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政科技投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提高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由于政府職能設置不到位,造成科技資金投入的分散化,因此在財政資金總量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建立公共財政框架下的科技投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順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建立國家科技示范園區的需要
曹妃甸被國家列入“十一五”規劃和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曹妃甸港區和曹妃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是唐山未來發展的戰略支撐和經濟增長點。以曹妃甸為核心,全力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唐山已進入產業發展帶動全面開發建設新階段。因此,必須實現有限領域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必須持續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堅持把改革開放和創新作為根本動力,以更大的力度推進科技創新,保障科技投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三)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要
“搶抓新機遇、建設新唐山”,唐山要當好建設沿海強省的領頭羊,在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中發揮好帶頭作用,必須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使經濟增長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高效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
(四)推進沿海“四點一帶”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需要
唐山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繁榮文明和諧新唐山為目標,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遵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律,打破行政區劃束縛,把沿海一線的臨港地區作為一個整體,統籌開發建設。要實現此目標需要科技進步和創新以提供更加堅實有效的支撐,要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積極開拓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措施,探索新的機制。
二、唐山市公共財政科技投入模式的總體框架建議
(一)機制框架
1.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唐山市財政科技投入總體呈遞增趨勢。從唐山市財政科技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來看,2000-2006年期間,增長趨勢較明顯,全市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為保證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唐山市在財政科技投入及增長方面應出臺一些相關政策,今后可由市人大或科技主管部門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把財政科技投入增長率與同時期的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率、財政支出增長率相掛鉤,以法律的形式對財政科技投入及增長進行確認和監督,將對科技投入“量”的要求納入法制軌道,形成法律上的約束,真正實現財政科技投入的制度性增長,建立起兼顧基本科技投入和專項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構建財政科技投入保障體系。
2.監督調控機制。為了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唐山市可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通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加強對財政科技投入資金使用的監督。要求所有財政性資金都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單位或項目承擔單位。根據采購計劃并通過招投標,嚴格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方式,保證采購項目預算的執行,進而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發生。
3.全方位籌資機制。要改進科技投入的方法,在保證財政科技投入逐年穩步增長的前提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有效調節財政性科枝投入的方向和規模,并發揮其放大、輻射、引導效應,吸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進步,全面協調各類資源。要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資體系,采取創立科技風險投資市場、政府發展基金等多種籌資渠道以促進社會資金對科技的投入。
(二)模式構想
1.預算模式。采用零基預算作為預算編制基本組織形式,將各類不同性質的財政資金統一編制到使用部門,能夠保證部門預算的完整性和詳細性。為了全面、真實地反映財政科技投入的總量和結構,建議將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和科研基建費三者合并,統一為市財政科技經費,并將其分為基礎性與公益性研究經費、產業技術研究經費、基建及科普經費和科研機構專項經費四大類。其中,基礎性與公益性研究經費是主體,產業技術研究經費將逐漸減弱,基建及科普經費將逐漸增強,科研機構專項經費隨著科研機構改革逐步取消。
2.管理模式。在宏觀管理方面經濟管理體制與科技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在科技管理上,科技局應是科技工作的最高管理部門,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最大的調控能力,但從唐山市目前科技管理體制看,當前大部分政府部門具有一定的科技管理職能,主要包括計劃委員會負責產業技術研發資金的管理,工促局負責企業創新基金的分配使用管理,環保部門建立了環保產業發展基金,信息產業部門建立信息產業發展基金,農業部門在農業科技發展上有工作重點等等。
3.資金投入模式。科技投入是事關我市發展全局的投入。在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分清輕重緩急的同時,必須保證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的投入相對平衡;在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的前提下,使有限的資金投入實現最佳配置,產生最大效益。因此,必須用行政、經濟、法律手段來進行引導、調節和約束。目前全社會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不健全,使唐山市的科技投入總量不足,還不能適應科技經濟發展的需要。發揮行政作用,完善法規約束。市政府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和政策要求,制定相關措施規范科技投入的行為,有效地保障投入的健康性和有序性。
4.監督模式。隨著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建立及財政管理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財政支出管理透明性差、信息基礎薄弱、資金效益低等問題不斷出現。地方財政采取預算指標下達和決算執行批復的辦法終結年度財政收支結果,無力關注財政資金用途的合理性及其效益狀況。因此,建議建立財政資金支出反饋監控系統,對財政支出項目的設立、評價和優選進行全程監控,并及時反饋、總結和調整,保障財政科技經費有效合理地使用,真正實現資金的效益最大化。
總之,要從構筑唐山市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政府財政科技投入的引導、調控作用,緊緊圍繞關系全市經濟、科技、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的重大課題,努力把科技資源集中到戰略高技術領域,集中到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公益性研究領域,集中到關系科技事業自身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同時,要加快科技事業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既要繼續提高全社會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科技意識,又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投入是公共戰略性投資的戰略意識;既要重視建立和完善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又要加強研究和建立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科技經費監管機制、投入績效評價機制;既要深化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又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科技資金運行機制,還需調整財政科技經費使用結構,轉變科技資金配置方式,運用經濟杠桿和政策手段,構建必要的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唐山市科委.唐山市科技統計資料[M].2000-2006.
[2]唐山市統計局.唐山市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2006.
[3]國家統計局.中國科技統計年鑒[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4]唐山市政府.唐山經濟,2006.1-07.10.
[5]江國鈞,牟發兵.湖北財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湖北社會科學,2003.12.
[6]莫燕.科技投入結構分析與比較研究.科技管理,2003.4.
【摘要】發展經濟必須先振興科技,振興科技必須要增加科技投入,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戰略問題。為了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必須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著力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科研工作規律的財政科技投入與管理新機制,提高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開發水平,以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
【關鍵詞】財政;科技投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