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資源稅改革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資源稅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資源稅改革

1、現行資源稅政策的缺點

(1)征稅對象范圍較窄。現行資源稅僅選擇了部分級差收入差異較大、資源較為普遍、易于征收管理的礦產品和鹽為征稅對象,而土地、水、動植物等資源均未涉及,征稅對象范圍較窄,變相刺激了非應稅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和使用,不能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2)稅負與資源價格脫鉤。從量計征導致礦產資源浪費嚴重,缺乏收入彈性,不能凸顯資源的稀缺性特征,難以調節資源級差收益。同時,從量計征與資源價格脫鉤,隨著資源價格的不斷上漲,生產者利潤空間不斷擴大,助推了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和對能源的過度需求。資源屬地政府利益大幅流失。

(3)稅負過低。由于低稅負,企業往往忽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且其導致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外部成本沒有反映到開采企業的生產成本中,資源進入市場的成本過低,刺激了企業對資源的過度開采,不利于企業和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4)不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盡管我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占世界的12%,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約為30%,比發達國家低近10個百分點;主要耗能產品的單位產品能耗比發達國家高25%-90%,加權平均高40%。這種依靠高投入、高能耗來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模式已不具有可持續性。

2、資源稅政策的簡要回顧

我國自1984年開征資源稅,并于1986年和1994年進行了兩次改革。隨后又對資源稅進行了一系列局部調整:從2004年起陸續調整煤炭、原油、天然氣、錳礦石的稅額標準;2006年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稅恢復全額征收,調整了鐵礦石資源稅的減征政策;2007年2月調高了焦煤資源稅和鹽資源稅稅額;2007年8月大幅上調鉛鋅礦石、銅礦石和鎢礦石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2007及以前年度,資源稅收入作為縣級固定收入。今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研究制訂并擇機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資源稅改革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3、資源稅改革提案的主要內容

(1)擴大征收范圍。將水資源,耕地占用稅并入資源稅計征;隨后逐步將森林、草場、灘涂等資源納入征稅范圍。通過擴大稅基,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高效利用當地的各種自然資源。

(2)改革計征方式。改“從量定額”征收為“從價定率”征收,即依據資源產品的價格,征收固定比例的稅額。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使稅負充分反映資源價格的變動。

(3)提高稅負水平。逐步提高資源稅稅負水平,調節礦山企業的超額收益,促使其規范資源開發行為,提高資源產地的資源收益。

(4)統籌稅費關系。此輪資源稅改革將理順稅費關系,避免重復征稅。

4、資源稅改革對縣域經濟的影響

(1)對采礦企業的影響。改革后,短期內資源價格會有一定上漲,稅負一部分由開采企業承擔,一部分轉嫁給了資源消耗企業;從長期看,資源價格上漲幅度很低,稅負主要由開采企業承擔。因此,無論短期還是長期,資源稅改革都會增加資源開采企業的經營成本。

(2)對資源消耗企業的影響。改革后,資源采購價格將提高,短期內企業會著力于提高生產能力利用率,加大已利用資源的循環回收力度,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從長期看,企業將會發展節能降耗技術,提高綜合回收率。可促進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優化。

(3)對全部財政收入的影響。資源稅改革后,預計各縣財政收入總量將會不同程度增長。以河北省灤縣黑色金屬采礦業為例:2010年鐵礦石產量預計為1500萬噸,可實現銷售收入(不含稅)30億元,現行鐵礦石資源稅稅負為4.5%左右。改革前,預計資源稅收入為1.35億元;改革后,按下限5%測算將增加0.15億元,增長11.1%;按8%測算將增加1.05億元,增長77.8%;按上限10%測算將增加1.65億元,增長122.2%。

(4)對縣級可用財力的影響。雖然縣級全部財政收入均能實現一定幅度增長,但縣級可用財力不一定同步增長。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帶來的增量60%劃歸省級,縣級留用比例較低;二是水資源費和耕地占用稅收入并入資源稅征收,直接減少縣級可用財力。

5、幾點建議

(1)調整資源稅收入級次,提高縣級分成比例。按現行體制,資源稅收入60%將劃歸省級,造成縣級可用財力大幅降低。大部分縣區特別是資源匱乏縣區將會出現全部財政收入增加、縣級可用財力萎縮的局面。建議重新調整稅收分享比例,就省直管縣而言,可將原市級分享的資源稅收入劃歸縣級,省、縣兩級資源稅分成比例自現行的6:4調整為3:7,以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2)調整現有資源稅返還基數的核定方法。現行資源稅返還基數一定三年,資源稅收入增量大部分繳入省級,致使縣級可用財力增速滯后于全部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如不改變現行分成比例,建議將資源稅基數一年一定:以資源稅上年決算收入作為基數,當年增量部分的60%留省,40%留縣。

(3)強化配套改革。及時出臺一整套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綜合考慮資源有償使用和礦業企業承受能力,研究分步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并建立與資源利用水平相聯系的浮動費率制度。

參考文獻:

[1]張海濤.淺議資源稅的不足與完善.[J].經濟論壇,2006(3)

[2]楊人偉.資源稅費制度現狀及其完善措施[J].環境經濟雜志,2005(5)

[3]李慧玲.我國資源稅收體系的完善[J].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

摘要:如何最大效率地使用自然資源、公正地分配收益,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就即將開展的新一輪資源稅改革對縣域經濟的影響作了一些粗略分析。

關鍵字:資源稅計征可用財力可持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皮山县| 高唐县| 桂阳县| 同德县| 丹东市| 名山县| 托里县| 北宁市| 长治县| 台州市| 灵台县| 黄浦区| 德兴市| 台山市| 文昌市| 炉霍县| 子长县| 芒康县| 周至县| 南丹县| 喜德县| 黄平县| 茌平县| 宣化县| 板桥市| 伊宁市| 白水县| 儋州市| 梅河口市| 郁南县| 防城港市| 尚志市| 华蓥市| 东明县| 休宁县| 广宗县| 措勤县| 南雄市| 芜湖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