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路修養護機制發展趨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通過對國內外養護管理機制現狀的比較,對公路大中修養護機制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并提出了河北省公路養護管理新機制的參考模式。
關鍵詞:公路養護公路大中修管理機制發展趨勢
DevelopmentTrendofLargeandMiddleScaleCuringofHighway
LiZhongqiuMaJingkun
(1.DepartmentofCivilEngineering,HebeiJiaoto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Shijiazhuang050091)
Abstract:Basedoncomparisonofhighwaycuringsystemsathomeandabroad,thedevelopmenttrendoflargeandmiddlescalecuringsystemofhighwayispredicted,andareferencemethodofnewmanagementsystemofhighwaycuringforHebeiProvinceisputforward.
Keywords:highwaycuring,largeandmiddlescalecuringforhighway,managementsystem,developmenttrend
1概述
公路養護是保持路況完好,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服務的根本條件。如果公路缺養、失養,路況必然會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公路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養護工作。在整個公路養護工作中,路面養護是公路養護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是因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車荷載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結構層,關系著行車是否安全、快速、經濟、舒適。因此,路面養護質量是公路養護質量考核的首要對象。
交通部在《公路擁護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2001—2010年)》中要求到2010年要基本完成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要在全國基本建立起精簡高效、職能明確、權責一致、運轉協調、辦事規范的新型公路管理體制;要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公路養護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全國統一、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公路養護工程市場;建立形成較為完善的公路管理行政法規、養護技術規范體系,適應依法治路、規范管理的需要。
為實現交通部這一《綱要》的要求,全國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門都開始積極探索新的公路養護運行機制。但各地實際情況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為建立一種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必須結合各地的成功經驗并參考國外管理模式,進行體制創新。
我國公路大中修養護機制改革,是要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精簡機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公路養護隊伍,提高公路養護的技術水平,實現公路養護的機械化,提高資金效率,全面提高公路養護質量。最終實現公路管理與養護生產分離,積極培育和發展公平競爭,形成規范有序的公路養護市場,實現公路養護決策、養護投資機制的科學化,養護管理機制的現代化。
2國內外養護管理機制現狀比較
國外發達國家的公路基本建設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即基本完成,從20世紀60年代始,各國公路適用技術及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逐步轉向公路養護管理方面,公路養護的投入所占公路事業資金比重已遠遠超過公路建設。對公路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對現有公路的養護維修,保證公路功能的正常發揮。
由于國情不同,國外高等級公路的養護管理差異很大,但管理目標卻非常一致,就是要保證高等級公路的高效運營,使巨額建設資金能夠及時收回,并不斷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國外公路養護管理的特點可以歸納為法制化、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及養護作業方式的機械化。
在國內,隨著公路建設的大規模發展,公路養護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公路養護在整個公路建設和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并最終占據主導地位。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長期影響,我國公路養護體制目前仍然帶有很大的計劃經濟的特點,與目前我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造成養護資金短缺、公路養護質量差等一系列問題。
