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中小企業;企業文化;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論文摘要: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企業文化缺失或者病態,從而使得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缺乏方向感和內在驅動力。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現狀,明確了其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1.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和重視力度不夠。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認清企業文化的本質,只是從口號上來理解企業文化。據調查,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聚集地溫州,有60%的企業領導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業就是有專門的機構,也是形同虛設。企業經營者不介入、不重視,沒有把企業文化戰略編入企業發展規劃的整體戰略中,企業經營理念涉及企業使命、宗旨和目標等內容的規定力度遠遠不夠。
2.缺乏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
核心價值觀念和經營理念是企業的靈魂,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一些企業片面理解企業文化建設,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進行偷工減料、制假售假、質量和價格欺詐等缺失誠信商業道德的經營行為,致使市場萎縮。對員工重義務而輕權利,抑制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價值觀的企業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不能很好地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容易為周圍的市場環境變化而改變自己的經營風格,沒有企業制度的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扼殺了一些很有潛力的項目和有發展前途的產品,無法壯大自己。
3.模仿色彩濃厚,缺乏創新。
我國中小企業絕大多數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特殊的市場環境與歷史條件注定了我國的中小企業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復性。這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也以模仿其他企業為主,很少結合自己的特色進行創新,缺乏個性。如多數企業都僅將自己的形象定位于諸如“團結求實、開拓創新”等口號,既不能真正體現組織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信念,又難以真正形成全體職工愿意共同遵循的價值準則和牢固的內心信念。同時這種缺少企業自身風格的企業文化,也讓消費者很難將其與其它同類企業加以區分,更難以培養自己的忠誠消費者,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4.企業文化建設滯后于企業的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機制已經轉換,如部分國有中小企業已經成功地轉變為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成為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應的文化建設遠遠沒有跟上來,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慮組織結構的變動和企業性質的問題,致使企業文化不能發揮對企業推動力的作用。
5.重短期利益,輕長遠考慮,缺乏戰略意識。
由于企業文化需要從上向下推動,因此受領導者個人意志的影響往往很大。過去由于對民營企業在所有制上的歧視,使很多民營企業家在經營時重視短期效益,缺乏長遠考慮。而國有中小企業由于領導者任期有限,在職工對企業監督機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個人工作成績的需要,也會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業文化,甚至經營理念與社會道德規范相違背的企業文化。如部分中小企業奉行“金錢至上”、“重利輕義”的經營理念,使企業要么成了生產和銷售偽劣假冒產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損害環境為代價一味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另一些企業領導者為了自己升官發財,則選擇了“重義輕利”作為企業的經營理念,完全不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他們或者不經調查研究就為兄弟企業擔保債務,或者不顧自身能力“大膽”兼并破產企業。這些過分重視短期利益的企業經營理念,最終導致企業長遠發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這些企業容易為周圍的環境和市場改變自己的風格,文化建設沒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無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同時,缺乏戰略、目光短淺的現象在中國的中小企業中普遍存在。一些企業不善于研究市場變化規律,不注重在產品質量和服務形象上下工夫。僅僅把企業或產品知名度作為企業廣告戰略目標是不科學和短視的,重產品經營輕品牌經營已使許多中小企業吃盡了苦頭。現在有很多企業提出了“百年企業”的口號,為了這個目標,不但要使顧客滿意,而且還要建立更高的顧客忠誠度。所以,中小企業要打造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觀念和企業文化。
6.家族式管理的企業文化制約了企業競爭機制的建立。
我國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家族式企業,在這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業中,在創業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業規模發展壯大后多有弊病: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在核心家族成員手中的高度集中,導致一些中小企業在人才任用上不以個人素質論高低,裙帶關系嚴重;在管理決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員憑主觀經驗說了算,搞專斷式、獨裁式管理,結果族外人會因個人發展前景有限而失去對企業經營狀況的關注,失去工作的積極性,致使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對固定的水平,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7.忽視國外管理模式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相容性。
目前,我國不少中小企業都很崇尚國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鑒時又往往忽視其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比如許多企業引用國外的激勵模式,將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拉得很大,認為這能促進管理者對企業發展前景的關心。但是,由于忽視了我國千百年來形成的“均貧富”、“為富不仁”的思想,這種分配制度反而易遭致員工不滿,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進程。
二、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研究
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并為中小企業所認識,但是如何建設企業文化卻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為了加快企業文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應制定相應的對策,來培育強化中小企業企業文化建設。
