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經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徹底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宿遷市搶抓電子商務發展機遇,將其列為四大新型產業之首,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政策引導、立足實際、示范帶動,全市尤其是鄉鎮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伴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浪潮,宿遷鄉鎮經濟發展實現了“彎道超車”,鄉鎮電子商務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農村脫貧增收的新途徑。
關鍵詞:電子商務;鄉鎮電商;宿遷模式
1宿遷市電子商務整體發展情況
2018年宿遷市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200億元,網絡零售額接近300億元,活躍網店數超過6萬家,快遞業務量超過20億件,電子商務關聯從業人員超過55萬人。[1]宿遷電子商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得益于當地不遺余力地為電商產業發展培育豐沃的“土壤”。全市搶抓發展新機遇,制定出臺一系列電子商務扶持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如《宿遷市“十三五”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宿遷市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意見》、《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政策。[2]宿遷市電子商務政策支撐體系逐步健全,同時加大實施電商人才培訓提升行動,加快建設信息通信、快遞物流等基礎設施,讓宿遷成為全國首批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試點城市。宿遷市依托各類生態農業、特色產業,各地因地制宜主導農產品網絡營銷,培育宿城區耿車家具、沭陽花卉、湖濱新區農特產品等產業集群,更催生“網紅”直播、眾籌、共享經濟等電商新模式、新業態。全市農村電商“縣區有電商園區、鄉鎮有服務中心、村居有特色網店”的縣、鄉、村三級發展布局基本形成,“觸網”農產品近5000個,近6000名低收入人員成為電商老板,近25萬貧困人口在電商發展中受益,直接帶動近4萬低收入農戶增收脫貧,農村電商的富民作用充分彰顯。目前,宿遷市擁有國家級“電商縣”1個,省級以上農村電商示范點92個,“淘寶鎮”“淘寶村”數量連續三年全省第一。全市電商交易額年增長率保持40%以上,平均每80人就擁有一家網店,每11人就有一人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每1秒鐘就有6.5件快遞從宿遷發往世界各地。2018年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顯示,宿遷16個鄉鎮、132個村入選阿里巴巴“全國淘寶鎮”“全國淘寶村”,數量居全省第一;全市累計獲批省級“電商鎮”17個、“電商村”38個,同樣全省領先。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宿遷市積極發揮電商推動作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創新農村電商模式,農民創業機會和就業機會大大增加,大量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實現了脫貧致富。
2鄉鎮電子商務發展的宿遷模式分析
2.1壯士斷腕促轉型,破釜沉舟謀發展——宿城區耿車模式
二次創業路上,耿車人緊跟產業發展腳步,走在潮流前沿。[4]2013年,耿車鎮大眾村入圍全國首批淘寶村;2015年,耿車被認定為“淘寶鎮”,獲評省級眾創集聚區。2018年,全鎮實現網絡銷售額50億元,成為全國三個實現“淘寶村”全覆蓋的鄉鎮之一。目前,集聚49家物流公司,日最多發快遞達11萬件。耿車鎮以“互聯網+”整合農村電商資源,以信息流帶動訂單流、物流、資金流、人才流。大眾村成立電子商務協會,聘請蘇州工藝美術技術職業學院的專家做發展規劃,為產品提檔升級。打造區域特色品牌,發展產業互聯網,形成規模效應。耿車模式特點:耿車鎮順應時展趨勢,主動轉變廢舊塑料這一曾經的支柱產業,建立循環經濟產業園和電子商務產業園,逐步實現向產品精深加工和鄉鎮電子商務轉型升級發展的新模式。
2.2立足傳統求突破,發揮特長搶先機——沭陽縣顏集模式
發展電商需要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因此,電商扶貧首先需要挖掘當地的特色產業,并實現生產規模化、產品標準化、質量高端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做深做精農產品加工業,延伸產品供應鏈,推動產業升級。[5]作為著名的“花木之鄉”,沭陽縣引導鄉鎮農民“走網路、念花經”,2018年,沭陽縣網店總數近3萬家,網絡銷售額超100億元,快遞發件量超12億件。4個鄉鎮獲評“中國淘寶鎮”,41個村居獲評“中國淘寶村”,成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全國十大淘寶村集群中唯一農產品淘寶村集群,位于江蘇省農村電商“十強縣”首位。顏集鎮全年實現花木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億元,占全鎮花木銷售總額的比重超過50%。通過電子商務發展實現花木產業轉型升級,電子商務發展應用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先進水平,顏集鎮已成為沭陽花卉行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區域電子商務中心。沭陽模式特點:充分立足本地傳統優勢,大力發揮自身特色,同時結合電子商務營銷模式,走出富民脫貧之路。
2.3政府引導促創業,政策支持迎商機——湖濱新區曉店模式
全鎮活躍網店共有200多家。電子商務直接、間接從業人數過千人,網店銷售產品涉及駱馬湖水產品、干貨、衛浴、多肉植物、家具、咖啡豆、咖啡機售賣等40多類,2018年全鎮網店線上銷售額達3.1億元,每天有2000余件快遞從曉店發出。在第六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市湖濱新區曉店鎮獲評“中國淘寶鎮”。曉店模式特點:政府政策引導,鼓勵鄉鎮企業和農戶因地制宜,大膽創業,發展地方特色的電子商務產業。
