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是現代信息技術和財政管理業務深度融合的結晶,其開發和應用是實現當代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必要前提。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和體會,以河南省為例,對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情況進行了認真研究和思考,總結了有關成效,梳理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業務系統;問題;對策;財政管理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當代財政工作的繁重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大大增加,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財政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為此,河南省和全國財政系統同步,全面啟動了財政信息化建設工作,一大批財政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相繼開發并投入具體應用,大大地提升了財政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今后幾年,國家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對財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推進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的升級改造和補充完善,構建高效安全的預算管理流程,進一步規范財政業務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能力。
一、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的發展歷程
2002年前后,財政部為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在收入、支出、宏觀調控等方面啟動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支出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推出了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和金財工程建設等五項重要改革。而財政業務管理系統建設,則是金財工程建設的核心。十幾年來,河南省各級財政部門立足財政改革和管理需要,大力推進財政業務信息系統建設,著力深化應用層次,擴展應用范圍。截止目前,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已經投入應用的財政業務管理信息系統20多個,其中,由信息技術公司分散開發的占90%以上。在財政內網上部署的業務系統,主要包括預算管理系統、預算執行系統、財政工資統發系統、非稅收入征管系統、財稅庫銀聯網系統、行政辦公系統、財政專戶管理系統、單位會計核算系統、部門決算系統、財政總決算系統等;在國際互聯網上部署的業務系統,主要有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系統、項目預算評審系統、會計事務管理信息系統等。上述業務信息系統基本支撐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的主要業務管理工作,初步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財政業務的融合,進一步提高了財政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了全省財政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二、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政應用大平臺建設不到位
2002年初,財政部啟動金財工程建設,但直到2009年,財政部才在完成軟件開發和試點應用的基礎上,向全國財政系統推廣實施帶有頂層設計概念的“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平臺”。應用平臺建設目標主要是將此前各個分散開發的財政業務系統遷移、整合在這個平臺上,統一技術標準,實現信息共享。2011年前后,河南省市縣三級完成了平臺建設實施工作,部分財政業務系統接入平臺并上線運行。但是業務系統遷入平臺數量較少,系統之間的統一整合沒有突破性進展,信息共享、綜合查詢分析和利用等平臺應用也就無法實現,因此,平臺建設的總體效果并不理想。
(二)財政業務系統信息孤島林立
從當前財政內網運行的業務系統看,預算編制系統與預算執行系統之間、預算編制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之間、預算執行系統與非稅征管系統之間、預算執行系統與財政專戶系統之間、預算執行系統與行政辦公系統之間、預算執行系統與單位會計核算系統之間、預算執行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之間、部門決算系統與單位會計核算系統之間、部門決算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之間均割裂脫節;從外網運行的業務系統看,項目預算評審系統與預算編制系統、政府采購系統與預算執行系統也都是各自獨立運行,沒有實現有效銜接,共享數據信息。
(三)業務流程信息化處理存在盲區
由于流程和職責結合不夠、信息系統沒有互聯互通,目前業務流程信息化應用覆蓋面還不夠全面,存在一些管理盲區、盲點。例如,財政監督檢查信息管理系統尚未開發,不能實現對財政管理日常動態監控;監督檢查手段落后,仍主要靠手工查看賬簿、報表、憑證等,沒有使用信息化手段查詢、匯總、綜合分析業務信息。又如,財政總決算系統和部門決算系統目前還是單機版,在數據錄入、審核匯總、報表生成等環節均采用半人工方式進行,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信息化應用與流程管理在一些環節上不匹配,有些財政業務流程如項目預算評審工作目前大多仍在線下手工操作。
(四)預算管理缺乏有效源頭支撐
