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稅收體系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目前尚沒有形成完整的綠色稅收體系和單獨的征收方案,與綠色稅收相關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相關稅種征稅使企業外部成本內部化。通過征稅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主要是通過稅收帶來的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來實現。收入效應提高了帶有負外部性產品的成本與價格,降低消費者對此類商品的消費;替代效應是指征稅使消費者尋找無稅或低稅產品消費進行對原來商品的替代。
2.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注重環境保護。給節能減排、主動治理污染的企業以稅收優惠,能夠通過降低企業在降低負外部性時付出的成本,鼓勵企業支持環保、合理利用資源,在環境保護中起帶頭作用,做出節能減排努力。在我國現行稅制中,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的部分稅種起到了這方面的作用。
3.通過排污收費來限制企業污染行為。
二、研究背景及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隨之而來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與資源濫用等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制約未來發展的瓶頸。如何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將環境代價降到最低,已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的“綠色稅收”,指與生態、環境相關的稅收征收、優惠政策以及各項收費。其具體實施效率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稅費征收過程中的征稅成本和征收效率。這主要取決于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征納程序的簡明便捷以及征納雙方的相互配合等。但在我國現行稅制框架下,大部分稅種稅源分散、征管難度大、征收成本高,極大地影響了綠色稅收的效率;收費因其缺乏立法嚴肅性,又經常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干預,其征收效率往往被人為降低。
二是所征“綠色稅收”真正利用在環保事業上的比重以及利用效率。我國目前真正基于資源環境保護的稅收安排主要體現在部分稅種的稅收優惠政策上,但這些政策形式單一、判斷標準模棱兩可,容易造成企業的惡意掛靠和逆向選擇行為,不但沒能有效達到“綠色”的目的,反而為企業避稅提供了政策漏洞。此外,我國“綠色稅收”的意義大多在于增加財政收入,稅收和排污費收入都無法做到??顚S?。撥給環保事業的資金大部分用于環保部門的內部建設,而沒有真正落實到污染治理上。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政策的實施效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善我國綠色稅收體系、提高綠色稅收實施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我國綠色稅收體系整體存在的問題
1.稅收征管目標不明確,征納雙方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機制。目前我國仍把經濟增量和保證政府收入視為稅收的主要目標,忽略了綠色稅收作為一種“矯正性稅收”所應具有的調節作用。無論是稅務機關還是納稅人都將稅收視為國家單方面的任務,沒有形成征納雙方的良性互動機制,征稅努力往往大于納稅努力,導致稅收效率低下。
2.稅率普遍偏低,征稅范圍狹窄。綠色稅收應通過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調整消費結構,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的產品的消費。從理論上講,最佳的稅率標準應該使邊際污染、耗用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即收費標準不應低于污染防治成本,否則無法形成同其他產品之間的價格差距,無法實現調整消費結構、刺激企業減少污染的政策目標。
此外,我國綠色稅收的征稅范圍狹窄,很多具有負外部性的產品尚沒有進入征稅范圍之內,例如一次性塑料產品、干電池、含氟利昂家電等;很多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未通過綠色稅收形式加以限制,比如過度捕撈、進口和丟棄電子垃圾、外商在中國境內開辦污染性工廠等;很多稀有資源未通過綠色稅收加以保護,例如水資源、森林資源等。僅僅通過行政管制手段進行控制,往往存在人為商議空間大、政府尋租、地方保護等效率低下的問題。
3.體系散亂且沒有做到綠色稅收專款專用。我國現行稅制中缺少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專門性稅種,而是將各“綠色稅收”政策散亂分布在各項稅種當中。這既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行為的調控力度、降低征收效率,又難以形成專門用于環境保護的稅收收入來源,弱化了稅收的環境保護作用。
四、對我國綠色稅收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簡潔高效的綠色稅收制度、顯著的環境保護效果、穩定的財政收入之間往往存在著矛盾。絕對完美的稅種是不存在的,但我們可以將不同稅種相結合,優勢互補,同時完善制度建設,努力構建高效、環保的綠色稅收體制。
1.確保環保部門與征稅部門密切配合但相互獨立。綠色稅收是以稅費征收為手段,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目的的特殊財政政策,故要求征稅部門與環保部門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脫離單純的增加財政收入的稅收目標而實現稅收對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但同時也要保證環保部門、征稅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之間保持相對獨立,防止行政干預、政府尋租等現象的產生,降低綠色稅收實施效率。
2.注重環保目標與經濟發展目標相協調。經濟發展難免帶來生態環境破壞,但環境保護應以促進經濟、社會更和諧有序的發展為最終目的,為環保而放棄一切經濟發展是絕不可能的。為此政策制定者應該努力尋找既能帶動經濟發展又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稅收政策。
3.注重其他配套設施的建設。征收環境稅是加強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只有與其他手段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實現最佳的環境目標,例如完善交通管制、鼓勵使用高新技術設備等。
4.加強征納雙方的互動,保證綠色稅收??顚S?提高綠色稅收利用效率。
5.完善針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加強國際間的對話與合作。應注重完善綠色稅收中關于進出口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制度建設,積極與其他國家就環境保護問題和綠色稅收問題進行對話和合作,加強國際間的信息交流與政策協調,以利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促進全球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付伯穎,齊海鵬.關于環境稅收幾個問題的探討[J].稅務研究,2002,(1).
[2]汪素琴.綠色稅收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J].稅務研究,2001,(1).
[3]饒立新.綠色稅收理論與應用框架研究[M].中國稅務出版社,2006.
【摘要】在現行稅制框架下,大部分稅種收入規模小、稅源分散、征管難度大、征收成本高,極大地影響了綠色稅收的效率;而排污收費因其較大的隨意性,其政策效果往往也并不顯著。本文分析了我國當前稅制結構下綠色稅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實施效率及存在問題,提出完善綠色稅收體制、提高實施效率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綠色稅收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