3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探究
電子商務在農村的廣泛應用和成功普及,使得宿遷農村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緩解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宿遷市鄉鎮電子商務欣欣向榮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著很多局限和問題。(1)發展定位模糊不清。宿遷市鄉鎮尤其是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散兵游勇,野蠻生長趨勢。很多電商從業者也提出一直以來困擾他們的難題:如何將鄉鎮或農村電商群體統一起來,形成規模化的產業?(2)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在宿遷市電子商務已形成產業的鄉鎮中,電商的發展水平也差距較大,很多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的電商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不足,從產品、服務、售后等多個環節都迫切需要轉型升級發展。(3)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目前,宿遷市電子商務直接從業人員不足萬人,且大多為半路出家的社會從業人員,無論是總量上還是專業上,都無法滿足行業的快速發展需求。
4促進鄉鎮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未來商業形態的趨勢,農村電商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是轉變鄉鎮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對于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6](1)加強統籌規劃。一是加強高位統籌。宿遷市應從市級層面統籌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同時加快落實全市和各縣區的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強化產業發展的整體框架設計,推動產業科學有序發展。二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完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對網絡安全和網上購物的監督檢查,規范電子商務交易秩序,維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形成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加大對電子商務發達地區的科技型、智慧型、領軍型電商類企業的招引,為宿遷市電子商務企業當好參照、服務和促進作用。(2)加大政策扶持。要從金融、稅收、土地以及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資金支持上,設立市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電子商務宣傳推廣、平臺發展、特色產業園建設、人才培訓服務等方面。在稅收支持上,支持電子商務符合條件企業享受更多稅收優惠政策。對初創期和經營困難的電子商務企業,經批準后,可按規定給予稅收方面的減免政策。在用地支持上,鼓勵和支持各地電子商務產業園規劃建設,推動電子商務產業集聚發展,鼓勵利用閑置廠房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在金融支持上,鼓勵金融機構擴大電子商務企業貸款抵質押品范圍,對各類電商創業項目啟動資金提供優惠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創業項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鼓勵融合發展。一方面,加強與京東商城等知名電商合作,大力發展“定制經濟”,支持通過模塊化的生產方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消費產品,嘗試在電商平臺上設立宿遷版塊,銷售宿遷的產品,幫助企業打通銷售終端與生產終端。另一方面,鼓勵并支持傳統制造企業、商貿型企業和特色商業街區加快轉型發展電子商務,拓展電子商務營銷渠道,提高電子商務銷售收入占比,實現與網絡經濟融合發展,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4)加強人才引培。進一步放大宿遷市現有人才招引政策,制定電子商務人才行動計劃,通過政府搭臺企業招聘的形式,吸引異地優秀電子商務人才和優秀團隊,同時著力打造我市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家隊伍。重視電子商務學科教育,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專業。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大力引進淘寶大學、阿里學院等社會培訓機構在宿遷開班辦學,教授最前沿電商專業知識。(5)完善配套服務。一是構建物流體系。科學合理規劃全市電商物流體系,建設區域性總部或轉運分撥中心,降低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成本。二是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寬帶光纖運行速度,提升骨干網傳輸和交換能力,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速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為電子商務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基礎設施服務。三是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立足“政府決策的支撐平臺、信息匯聚的共享平臺、網絡創業的孵化平臺”,不斷健全和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為電商間的合作交流、信息、市場拓展、人才培養等提供開放、共享的專業公共服務平臺。
作者:徐騫 單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