多年來,國內一般公路一直采取公路局、公路分局、公路段,即集路政、養護、施工管理為一體的三級公路養護體制。近年來國內的養護管理改革主要為養護體制的改革,重點在精簡機構、事企分開、管養分離,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養護生產方式,培育養護市場化機制;小修保養實行總額控制和定額計量管理;承包方式有民營承包、內部承包,合同管理等。有的省份成立了專業養護公司,實現了比較完善的養護工程招投標管理;有的省份編制了《公路小修保養概預算定額》;個別省份對國、省干線實行直接管養;對大中修養護工程各省份基本實行了內部或公開招投標、監理機制和合同管理機制。廣東、江蘇等省引進公路養護質量與養護決策檢測咨詢機制;部分省市推廣采用了公路管理系統,進行路面與橋梁的養護管理決策,但大都不夠完善,因素之一是檢測手段技術的落后,而技術數據的采集與處理工作量太大,缺乏專門的快速檢測設備與技術人員。
3公路大中修養護管理機制發展趨勢
(1)科學決策全面實現預防性養護
要采用先進的公路檢測設備,及時掌握可靠的技術檢測基礎數據。采用先進的公路管理系統,以及專家評審咨詢機制等,實現養護時機合理、養護決策科學化,投資效益最優。
①實現養護合理時機科學決策
目前大中修養護管理項目決策程序是當年4月底前報送下年度計劃養護工程項目調查報告→省廳公路管理局審查批復→施工圖設計→當年9月15日前設計文件上報省廳→省廳按規定程序下達計劃文件。這種程序確定方案前置,往往會發生審批后路面突然急劇破壞而使計劃明顯滯后的情況,無法實現及時養護。這是以人為經驗型為主進行養護時機決策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要實現養護合理時機科學決策,抓住最佳時機進行養護。
②實現養護投資的科學化決策
目前我省養護投資每年9億元左右,只能維持,大都沒能實現預防性養護,有甚至的造成失養。今后要進行養護投資的科學化決策,實現預防性養護。延長大、中修時間,使道路設計期內,養護費用最低。
③編制公路養護中、長期規劃
借鑒國外已有的成熟技術和成功經驗,利用先進的公路管理系統,根據公路等級、路面等級、建設時間、交通量預測、養護水平、養護質量要求、公路性能變化規律、新建路網規劃,以及養護投資等綜合情況,編制建立公路養護中、長期規劃,實現公路的全面預防性養護,使養護投資總體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2)充分發揮養護資金投入效能
由于公路資金的嚴重短缺,導致養路經費的入不敷出,公路超期服役問題比較嚴重。要強化養護資金管理,實行養護投資定額管理,提高資金投入效益。通過養護費用定額包干使用,結合養護質量目標考核,來解決目前養護費用管理中的養護成本高、個別地方平調和無償借用養路資金,以及養護費用會計監督弱化等問題。
(3)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
公路養護應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避免短期行為。要將小修、中修和大修結合起來,明確養護年限目標,完善合同管理,鼓勵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以產生長期效益,形成養護的良性循環。
(4)制定適合我國特點的公路養護質量檢評方法
1994年,交通部修訂頒布了《公路養護質量檢查評定標準》(JTJ075-94),適用于一般公路和混合交通的汽車專用公路。該標準采用以公路病害和缺陷為病害含量指標的“好路率”作為評定公路養護質量的主要指標,另外還采用“養護質量綜合值”指標。該標準的頒布對于客觀、準確地反映全國公路的養護質量,指導基層養護機構進行養護生產,促進公路養護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起了重要作用。但評價指標中,對影響行車質量與安全的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影響路面使用壽命等指標重點不夠突出。
2002年,交通部印發適用于高速公路的《高速公路養護質量檢評方法》(試行),采用高速公路養護質量指數MQI和相應分項指標來確定高速公路的養護質量。對公路大中修工程項目還沒有相應的質量標準,一般參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TJJ071)執行。
我國要以“現行規范為依據、結合省情、突出重點、便于操作”為原則制定各省公路養護質量檢查評定標準,突出影響路面行車質量、行車安全及使用壽命的重要指標,以保證公路的服務水平。
(5)廣泛采用先進的檢測技術手段
在養護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要使用先進的檢測技術設備手段,對養護情況進行及時而科學的檢測,以全面準確地掌握養護質量狀況,并科學分析預測公路性能變化規律,為養護管理、養護決策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
(6)引進公路養護質量咨詢機制
引進公路養護質量咨詢機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咨詢機構對公路的養護質量進行檢測評估。養護管理部門依據公路養護質量檢測評價報告,加強對公路養護質量的管理力度。
4探索我國公路養護管理新機制
4.1制定強制性的路面養護技術標準
公路養護工作涉及路面、路基、橋梁、安全等所有的公路設施,內容十分繁雜。而且有許多內容無法用量化指標來評定。路面狀況是影響行車的最重要因素,所以首先制定強制性的路面養護技術標準,確保公路的服務水平。
4.2建立路面質量檢測評價制度
建立路面質量檢測評價制度,使養護質量滿足要求。同時采集路況數據,為養護大中修決策提供基礎數據,保證路面養護質量和養護決策的科學性。
在路面使用初期,對各路段進行一次全面檢測,并按照規定的調查頻率對路況進行檢測評價,通過路況數據評定路面狀況,充實完善公路數據庫。對路面使用性能進行長期觀測和調查,研究其變化規律,分析路面產生病害的原因,以確定養護對策方案和養護計劃。
4.3建立科學決策機制
利用先進的檢測技術手段,獲取路面管理數據,同時利用路面管理系統,實現路面養護決策科學化,全面實現預防性養護。
4.4大中修養護經費實行定額管理
為充分發揮養護資金投入效能,強化公路養護投資管理機制,實行養護投資定額管理和招標管理。
