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共享中心管理會計功能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014年11月14日,財政部正式出臺《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對企業前景的預測、經濟過程的控制等內部管理的重要性被逐漸關注。文章以財務共享中心為核心點,把財務共享中心引入管理會計中,使管理會計更好地發揮作用,實現其企業管理的職能。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共享中心;企業管理
最早應用于美國企業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是為了解決企業不斷擴張發展而隨之帶來的各種問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不斷深入和增多,企業的管理能力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挑戰,集團的財務管理也面臨著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財務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財務共享中心能發揮其效能,打破企業財務管理的瓶頸,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使企業資源適材適所。
1依托“三大基礎”,構建“四大平臺”
基于共享服務中心的理念和IT技術的推動,圍繞業務、核算與戰略規劃,融合技術創新,建立起基于“三大基礎”、“四大平臺”的財務共享中心,有助于優化財務流程,提升財務服務的效率,帶動企業流程、業務進程和公司價值的提升。企業應建立基于數據基礎、管理基礎與組織基礎的財務共享中心,為其財務轉型固本強基。首先,通過數據倉庫,數據挖掘與實時、智能的財務信息的整合構建起云計算大數據的共享中心,為財務共享中心建立數據基礎。其次,標準化業務流程,規范化制度體系,實現并控制內嵌流程,從而為財務共享中心建立起管理基礎。最后,通過重新組合交易處理團隊、管理控制團隊以及決策支持團隊,實現財務職能崗位的分離,為財務共享中心建立起組織基礎。所謂財務共享服務的四大平臺,包括報賬平臺、業務操作平臺、運營支撐平臺、運營管理平臺。報賬平臺負責處理個人費用與單位費用;業務操作平臺進行業務審核、業務審批、影像系統和實物檔案管理;營運支撐平臺負責共享中心定義和作業規則定義;而營運管理平臺則分為績效看板和績效管理,前者主要指作業管理和質量管理,后者側重員工信用和問題協作。運營支撐平臺和運營管理平臺通過主數據管理的相互協調與配合,共同支撐起人力資本管理系統。基于“三大基礎”、“四大平臺”建立的財務共享中心,為企業集團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利用規模經濟優勢提供了可能性。企業將那些具有重復性的職能崗位進行再分配,整合到服務共享中心,促進了企業管理方式及流程的進一步升級。
2降本增效,共享之優
對于企業而言,進行制度性的變革無非是降低成本來提高效率,亦或降低風險等,進而提升企業價值。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最明顯的就是降低了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營運成本和財務人力成本。一方面,在分散式的財務核算及管理模式下,隨著企業的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集團下的每個子公司都需要按照配套的財務體系設置財務人員及相關崗位,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建立起財務共享中心后,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便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將各地區的財務部門整合到共享中心后,財務人員的數量便大為減少,并且在區域的選擇上,企業不僅可以降低財務整合成本,還可以轉移財務共享中心到租金成本較低的地區,進一步降低營運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財務工作的相似性,在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將相關業務進行流程化、標準化處理,使得財務人員處理業務的熟練程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提升。此外,財務活動的集中處理使得信息能夠充分的共享,克服了信息孤島效應,不僅使得各個業務單元能夠更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也使得管理會計對業務的支持力和戰略的推進力得以真正實現。
3結語
財務共享中心是對企業以往管理模式的巨大沖擊,要真正建立起以共享中心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管理層和財務部門務必要樹立起“協同商務、集中管理”的管理理念。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不僅改變了財務工作者和業務人員的工作方式,也對原有相關部門利益帶來沖擊,這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也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因此,相關人員的充分理解與認同和出現問題時的及時調節是保障財務共享中心成功運行的重要因素。
主要參考文獻
[1]隋玉明.大數據時代集團財務共享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14(9).
[2]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基于中興通訊集團管理實踐[J].會計研究,2010(7).
[3]潘飛,陳世敏,文東華,等.中國企業管理會計研究框架[J].會計研究,2010(10).
[4]陳虎,董皓.共享之路如何走———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8(8).
[5]王竹泉,逄詠梅,孫建強.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
[6]辛少穗.淺析資金管理平臺應運而生的必然性[J].財經界:學術版,2009(7).
作者:張云迪 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