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管理下的公共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新公共管理:興起與發展
1.新公共管理興起的背景。新公共管理思想動蕩的社會下誕生不是偶然的。首先,在1970年以來,由于石油經濟危機和負擔過重福利政策等因素導致了西方各國出現了嚴重經濟衰退和財政赤字現象。其次,在二戰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擴張的政府職能,導致西方國家政府機構癱瘓,效率低下,出現了嚴重危機。第三,受到第三次革命影響,一種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以適應新形勢下本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為了西方國家的迫切需要。這些因素成為了西方各國政府與組織的主導因素和導火線。以至于歐美等西方國家開始實行“新公共管理”新型模式,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得以普遍實行,從此,新公共管理理論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場浩大的行政改革運動。
2.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理論基礎。在新公共管理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必須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引入競爭,實行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簡而言之,盡管各國實行“新公共管理”的方法各有不同,但終究沒有偏離新管理下主要的內容,始終以市場競爭機制和企業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服務當中去,用于打破傳統政府服務模式的格局,其目的在于進行新的行政改革。簡言概括,新公共管理內容包括:政府角色定位、企業管理方法的引入、績效管理和產出控制、競爭機制和顧客導向。
二、我國行政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行政機構膨脹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十分突出和嚴重。然則,各級財政眼中出現財政赤字,精兵簡政是我國必須執行的。
2.法制保障意識底下,政府機構改革不夠法制化、規范化。
3.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受到了腐朽陳舊落后的官僚主義的嚴重影響,導致行政管理改革無法正常運作。
4.沒有認識到中國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未真正認識到中國的行政權力問題。我國目前正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行著社會主義經濟經濟建設。然而基于我國的背景和國情以及我國行政管理中所出現的弊端,我國應該正視新公共管理理論,我國應該在發現問題中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吸收和借鑒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進行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機構規范化,為建設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府,逐步建立一種新的政府管理或治理模式。我國應該加快內部行政組織結構的改革,目的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的行政組織是最為傳統的模式,然而在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下,必須要求行政管理與我們的中國國情以及中國環境必須相適應,才能加快組織行政結構的變革。然則,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真正的對我國的傳統管理模式具一定的啟發作用,值得我國借鑒。其一,新公共管理非常重視政府的內部管理,采用了多種管理防范來改革政府的組織結構。其二,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機構的行政管理效率,反對官僚主義。但是我國在行政管理改革中就受到了官僚主義的影響,影響了新公共管理在我國行政管理中的正常運作。
三、我國需實行以顧客為導向的新的公共行政文化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給,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就明確提出根據顧客的需求并且提供相應的服務-政府的社會職能。只有深入群眾,深入市場,才能夠了解顧客的多樣化的需求,政府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從而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傾聽顧客的意見,服務標準高度統一,這才是新公共管理中“市場導向”價值的真正體現。傳統的公共行政,政府凌駕在社會的服務至上,政府沒有深入市場和傾聽顧客的意見,實際上是以政府為導向而非是顧客為導向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而新公共管理的提出,對這種模式提出了挑戰,并且在公共管理的基礎上大膽的改革創新,讓顧客有了多樣化的選擇,顧客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重視,逐步建議一個完善的服務性政府。為人民服務”是我國政府行政的終止,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政府行政人員未必真正做到執政為民,未必真正走群眾路線,始終以“為人名服務”為宗旨。而是我國的行政人員經常脫離人民群眾,沒有適當的維護人民的利益,形成了官僚主義文化。因此,群眾強烈渴望我國政府行政機構能夠吸收和學習新公共管理思想,提高行政人員“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始終維護人民的利益;樹立積極向上的行政文化價值觀,深入群眾,積極傾聽群眾的意見,走群眾的路線,從而建立一個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型政府。
四、我國應該加快轉變政府的職能
在傳統觀念中,政府在社會眾多的角色中扮演了一個“神仙”的角色,認為政府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它必須服務于人民,管理人民的所有事情,其職能被無限放大。從而中國社會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政府管了所有的事情,不該管的,管不了的,不能管的政府都包辦,把一切的權利都歸于政府了,形成了“全方位”的政府。然而正是由于政府包攬事務、獨裁、濫用權力等行為造成了我國政府行政管理績效低下,社會資源浪費嚴重,滋生腐敗。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中更加強調的是將權力歸還企業,將權力歸還社會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的參與到社會事務當中,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為所有社會群體和階層提供普遍的、公平公正公開的、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的擺渡人,并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強社會管理,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之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能夠真正認識到中國行政管理的弊端和所存在的問題,借鑒新管理模式中優秀的適應我國的管理思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努力轉變我國的政府職能,加強公共管理建設,切實提高公務員的行政能力,建立起一個能夠真正執政為民的服務型政府是當代中國需要完成的任務。
作者:袁超熊娜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