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杭州新型噪音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住宅區復合型噪聲是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產生的一種新型噪聲。如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新型行業快遞公司、托運部門、牛奶配送、報刊發行點車輛進出的噪聲,搬運貨物產生的噪聲,還有人們大聲喧嘩的噪聲。這類噪聲往往發生不定時,監測也難,而在住宅區里又實實在在地存在,且擾民問題還較為突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出臺時此類噪聲污染尚不明顯,因此也未明確由哪個部門來負責管理。
長期以來,市民在這類噪聲投訴中,常會被相關部門轉來轉去,最后投訴到了環保部門,要求進行處理。一些市民干脆投訴到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此類噪聲的管理主體不是很明確,一般也會把它轉交環保部門辦理。同時,此類案件多影響到市民休息,極易引起重復投訴,投訴發生率較高。如杭州市江干區的一家報刊發行點,租在住宅樓下。附近居民投訴他們凌晨收報、分報等過程中的響動影響休息。因沒有環保前置審批,也無明確的處罰依據,環保人員只好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勸說,但結果是勸說一次好一次,過不了多久投訴又來了。下城區青春坊的一家托運公司,凌晨三四點車輛進出、裝卸貨物影響居民休息,處理的過程也只能以勸說為主,花了環保人員很多精力。最后,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好請這兩處的房東收回房子。
針對這一問題,杭州市環保局及時同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市法制辦、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等部門進行溝通,對這類復合型噪聲的產生及原因進行分析,對群眾投訴情況進行梳理分類。同時,仔細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形成會議紀要向市領導專題報告。市法制辦在進一步調研基礎上形成了《關于住宅區復合型噪聲管理職責分工的法律意見》。并經杭州市領導批示后,去年底印發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執行。
“法律意見”將住宅區復合型噪聲進行分類,并分解到各管理部門。其中工業企業使用發電機產生的噪聲屬工業噪聲,由環保部門負責管理;快遞公司、托運部門、報刊發行點、牛奶配送點等的機動車輛在進出住宅區時發動、運行或剎車產生的噪聲、小區內停放的汽車防盜器產生的噪聲均屬于交通運輸噪聲,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快遞公司、托運部門、報刊發行點、牛奶配送點等在夜間貨物營運中因裝卸、搬運貨物發出碰撞、磨擦產生的噪聲、營運人員大聲喧嘩產生的噪聲以及茶室、棋牌房、卡拉OK等娛樂服務業噪聲、農貿市場批發交易產生的噪聲、小區健身活動場所產生的噪聲、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發動機產生的噪聲均屬于社會生活噪聲,管理職責已劃歸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建筑工地夜間違法施工噪聲歸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管理。
“法律意見”最后強調,環保部門除負責工業噪聲外,還應當履行全市的環境噪聲監督管理職責。
“法律意見”出臺后,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接到此類投訴的,按確定的職責分工轉到相關部門處理;投訴到環保部門的,告訴投訴人應該到哪個部門投訴如此一來,此類噪聲投訴到環保部門的就越來越少了。在其他部門對此類噪聲處理過程中,杭州市環保部門也積極配合,派出人員或提供必要的儀器。
杭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法律意見”的形成,明確了各部門在住宅區復合型噪聲方面的管理職責。“意見”沒形成前,劃歸環保部門處理投訴比較多,這其中包含了許多不屬環保部門職責的投訴,也包含了不屬環保部門處理的住宅區復合型噪聲,這一方面增加環保部門的工作壓力,也牽扯了環保部門不少精力。有了“法律意見”可依,環保人員可以集中人力、精力,處理好更多職責內的案件。
據了解,“法律意見”出臺后,其中涉及的部分職責引起了一些爭議。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認為,住宅區快遞公司、托運部門、報刊發行點、牛奶配送點之類的噪聲,處理起來依據不足,由其他部門管更好。公安部門認為,小區內停放的汽車防盜器產生的噪聲歸他們管理,理由也不足。之前,他們都將相關意見反映到了市法制辦。但截至筆者發稿時為止,市法制辦仍然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