1.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與內容。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是振興企業、培養人才、維護穩定。內容主要是要解決在企業內部如何對待管理者和員工,在企業外部如何對待客戶;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競爭與合作的正確處理;對生產環境、工作環境、人文觀念以及對社會責任與貢獻的考慮;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與定位的考慮,對企業思想建設、道德建設、制度建設的考慮等等。但是,無論要達到什么目標,包含什么內容,都應弄清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和根本目標。
2.將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進行整合。
中小企業文化建設應以培育企業價值觀為重點,特別是培育能把企業、員工、社會的利益聯系起來的企業價值觀,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體而言,首先,要提煉企業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源于企業的經營理念、戰略目標和共同理想,樹立企業共同價值觀需要中小企業的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實踐中,結合自身企業發展的長遠戰略,借鑒和吸收國內外成功企業的優秀文化,有意識地培養和提煉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其次,要宣傳企業價值觀。中小企業應加強自身價值觀的宣傳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為全體員工為人處世和謀求發展的共同理念。同時,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對外宣傳還能提高中小企業的知名度。
3.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業文化建設是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要通過文化建設和企業的管理相互作用促進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要選擇適合的管理模式,提倡柔性化管理,讓員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企業的集權和分權,穩定和變革得到統一,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企業應完善基本制度和政策,明確企業的共同行為準則,規范企業員工行為,體現企業員工共同的行為方式和特征。另外,企業決策者必須認識到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要高度支持和積極參與,率先垂范和倡導企業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識地塑造企業文化,積極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溝通者、激勵者,并通過自身的影響使企業從上到下形成共識,認清文化建設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進行文化建設的各項活動。
4.建立以創新意識為核心的文化思想體系。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個性和創新。沒有個性的企業精神不可能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員工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給員工以親切感和認同感,更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吸引大量的顧客。對中小企業而言,應把企業文化的時代特色與自身的發展相結合,要結合本企業的規模、行業性質、企業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塑造有突出個性特征的本企業文化,從而體現本企業獨具一格的價值觀念、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
5.樹立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意識。
企業應從戰略的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辦企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業文化建設也應長久保持,使其成為企業的靈魂和金字招牌,而不能朝令夕改,左右搖擺,做表面工作,徒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6.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
以人為本就要把員工視為企業的寶貴資源,不但要從觀念上重視,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把員工放在第一位,讓員工成為企業文化的建設者、執行者和受益者。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落實應循序漸進,應結合激勵機制進行,讓員工從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實惠。這樣可以讓員工更愿意接受企業的文化建設,提高員工落實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7.融合中西文化,建立學習型組織。
中小企業應該讓員工了解企業現狀,知道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自己的定位,將自己融入到企業的血液里。這就需要將企業建設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文化建設不僅要吸收國外大企業的先進文化,也應該很好的借鑒國內優秀企業的文化,中西合璧來建立適合自身企業的文化。
8.平衡家族企業中各方面的利益。
國外家族企業成功發展的經驗表明,家族式企業并不一定會產生家族式文化。家族企業要保持健康發展一定要克服家族式文化和家庭式管理帶來的消極影響,明確產權結構,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小企業可以采取以家族人員為主、外聘人才為輔的人才發展戰略,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可以采取定向培養、以能定崗的方式有計劃地提升家族成員的素質,并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適當引入外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光明.企業文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3-26.
[2]秦夢華.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及構建方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3,11:64-65.
[3]張蓓,黃晉蜀.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塑造[J].中國集體經濟,2002,1:16-18.
[4]吳鳴.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企業家信息,2005,5:97-98.
[5]黃昌富.培育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J].經濟師,2002,4:147-148.
[6]沈翠珍,尚民.中小企業文化培育和企業形象的塑造[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2:177-179.
[7]崔啟敏.論我國中小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3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