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制造業鐘情于房地產的原因及政策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限購、限貸、保障型住房建設等房地產調控措施的逐步落實,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尤其是一線城市,其房價甚至出現了回調的態勢。但房地產調控措施解決的并不僅僅是有關普通百姓住房的民生問題,它對整個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整個中國的制造業企業由單純的加工制造這一微笑曲線的低端向微笑曲線高端“研發”和“營銷”攀爬的倒逼作用不可忽視。
1中國制造業企業發展的困境
2008年郎咸平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產業鏈陰謀”論,郎咸平本人并不是陰謀論者,但該理論提出的制造業產業鏈的“非常6+1”模式,卻揭示了目前我國制造業普遍存在的困境。該理論指出制造業的產業鏈條,除了加工制造外,還有6個環節,即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而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中國雖然有“世界工廠”的美譽,但大部分中國的制造業企業在整個制造業產業分工中卻僅僅只占有加工制造這一單一環節,這一環節恰恰是整個產業鏈條中附加值最低的一個環節,而同時這一環節也是勞資對抗最激烈、環境污染最嚴重、資源消耗最大的一個環節。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人民幣匯率的不斷上漲,對本來利潤率就不高的加工制造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利潤率直線下降,以蘋果的代工企業富士康為例,富士康作為蘋果的組裝廠,其毛利潤率目前僅有2%到4%,而其頻繁發生的跳樓事件、工人集體中毒事件則是這一產業鏈分工的必然結果。此外,由于加工制造環節的進入壁壘較低,同行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加工產品的同質性,競爭只能依靠價格取勝,競相壓價成為廠商取勝的不二法門,而這一行為則進一步攤薄了加工制造環節的利潤,從而導致中國的制造業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難以自拔,這也成為中國大多數制造業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2中國制造業企業的房地產情結
一方面中國制造業企業在產業鏈分工所處的劣勢地位,造成了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的經營困境,另一方面,與此同時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則給予這些制造業企業一個普遍的逃避產業升級的經營出口。據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與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的“2009年浙江省百強民營企業排行榜”顯示,進入排行榜的100家企業中,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涉足房地產領域,制造業的銷售額度僅占總量的60%。而這一局面不僅在長三角經濟圈普遍發生,在珠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乃至全國,制造業進入房地產領域也已成為一種常態,房地產市場似乎變成了中國眾多制造業企業紛紛想要躍躍一試的“唐僧肉”。以廣東的康佳、宏宇、新明珠、美的、星星、皇朝家私,青島的海爾、海信,浙江的美特斯邦威、奧康、雅戈爾、報喜鳥等為代表的中國知名的制造業企業紛紛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與此同時那些缺乏房地產開發實力的中小型的制造業企業主則紛紛選擇以買房、炒房的形式進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一下子成為整個制造業企業躲避經營困境的避風港。馬克思說過“資本害怕沒有利潤,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制造業的微利與房地產企業暴利的對比,使中國的眾多制造業企業紛紛偏離主業,迷戀房地產,而如果任由這一形式發展下去,那么不僅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永遠不能走出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低端位置,而且一旦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生逆轉,中國的整個經濟基礎將徹底崩潰,從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難以自拔。
3房地產調控的倒逼產業升級作用
近段時間以來,伴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步步緊逼,樓市下行的趨勢不可阻擋。與在房地產市場火爆時眾多制造業企業紛紛進入房地產領域相比,如今已有眾多主營業務與房地產不搭邊的制造業企業紛紛有序退出地產行業,而以恒順醋業、獐子島、酒鬼酒、金種子酒為代表的制造業企業的紛紛離場,正是房地產調控政策逐漸發揮倒逼制造業產業升級作用的體現。前文提到,中國眾多制造業企業由于只掌握制造業產業鏈中附加值較小的“1”,而不掌握制造業產業鏈核心的“6”,因此隨著制造業外部經營環境的惡化,以及與此相對的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往往使這些制造業企業出現偏離主業的情況,從而不利于中國制造業的升級換代。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如果僅僅靠出臺類似于“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這樣的扶持政策,則遠遠不能達到產業升級的目的。如果不能將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傾向逆轉,則眾多制造業企業仍然難于抵制進軍房地產的誘惑,從而針對制造業產業升級的相關政策措施就難以起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不僅能夠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波動區間,解決普通民眾普遍關心的住房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國家已經出臺的有關扶持制造業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相配套,倒逼制造業企業在自身的主營業務中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占領產業鏈條制高點來尋求利潤增長的空間。而同時只要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升級換代成功,使制造業也成為利潤豐厚的行業,那么制造業企業想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沖動自然能夠得到化解,從而也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制造業升級的扶持政策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政策組合。
4政策建議
通過前文的分析可知,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對于中國制造業的升級換代能夠起到倒逼的作用,但如何使這種“倒逼”作用真正能夠發揮成效則還需要其他力量的配合。首先,對于作為處于房地產宏觀調控風口浪尖處的進入房地產領域的制造業企業來說,要認清房地產調控措施的本質和決心,摒棄僥幸心理,拋棄根深蒂固的房地產暴利觀念,將企業的業務重心重新回歸到制造業本身上來。其次,制造業企業除了自練內功,從內部采取加大研發和營銷投入等占領產業鏈制高點的措施外,也可以在外部通過采取與國內外發達制造業企業合作或者并購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方法,來快速提升自己在制造業產業鏈條中的地位。比如以萬向集團收購舍勒,聯想兼并IBMPC部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就通過并購國外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從而快速獲得了處于制造業產業鏈條核心位置的品牌、技術、銷售渠道等關鍵環節,從而迅速的提升了自己在競爭中的實力,走出了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的由于產業鏈分工定位造成的困境。再次,各地方政府也要逐漸擺脫對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能力的過度依賴,把資金、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所在地區產業的升級換代上來,多出臺一些扶持制造業企業產業升級的配套政策,從財稅、信貸、土地、人才引進等方面對所在轄區的制造業企業給予幫助扶持。最后,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制造業企業產業升級的倒逼作用還依賴于這一調控政策是否能夠做到嚴格執行,如果調控政策發生松動,那么房價必將反彈,從而不僅調控房價的目標付諸東流,而且廣大制造業企業必將重新偏離自己的經營主業,返回房地產市場,從而調控政策對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倒逼作用就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