4.4.1省廳對大、中修項目實行定額管理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公路等級、路面等級、交通量大小、路況等情況,結合交通部與各省有關養護定額編制辦法和養護定額來測算定額。養護費用定額包干使用,養護質量目標考核。
同時,引進公路養護質量檢測咨詢機制,根據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咨詢報告,及時核撥工程資金,即省廳對大中修工程先予撥部分工程款,然后按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撥付資金。
4.4.2對大、中修項目實行招標管理
根據大中修定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招投標、合同管理;實行監理機制和養護質量檢測咨詢機制,以確保工程進度與質量。
4.5引進公路養護質量咨詢機制
引進公路養護質量咨詢機制,加強養護質量的監管力度。在目前的養護質量監督控制體系中因檢測工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專業的快速公路檢測設備以及專業檢測人員等,導致不能及時提供全面系統的檢測數據。
建議對公路的養護質量,引進咨詢機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咨詢機構進行檢測評估。參照國外經驗,結合各省實際情況,公路管理部門可在公路檢測設備的投資和檢測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養護管理部門依據公路養護質量檢測評價報告,加強對公路養護質量的管理力度。同時,建立養護質量數據庫,以預測使用性能,科學決策,全面實現預防性養護。
4.6完善加強合同管理
完善加強合同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和長效機制,避免短期行為,形成良性循環。目前,小修保養、中修和大修相互之間不掛鉤,容易形成養護單位對小修保養不積極,等待中修;而中修時也不重視,又等待大修的情況。同時,對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積極性也不高。
應明確養護年限目標,養護質量新標準、完善合同管理,鼓勵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以產生長期效益,形成養護的良性循環。
(1)應制定養護使用年限目標要求
如對高級路面,中修的使用年限目標為4年以上,大修的使用年限目標為6年以上;大中修使用年限內只進行日常養護、小修保養。
(2)對新改建公路的標準要求應嚴格把關,以減輕大中修養護壓力。
現行規范對高級瀝青路面的設計使用年限要求為12~15年,在設計年限內允許進行一次恢復路表功能的罩面維修。但目前國內路面實際使用壽命,還達不到規范要求。目前,結合河北省實際情況,可對新改建公路的高級瀝青路面質量要求達到如下目標:3年內不小修保養,6年內不中修,10年內不大修。即在設計使用年限前3年內只做日常養護(3年),第4~6年內進行小修保養,第7~10年內中修,第11年以后才進行大修。新建橋梁10年以內不中修。
(3)完善加強合同管理
建議對養護承包期、承包費用方式、以及缺陷責任期等合同內容進行完善。
如小修保養制定5年承包期,明確考核目標,實行總額承包,定額計量支付等。5年承包期可采用3+2或4+1形式,也就是說先與承包人簽定3年或4年合同,然后根據承包人的情況、條件變化、工作業績進行綜合評定,以解決是否續合同或更換承包人。
對大中修、新改建的質量缺陷責任期延長,與養護使用年限目標相聯系,同時建立獎勵機制,以保證雙方利益。
4.7建立養護質量評價制度及處罰辦法
每年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咨詢機構進行養護檢測評估。用數據說明養護質量,省廳部門依據公路養護質量檢測評價報告,加強對公路養護質量的管理力度。
4.8項目業主公路的養護管理
(1)實行大中修費用年度定額預留
按照預測的公路大中修年限及大中修費用,每年從公路收費中預留大中修費用,實施大中修時集中使用。不足部分當年補齊,節余部分留做下次使用,建立專門帳戶,專款專用。
(2)公路的養護質量、大中修的決策,由項目業主負責,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咨詢機構,按照有關養護規范,進行檢測評估。
5結語
公路養護在保障路網暢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公路養護中的大中修工程,工程量大、占用資金多,在公路養護中處于非常突出的地位。通過對公路大中修養護機制的研究,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的公路大中修養護機制。新體制將充分借鑒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最新養護技術,充分利用市場調節手段,改變現有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方式,從而有效地使用養護資金、提高公路養護質量。
參考文獻
[1]潘玉利.路面管理系統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交通部.高速公路養護質量檢評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高速公路編委會.高速公路養護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許永明.公路養護與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5]高速公路叢書編委會.高速公路運營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李中秋馬敬坤(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050091)
作者簡介:李中秋,男,1960~,教授。主要從事路橋教學與研究工作。
研究項目:本文是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研究課題《公路大中修養護機制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