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當代企業;文化建設;途徑
【論文摘要】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長足發展過程中重要保障,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從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結合唐山開灤集團公司等一些企業的文化建設,說明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對企業核心價值觀認識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實際分析了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普遍誤區,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相關途徑。
1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的內涵包括了三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核心價值觀,共同的精神和企業道德。
1.1企業文化的概念企業文化一詞是一個舶來品,是由20世紀80年代從美國和日本傳入我國的。特別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間的交流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并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那么到底什么是企業文化呢?是不是豐富多彩的員工娛樂文化活動,或是一組有氣勢,放諸四海皆準的口號,還是一塊花園式企業的獎牌,就算是企業文化了呢?答案當然不是。企業文化是通過企業全體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積累、沉淀下來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梢哉f失敗的企業原因各有不同,但成功的企業都一樣,都有成功的企業文化。
1.2核心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信奉和倡導的理念,是被全體員工接受并融入到思想當中去的價值標準。企業的價值觀是所有員工價值觀的一個交集。可以說企業價值觀是基石,只有有了牢固的基石,萬丈高樓才能矗立不倒。它告訴企業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開灤煤礦的核心價值觀是盡人本社會之責,為社會聚能,讓才智閃光。面對漫長的歷史進程,開灤歷久彌新,不辱使命。開灤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先驅,是中國煤炭工業的源頭。在中華世紀壇的鑄銅甬道上,記載著開灤輝煌的三句話:1881年“開平煤礦建成出煤”;“開平煤礦至胥各莊鐵路投入使用”;“中國制造火箭號蒸汽機車”。開灤還是中國第一袋水泥,第一座運煤碼頭,第一支遠洋運煤船隊的創始者,也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正因為這些,開灤的歷史成為一塊品牌,成為一份歷史財富而沉積為厚重的企業文化,被保留、被詮釋,被傳承,被打造成與時代對接的企業優秀文化和新型文化產業,以歷練企業,昭示后人。
1.3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于自身特定的行業性質、經營理念、時代要求和總體戰略,在企業生產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企業成員的工作作風,是全體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面貌。開灤煤礦的企業精神是“特別能戰斗”,這是主席對開灤礦工精神面貌的精辟評價。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開灤這個企業才能歷經百年風雨而基業長青。1976年7月28日,世界罕見的唐大地震摧毀了生機勃勃的開灤,震亡6579人,重傷2153人;礦區斷電,井巷被淹,生產系統全面癱瘓。開灤人忍住失去親人的悲傷,誓死奮爭拼搏。僅用十天就出了第一車抗震煤。到1978年12月1日,開灤全面恢復生產,并達到震前水平。此舉,舉世震驚,世人折服。這正是開灤礦工特別能戰斗精神的最好體現。這種精神在開灤一代代礦工身上傳承,歷經歲月的洗禮而越發燦爛。的確這種精神和信念已經深深的植入每一名開灤員工的思想之中,在骨子里有一種堅強和韌勁,吃苦耐勞,代代相傳。正是有了這種精神,才使得這個企業歷經百年而基業常青。企業精神就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主導作用,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1.4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和行為標準。當被員工認可和接受后就能使員工自我管理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開灤之所以一百多年長盛不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誠實守信。對客戶講信譽,員工之間以誠相待,無論在市場環境還是在企業內部都能做到誠信第一。1996年后的一段時間,煤炭產品供求失衡,貨款回收不及時,企業經營困難。當時為了保離退休職工工資、井下一線職工工資、教師工資,其它崗位員工、包括各級領導人員一律每月發200元生活費。但在此期間,開灤未欠鐵路運費一分錢,未欠電費一分錢,未欠稅收一分錢,這就是開灤。它有變被動為主動的辯證思維和手段,有戰勝困難的自信心,有勇于承擔責任的覺悟與勇氣??傊?,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在價值觀,精神和企業道德上達成一致,讓全體員工形成一種下意識的不加思考的共同遵守的價值準則和自覺行為。
2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
2.1企業文化無用論現在有一種觀點,企業是用來賺錢的,只要賺錢就好,文化又不賺錢,何必多此一舉,搞什么文化建設。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割裂了物質和文化之間的聯系。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對于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物質生產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越高,文化覆蓋的越廣,影響力越大,滲透力越強。曾幾何時,我國家電產業一片繁榮,各種品牌琳瑯滿目,而如今大多都是昨日黃花,關門大吉了。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只注重經濟效益缺少了企業文化建設,而海爾就是在創業之處,就提出了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并且把這一理念注入到企業的產品之中,贏得了顧客贏得了市場,在家電業一支獨秀。再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東芝、松下、本田這些國際知名企業,無一不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無一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把自己的文化注入到產品當中,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所以企業文化建設無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2.2與傳統文化背離企我們會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企業在文化建設中完全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完全復制西方的企業文化,還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結果卻是搞的不倫不類。
事實上當今的許多跨國公司都十分重視與不同國家的文化相融合,正所謂入鄉隨俗。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用之不竭。比如自強,團結,拼搏的精神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氣質。開灤集團歷經百年滄桑而長久不衰的奧秘正是我們這個民族團結、奉獻、拼搏精神的集中體現。這也同樣是我們企業應該具備的素質。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彰顯我們的民族個性和魅力。總而言之,要精雕細琢的建立企業文化,就要承認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律。任何學科都有其特定的規律,企業文化建設也不例外。很多人就是因為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的偏差,導致建造了企業文化豆腐渣工程。
3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3.1管理層帶頭搞建設作為企業文化的塑造,管理層的活動對組織文化有著重要影響。最簡單的說如果管理層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那么員工的積極性也就可想而知??梢哉f有什么樣的領導就有什么樣的員工。管理層的活動有很強的示范作用,管理者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建立起規范,將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組織中。比如公司領導是否敬業;管理層是否團結;什么樣的活動可以得到加薪、晉升或其他獎勵等等。
3.2員工培訓是基礎可以說企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但由于他們的經歷和經驗不同,生活環境和教育背景不同這就需要通過培訓的方式,進行教育、宣傳,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之中,使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共同的、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行為。培訓工作對員工共同的共同行為養成是一項基礎工作。培訓的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方式有故事、儀式、職業教育等。開灤集團公司到如今已經有整整130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有許多的故事發生,這些故事通常傳遞著這樣的信息:面對艱苦的環境,生死的考驗,不屈不撓,拼搏奉獻。這些故事也就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所以在員工培訓過程中都會進行講述,使員工了解企業的發展史和價值觀。例如對新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上,都會把企業中的勞動模范請上講臺,介紹自己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故事。因為他們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的代表。通過這些故事,可以使新員工對企業文化有一個形象生動的認識,便于理解和接受,知道什么是“干的不錯的標準”,減少和企業的磨合與碰撞。
總之,企業要發展、要做成百年老店、要長盛不衰,就一定要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讓公司的價值觀、發展觀、風險觀為所有員工認同,同時文化價值觀念應同步于社會發展,只有精雕細琢的企業文化,才能真正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每一個角落,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上下同欲,最終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