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企全成本管理的對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煤炭企業全部成本管理理念的提出
(一)環境治理成本
煤炭企業生產建設中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煤矸石、礦井地下污水、瓦斯氣、土地塌陷等。過去對環境要求不高,治理費用較少,今后隨著開采的不斷延伸,塌陷面積不斷擴大,以及國家對環境保護標準的提高,環境治理費用將大大增加。
(二)資源成本
煤炭企業是資源性行業,擁有資源才能生存、發展。過去煤炭資源和土地等基本上是國家無償劃撥,企業無償使用,資源成本幾乎可以忽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變化,原來無償使用資源改為有償使用資源。
(三)穩定成本
煤炭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承擔民生工程,積極探索瓦斯治理、循環經濟、環境修復、沉陷區治理、拆遷建鎮、棚戶區改造等成本投入。
(四)稅費成本
隨著行業盈利情況的好轉,國家稅費制度的改革,國家及地方政府涉及煤炭成本的稅費政策密集出臺,造成煤炭企業稅費大幅增加,稅費成本在逐年遞增。
二、煤炭企業運用全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全部成本管理可以改變傳統成本管理就成本論成本的觀念
一些企業成本管理存在誤區,簡單認為成本管理就是把成本總額降下來就行,很少能從效益角度看成本投入效用,降低成本主要依靠節約,殊不知成本管理并不是節約越多越好,有時增加成本投入可能會帶來更大效益,也就是有效投入,結構性成本管理體系就是要通過對各項成本結構歷史數據及未來走勢分析,劃分成本可控程度,以及對成本投入產生效益的評價,來決定成本管理方式,如資源成本,當期看成本較高,但它是確保企業可持續性經營的重要保證,成本不但不能下降,而且還應上升,這樣可以為企業未來帶來更大效益,但資源什么時間控制、控制多少、如何控制、效益評價等又是成本管理控制的地方。
(二)全部成本管理能夠解決傳統成本管理的項目不全問題傳統成本管理主要實行要素成本管理,企業為生產出產品,需要向資本、勞動力、土地、材料等資源所有者支付一定費用,這些費用通稱要素成本。煤炭企業要素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費、電費、職工薪酬、資產折舊、提取的維簡井巷費、提取的安全生產費、修理費、塌陷補償費、其他支出等。要素成本不能體現時代和結構性成本要素的變化,已不適應新形式下煤炭企業發展需要,如工程成本,要素成本中只反映每年提取的工程資金,但不反映年度實際工程支出情況,更不包括基本建設工程支出情況,無法全面反映企業年度工程支出情況。稅費成本,要素成本中只反映土地稅、房產稅、印花稅等,但增值稅及價內流轉稅、所得稅等不包括在內,因此無法真實地反映企業稅費負擔情況。
(三)全部成本管理能夠解決成本管理中的浪費問題首先,解決技術源頭造成的浪費。全部成本管理重點從技術方案、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設計等方面設計成本流程,真正體現技術經濟一體化;其次,可以解決因市場經營沒有做好而造成的浪費。全部成本管理考慮到利率、匯率、稅率以及物價的變化,產業政策的調整,并對此做出科學的決策,減少因經營不善造成的浪費;再次,可以解決沒有銜接政府而造成的浪費。全部成本管理明確了對資源成本、環境成本、土地成本、“三廢”治理成本的管理職責,減少了與政府銜接不到位造成的浪費。
(四)全部成本管理可以解決傳統成本管理中相關成本重視不夠問題多數企業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缺乏創新意識,因循守舊,在成本管理方式、方法、方向等方面保持慣性管理思維,往往局限于企業內部甚至生產過程,而忽略了相關成本,如社會成本、政策成本、溝通成本等等。在管理集成方面統籌協調不夠,目光短淺,無法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全部成本管理就是要按成本結構習性,明確各級責任,提出管理目標,引導各級經營管理人員認清形勢,傳遞壓力,增強降本增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形成全員、全過程成本、增效益的氛圍。同時,通過經常開展結構板塊分析會、專題會、交流會、以及成本管理集成會等來提高各結構板塊管理人員的創新管理意識。
(五)全部成本管理能解決傳統成本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問題傳統成本管理廣度主要圍繞成本要素進行控制,而忽略了企業外部環境及相關成本的影響,成本管理范圍不閉合。深度方面,往往只關注生產過程的節約,而在技術與經濟、安全與經濟、投入與效益等方面很少能實現最佳經營,成本管理偏重事中管理,缺乏事前預測與效益論證和事后評價總結等。
三、煤炭企業實行全部成本管理的對策
全部成本管理是一種體現過程化管理思想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一種精細化管理,旨在核算、分析生產經營過程中各個環節消耗的明細成本,從而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精確數據,反映每個生產流程勞動部門和勞動者消耗成本情況。
(一)樹立相對過程成本管理思想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從礦井初步設計開始,就設定了整個煤炭企業的生命周期。排除煤炭生產過程中外部煤炭市場價格對單一礦井生產成本的影響,煤炭企業既要考慮當前生產階段的生產成本,還要兼顧今后、甚至更長時間階段的生產成本,并且更要綜合考慮礦井當前和今后兩個過程的企業收益高低。因此,煤炭企業采用相對過程成本控制是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不僅是礦井當前生產過程的基于實時實地的成本控制思想,而且還是一種前瞻性的思路,從礦井長遠發展過程來實現生產成本管理控制。
(二)設計作業成本系統作業成本系統是針對共同費用而建立的一種因果關系分配機制。它并不強調共同費用的劃分,而更注重這些共同費用與其成本對象的因果關系。煤炭企業按照煤炭生產的步驟、特點將生產過程劃分為相對獨立的作業中心,以核算各個作業中心的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如采煤、掘進、運輸、通風、排水、機電、提升等各個作業中心,不但將人工、材料、電力等變動成本分配到各作業中心,將相關的生產設備固定資產也劃分到各作業中心,反映作業中心全部成本。
(三)運用標準成本進行成本控制標準成本是運用科學方法,預計在有效經營條件下,產品達到的目標單位成本,它是預算控制系統的基準成本。煤炭企業可以根據其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所發生的成本事先制定標準,將實際發生額與標準相比較,找出差距。通過差異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由于標準成本制度的差異分析是建立在彈性預算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同一作業水平上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因此,揭示的差異更具現實意義。通過對差異的分析,管理人員可以實施例外管理。選擇一些重要差異進行重點分析與研究,節約有限的人力資源。成本差異分析還可以分清各部門責任,作為企業評價各部門經營業績的重要手段。
(四)建立煤炭責任會計管理煤炭企業實行全部成本管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責任中心,在各責任中心之間模擬外部競爭性市場的環境,充分利用價值規律,市場經濟的管理方法,建立內部結算中心,各責任中心進行內部結算。把各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作為成本考核和業績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
(五)運用供應鏈進行成本分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針對生產安排、物料發放、領用環節做到一體化、信息化,并自動產生過程化的成本數據。要素成本數據與各作業中心生產過程的數據要相互銜接,環環相扣,起到嚴格的相互控制、印證作用,以確保質量。對煤炭生產設備固定資產的整個生命過程進行嚴密的監管,進行明細化的核算,落實產能管理以及維護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效益的管理。對生產流程成本消耗情況進行及時分析,查找原因,落實作業中心負責人及責任人,制定整改。從不同角度,對各種成本進行全方位考察,實行全過程控制。(本文來自于《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張玉榮單位:淮南礦業集團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