隨著財政預算管理深入發展,細化預算編制、加快預算執行、強化財政監督檢查,都必須由切實可靠的項目庫、資產庫及人員基礎信息庫作為基礎支撐。目前運行的項目庫無論是形式要素還是主要內容都還不能滿足預算編制的需要,預算執行和財政監督檢查還沒有與項目庫建立融合的管理機制。人員基礎信息庫在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兩個業務系統內分別建立,缺乏統一的采集、更新和完善規范。相比前兩個基礎庫,資產庫還沒有完全真正建立起來。由于缺乏扎實的基礎數據庫,預算管理源頭控制措施比較匱乏,不能滿足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五)部分財政業務系統運行效率不高
目前應用的一些財政業務流程,在設計工作流程時,因過于強調資金安全,存在設置層層審批、拉長監管鏈條問題,并不科學合理。以預算執行系統為例,預算單位發起一項普通的專項支出用款計劃流程后,需要經過主管部門、財政預算管理部門、國庫支付管理部門和國庫支付中心等10來個業務流程節點。而涉及政府采購事項從用款計劃申請到資金支付共需要經過近30個業務流程節點。繁瑣而重復的業務流程一方面有礙規范財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模糊了預算單位執行主體責任和財政部門監管責任的邊界,難以做到簡政放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財政部門良好形象。
三、進一步推進財政管理業務系統應用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頂層設計和傳承創新
在當前財政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新時期,面對新老問題疊加、環境復雜多變的新形勢,需要進一步打破思想禁錮和利益藩籬,強化頂層設計,全面整合、完善財政業務系統,實現系統建設的整體性、協同性和可操作性。要傳承和創新并重,對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平臺,要進一步強化標準規范體系建設,使其成為技術標準的統一載體;對平臺擴展生長及數據分析等功能,要結合財政云計算平臺和財政大數據建設工程的實施,予以改進和完善;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省財政數據中心,對財政經濟數據信息進行融合、深度分析和共享使用,實現財稅政策決策的精準性、科學性及時效性,建設智慧財政。
(二)完善財政業務系統信息共享體系
適應財政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和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業務系統的整合力度,以工作流貫通業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基本建立起覆蓋所有財政性資金、縱向貫通各級財政部門、橫向聯通相關單位、核心業務管理高度集成的信息技術支撐體系。對原分散開發的內網業務系統設計程序接口或數據平臺,實現系統之間無縫對接;對分別運行在內、外網上的業務系統,要通過內外網交換系統實現信息自動傳遞或定期提取;總之,要通過系統的補充開發和改造,使各業務系統之間打破信息孤島壁壘,全面實現數據共享。
(三)實現業務流程信息化應用全覆蓋
大力推進財政核心業務系統即財政生產系統建設,不斷提高系統建設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構建“預算編制一預算執行一會計核算一決算一預算編制”的財政業務管理閉環,以預算管理系統為龍頭,以預算執行系統為主體,形成順向相互支撐、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實反饋、有效監督的完整體系,覆蓋全部財政業務管理節點,消滅業務管理信息化應用盲點和死角。近幾年內,要積極開發、部署和推廣應用國庫電子化支付清算系統、財政監督檢查信息系統、財政資金績效評價信息系統、部門決算和財政總決算信息網絡平臺等業務系統,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四)整合完善信息庫服務預算管理
建立統一的支撐各級預算編制和中期規劃的單位人員基礎信息庫(含單位基礎信息、人員工資信息、法人基礎信息、財政補貼補助人員信息等)、項目庫、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庫,并實行實時滾動管理,以上述“三庫”為支撐,建立跨年度多維度的財政管理模式。“三庫”集中整合和統一后,將廣泛應用于預算管理全流程,包括預算編制、非稅收入征繳、預算調整和追加、資金支付、政府采購、投資評審、資產管理、賬務信息、決算編制、財政監督及績效管理等財政業務,實現財政收支管理的精準化和政府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精準化。
(五)進一步提高財政業務系統運行效率
轉變政府職能,是當前形勢下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各級財政部門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多策并舉,簡政放權。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要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減少審批環節,確保財政業務管理工作高效運行。要通過業務信息關聯的工作機制,杜絕預算單位向財政部門重復報送業務資料的現象。對于涉及民生工程的項目資金,可以建立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統一管理;要全面推行限時辦結制度和業務督辦制度,加強內部管控,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綜上所述,目前財政業務管理系統還客觀存在信息孤島、頂層設計不到位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級財政部門需要按照當代財政管理的總體要求,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完善信息共享等舉措,進一步創新管理,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作者:周志成 單位:漯河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