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成本管理的標準成本分析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具體方法與保障措施
我公司從2008年開始推行標準成本分析法,進行了量化,明確了責任,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當年即提升效益100多萬元。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技術方法測定不同產品的標準成本,其中包括各種原材料單耗、原材料單價、單位工時、單位工時能源率、單位工時制造費用率等指標,得出產品標準成本,并以此為分析、比較的基礎。
2.每個月出完報表,成本員給公司領導報送當月的成本分析報表,找出成本變動項目,并指出是量差還是價差,量差多少,價差多少。另外,成本分析不一定非要等到月底,很可能是這一階段的產品生產完,我們就將這幾天的產品耗費的原料、工時等數據統計出來,用來評價這一階段的生產情況。3.差異分析,單位高層領導根據分析情況約談相關責任人,進行相關分析。具體差異分為以下幾方面:
(1)直接材料差異分析。直接材料數量差異主要是考核生產部門。就我們單位而言,由于直接材料占產品總成本的比重要達到60%~70%,而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又基本不可控,所以直接材料數量差異是我公司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時這也是我們考核生產部門的重要指標。材料成本數量差異形成的具體原因很多,比如:操作人員粗心,參數設置錯誤,幅寬設置不合理等原因造成原材料浪費嚴重;或者設備故障,產品有劃傷;或者設備擦的不干凈,產品有臟印等原因,使產品單耗提高,產生正的直接材料數量差異。但有時多用料并非生產部門的責任,如購入材料質量低劣,使用料超標。對此,成本員要明確是哪個生產環節造成的原材料浪費比較多,然后,在相應的在這個環節,檢查該品種產品的生產情況,查找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比如:生產環節臟印,使產品質量不合格,或者是參數設置不合理造成原料浪費等等。但有的時候問題原因要向生產上游環節追溯,比如,分切環節顯示浪費多,對本環節的該品種產品進行分析發現,具體原因并不是分切過程中切偏,或者是誤切,而是源于上游環節問題造成的產品質量有問題,據此追溯分析,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從而明確責任,同時此結果也作為業績考核依據。找到具體問題后,相應部門要盡快拿出解決方案,避免同樣的問題繼續出現,繼續造成浪費,從而有效地降低了產品成本。僅此一項在開始推行的當年就降低成本170.33萬元,當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可見標準成本分析法所起的巨大作用。
(2)能源差異分析。能源數量差異主要考核生產部門,對比同行業其他單位,我單位能耗非常高,因此,控制能源費用對于降低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們一方面引進了一批新型節能高效生產設備,及時淘汰了一批落后的高能耗的設備;另一方面,制定單位產品耗能標準,這樣我們既可以將指標層層分解,使工人知道生產這個品種的產品一個小時最少要生產多少正品,使崗位工人做到目標明確,又可以在月底成本分析時便于發現生產中的問題。比如有一個月的能源數量差較大,進一步分析是用水數量超標,后來經過有關設備部門反復查找,終于發現了一個非常隱蔽管道漏水,從而及時修好了管道,既避免了浪費,也及時排除了生產中的隱患,保證了生產安全順利進行。能源價格差異是反映能源價格的指標,這方面基本上不可控,但我們可以利用電價分時段單價不同這樣政策,盡量在低電價時多生產,高電價時少生產。
(3)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分析。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是指總的固定制造費用與預算數的差異,它跟產量沒有直接關系,所以只考慮總數就行。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是指制造費用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它反映產能不足給產品成本造成的影響。4.標準成本管理法的順利實施要有有效的獎懲機制做保證。標準成本分析法為單位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而標準成本分析法的順利推行必須要由有效的獎懲機制作保證,二者相輔相成。只有對干的好的部門和工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才能使工人有動力,才能保證這個管理體系實施下去;只有對干的不好的部門和工人給予適當的懲罰,才能保證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進步。當獎懲制度需要區分責任時,標準分析法就要細化分析,為獎懲制度做數據支持。
二、結論
經過這幾年對標準成本分析法的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標準成本分析法已經比較成熟地應用到我單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它對降低產品成本,加強企業管理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不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加強了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使一個老的國企重新煥發了生機。
作者:馬繼華劉林濤單位:保定樂凱薄膜有限責任公司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