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公司經濟影響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上市公司與現代經濟發展的關系;如何充分實現上市公司對現代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等進行講述,包括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彰顯其對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力、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力軍、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發展微觀主體直接融資的主渠道、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發展中實現企業主體發展、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的橋梁和紐帶等,具體資料請見:
我國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聯的證券市場,是在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東部沿海地區率先走向現代化、市場化、全國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格局初步形成的條件下應運而生、逐步成長的。在公司上市和證券市場的曲折發展中,也曾出現不少問題、困難和風險。經過十多年的培育、發展,我國上市公司結構逐步優化,大部分成為了行業的龍頭企業,成為了推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直接融資規模迅速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明顯提高,資本市場在市場體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改革、發展的深入推進,資本市場也進入了快速擴張和結構調整階段,早期遺留的歷史問題、制度性缺陷和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給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把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資本運作、社會責任等與現代經濟發展路徑聯系起來,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在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的生力軍和領頭雁作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上市公司與現代經濟發展的關系
上市公司首先是公司,是生產經營某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經濟實體,繼而成長為上市公司,成為股票交易的對象和證券市場的基石。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辨證統一,是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特征。上市公司通過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綜合反映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發展水平與發展能力,是產品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完成企業發展的資本積累,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她通過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兩個層面來提高自身和社會發展能力,同時以其自主創造性、內生積累性、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度,逐步成為帶動現代經濟發展的最富活力的微觀主體。上市公司作為股票交易對象,具有跨區域、跨國界的公眾公司屬性,作為生產某種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經濟實體,又必然依托于一定地域空間,并以其產品和勞務在一定輻射半徑內從事經營活動,因而又具有區域性。廣泛的社會性和特定的區域性的內在統一,是上市公司又一個重要特征。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和重要特征,是分析上市公司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理論前提。
1、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彰顯其對現代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自我國證券市場建立以來,由試點到成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上市公司在其行業內都屬于領頭雁,許多上市公司對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支撐作用。上市公司在參與世界經濟建設、在國際或區域經濟發展競爭中的話語權地位進一步彰顯,資本市場的經濟“晴雨表”功能發揮更明顯;上市公司產業結構呈現以制造業、電子、電力、金融等基礎和支柱產業為主的新格局,與國民經濟布局趨于一致;在資產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經營業績出現了與宏觀經濟同步增長的可喜態勢。我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資本市場大國,滬深兩市總市值2007年底居世界第三位,資產證券化率達到132.65%,我國股市總市值的跨越式增長速度和幅度、經濟的資產證券化水平提升速度在世界資本市場發展中都堪稱奇跡。
2、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其中1993年-2006年僅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就占同期中央財政總收入的2.11%,2007年達7.21%。二是上市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現代社會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2007年全部上市公司實現主營收入達到同期我國GDP總量的38.57%。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17.07%。三是資本市場價值發現,股價是上市公司未來價值的現在體現,市盈率和市凈率可以綜合反映和評價股價水平與質量。
3、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力軍。上市公司是實現科技進步與創新活力的生力軍,上市公司也是推動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建設的生力軍,資本的有效運營與擴張是現代資本在更大區域運動的表現,也是實現上市公司與現代經濟共同又好又快發展的路徑選擇。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不僅是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包括構建和諧的人與人的關系,在經濟與社會等方方面面促進和諧發展,股權文化更是現代經濟文明的重要表現。
4、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發展微觀主體直接融資的主渠道。資本形成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資本存量的多寡以及資本增量形成的快慢,往往成為促進或阻礙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上市公司在信用制度下,通過證券市場完成企業發展的資本積累與資源集聚,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企業發展,帶動區域和社會經濟發展。上市公司逐步成為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降低了企業發展對銀行的過度依賴和金融風險,上市公司直接融資大大提高了同期國民經濟和相應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力。同時,企業境外上市也是引進外資的重要途徑,我國企業通過境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占同期引進外資的比率從1995年的1.01%上升到2006年的69.83%,綜合比達14.35%,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
5、上市公司是現代經濟發展中實現企業主體發展、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的橋梁和紐帶。上市公司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其在現代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隨著上市公司規模的擴大和影響力的增強而與日俱增,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有發展能力與潛力的微觀主體。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現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上市公司的發展,上市公司的自身發展與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共同推動并決定了現代經濟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上市公司也是市場經濟與國家干預的結合體,資本市場的國家干預通常采取政府引導企業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將資金投放到最具活力的產業和企業,體現在允許企業發行上市的核準標準與條件、發行的制度安排、資本運營、產業整合、跨區域并購重組的規范運作等監管政策的執行效果。作為公眾公司,上市公司是社會公眾參與最廣泛、最深入的經濟實體。
二、如何充分實現上市公司對現代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處于相對弱有效狀態,促進資本有效配置的作用還很有限。當前,無論西部開發,東北振興,還是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現代化,都需要壯大現代經濟的微觀基礎,都需要培育上市公司,健康資本市場。在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鍵時期,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培育和規范上市公司,更需要不斷探索實踐。
1、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分析我國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成長的一般規律和我國轉型時期的實際情況,不難看出: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與上市公司的成長,既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的表現,也是國家干預經濟、政府大力培育的結果。實踐中既要高度重視上市公司實體經營對現代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不可忽視虛擬經濟中的泡沫成分可能對實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破壞性影響。要實現上市公司與現代經濟共同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為上市公司構建和諧的發展環境,為此需要明確各部門的事權劃分,依靠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與引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綜合監管體系。
2、要科學發展。上市公司的融資活動必須緊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產業擴張,帶動和支持現代經濟結構優化。資本運作不能偏離科學發展軌道,為融資而融資,關鍵是要把整個過程作為發展的機遇(而不是“圈錢”的手段),還要不斷改進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上市公司要在發展中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統籌考慮企業發展與資源利用和環境承載能力,要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把上市公司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需求的不斷滿足,同資源消耗、環境變化聯系起來,探尋上市公司發展的不同路徑選擇;同時要高度重視社會輿論引導、道德感召等人類意識的覺醒,和政府規范、法制約束的綜合作用,逐步調適上市公司行為,實現上市公司、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
3、上市公司要自覺構建學習型組織和創新型企業,積極推動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通過創新成果在區域間的擴散,引領區域主導產業的形成,并通過其前向、后向和側向聯系,帶動相關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要擔負起現代公眾公司的社會責任,把公司內、外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人為本、誠信為本,堅持節能降耗減排,為建設學習、創新型區域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