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司資本結構和企業價值透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資本結構問題是一個具有重大理論價值的研究課題,由于各國經濟體制以及資本市場的完善程度存在差異,公司資本結構及其形成機制也存在明顯的不同,因此,在我國這種特殊的經濟環境約束的背景下,研究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更具有現實意義。從宏觀環境以及微觀兩個角度對完善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提高企業價值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資本結構;企業價值;對策;優化
1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完善,證券性融資在企業的融資比例中日益增大,如何合理的選擇融資渠道——即應該如何確定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的比重,使融資成本最小,從而使公司的價值達到最大呢?關于此問題,許多學者對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因素作了細致的研究,試圖找到這些因素影響企業融資成本的程度和方向,以便在實務中利用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的項目整體收益率水平。因此,為了深入研究問題的本質,筆者把資本結構對融資成本的影響關系的研究深入到資本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關系的研究上,直接深入考慮資本成本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上市公司作為企業制度改革的先驅,首先接受著資本市場的檢驗和洗禮,其管理決策行為倍受人們的關注。從資本結構理論看,上市公司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手段更加符合資本結構研究對象的特點要求,并且上市公司資本形成的基礎是資本市場,而非上市公司則不是,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比研究非上市公司重要得多。
2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提高企業價值的對策
我國的資本市場尚處于發育階段,股票和債券融資均受到嚴格管制,上市公司難以自由選擇西方企業所具有的種種融資渠道,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和融資方式更多地受到金融體制的制約和影響。所以,應當結合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在充分認識負債是一把“雙刃劍”的前提下優化資本結構,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為原則,去安排本企業的合理負債水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注重行業特征,合理確定負債結構。
行業特征是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重要因素,不同行業的資本結構狀況差別很大。上市公司在作資本結構決策時首先要考慮到自身的行業特性,包括行業的競爭程度、增長階段、經營特征、盈利能力等。
(2)建立資本結構動態優化的機制。
參與市場競爭的所有企業無時不在尋求能夠獲得競爭優勢的途徑,但由于現實經濟中信息的不完全、不確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使人不可能考慮所有的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無法事前掌握“客觀”的經濟活動規律,從而做出“最優”資本結構決策。資本結構決策不僅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通過不斷調整資本結構,以實施相應的外部競爭戰略。企業的產品市場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由于技術和市場的快速變化,企業面臨的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企業的資本結構決策絕不是一個能夠提前抉擇的問題,而是一個在復雜和不確定環境下不斷搜尋、不斷調整的過程。如果企業忽視產品市場環境變化,強調或專注于所謂的“最優資本結構”,可能會喪失持續的競爭優勢。
我國上市公司應該結合本公司的特點,充分考慮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合理確定資本結構的最佳比例,并且最佳資本結構是一個動態比例而非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我國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要結合行業特點以及自己企業的具體情況,盡量完善自己企業的資本結構,也就是要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如何確定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比重,使企業的加權平均成本最低,企業股東財富最大化。對于資本結構的管理應建立財務預警體系,同時適應環境的變化采取相應的策略。公司在選擇融資工具時,可以利用可轉換優先股、可贖回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及可贖回債券等有較好彈性的融資工具,保持彈性的資本結構。
3宏觀政策優化上市公司的融資環境
公司資本結構的形成是由公司內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公司資本結構的優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公司優化內部的環境之外,國家和社會也要創造一個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所面臨的外部環境。
3.1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
我國企業債券市場不發達,政府有關法律的限制與企業債券的流通性不強,企業很難從債券市場籌資。因此,現階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1)推進公司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促進公司債券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就必須放松對于債券發行利率的呆板僵化的管制,逐步推進發行利率市場化,而實現利率市場化的前提條件是形成基準利率。公司債券收益率主要由基準利率、信用風險報酬、流動性風險報酬以及與債券自身特征(如嵌入選擇權、稅收待遇等)有關的收益等。
(2)重建公司債券市場的信用定價機制。利率市場化離不開公司債券市場信用定價機制的重新構建,其中最為關鍵的步驟就是提升債券信用評級在整個債券定價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為了建立高效規范、有序競爭的國內信用評級體系,我國可以逐步、適度引入國際領先的信用評級機構。
(3)改革現有公司債券多頭監管體制,建立功能監管體制。為了促進公司債券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應該逐步建立以功能監管為主的監管體制。公司債券市場運行規則的制定、市場準入和市場日常監管由相應的市場監管部門負責,防止出現多重監管和監管盲區。為了提高監管效率,促進公司債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應該在現有的監管框架下,建立債券市場管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市場各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實行監管協調機制的制度化與規范化。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應體現在統一監管理念、統一制定規則和共享相關信息等方面。(4)為公司債券市場發展打造一個完善的法律環境。
當務之急是盡快完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破產法》和《公司法》等,明確公司破產界限,確立債權人在公司破產中的地位和權益,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加強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3.2推出多種政策,鼓勵公司優化股權結構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過于集中,又表現為過于集中于國家股股東之手,所以要優化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宏觀方面其具體操作有以下方法:
(1)應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2)逐步實現股票“全流通”,徹底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割問題。
3.3完善上市公司相關法律、制度,加強對相關機構的監督
(1)完善和健全公司退市和破產制度。
第一,破產必須要對公司經營者的金錢和非金錢收益都產生影響。如果破產僅僅影響經營者的金錢收益,在非金錢收益方面不產生任何影響,負債的作用是無法得到發揮的;第二,在公司處于破產邊緣,由債權人對公司進行重組和再建時,公司的控制權一定要由股東和經營者手中轉移到債權人手中。
(2)加強對公司股票發行行為、利潤分配行為和資金使用過程的法律監督。
在股權融資的制度準則上要加強對擬上市企業及上市公司股票發行行為、利潤分配行為和資金使用過程約束,使監管政策有利于上市公司弱化股權融資偏好。主要措施包括:適當限制不派發現金股利而單純送配股的行為,提高資金使用上的透明度和資金的使用效率;改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審批制為核準制,由上市公司根據資本市場的狀況和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進行股權融資的數量;建立多項指標考核上市公司取得配股和增發新股資格的標準。
(3)加快我國銀行體系的改革,充分發揮銀行對企業的監督約束作用。
①銀行的貸款決策不應受行政干預,否則銀行就沒有動力去監督企業,債權機制就失去作用;②增加銀行的資本金,改善其財務狀況,如果銀行財務狀況差,企業破產會暴露其財務狀況,銀行會陷入債權人消極狀態,即使公司到期不償還貸款,銀行也不會令企業破產;③加快債券市場的建設。從控制效果看,債券融資是比較有優勢的,能引入外部債權人的監督,更大程度地降低權益成本。從政府和商業銀行的角度而言,由于銀行貸款利率低于市場利率將抑制債券的發展,故應改革貸款機制,逐步放開銀行貸款利率。
參考文獻
[1]瑪根福.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學家,2005,(5):31-32.
[2]范瑞武.論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最大化[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6):32-34.
[3]劉東輝,黃晨.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方經濟,2004,(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