管理,尤其是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對項目投資的影響極其重要。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建設費用的投入多少和工期的長短,影響工程成本價的核定。所以在設計階段要克服重技術輕經濟的思想,要把技術方案與經濟方案相結合,進行方案比較;其次在工程實施當中,推行項目招標投標制度,嚴格控制成本,在保證工程質量與工期的情況下選擇優秀的施工隊伍;同時抓好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對于工程變更從其使用功能和其經濟角度來確定工程是否需要變更,減少不必要的工程費用支出,實行變更費用有效控制。
總之,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目前的造價管理部門大多數把工作重點放在造價文件的審查上,其次是造價依據的制定。造價文件審查固然很重要,通過對造價文件的審查可節約相當一部分資金,使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更趨于合理。但是造價文件審查的依據是各項計價依據的正確使用。計價依據制訂是否科學、合理和準確,將更嚴重地影響造價文件審查結果的準確合理性。做為工程造價管理的部門和參與造價管理的人員,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把造價依據的制定做為重點,不僅懂造價計算,還要懂設計、施工及項目管理,要深入施工現場,測定計價依據,多方面搜集造價管理的相關信息,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計價依據,使工程造價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