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和諧學校稅收調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建“和諧學校”是構建和諧社會與提高學校軟實力的必然要求
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黨和國家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嶄新命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項重大任務,同時也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貢獻和新的發展,標志著我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道路的認識進人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所謂和諧社會,它指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它是人個體自身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國家內部系統諸要素(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相互和諧的社會?!昂椭C社會”是中國現代化社會的最高價值核心和最高社會境界。它的提出不僅充分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觀,而且還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政府執政為民,追求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執政理念和追求,是黨和國家政府執政理念與俱的又一具體表現。
從“和諧社會”的內涵和構建的現實基礎來看,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創建“和諧學?!?,實現學?!昂椭C”發展。
從“和諧社會”的內涵來看,“和諧社會”的“和諧”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等多方面內涵,學校作為社會的細胞和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和諧社會構建做貢獻,學校自身必須“和諧”,學校“和諧”不僅是社會和諧的起點,同時也是社會和諧在學校教育領域的體現和延伸。要實現學校的“和諧”,就必須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學校”。
然而,從當前我國學校教育的現實來看,由于教育體制出現偏失以及管理乏力等方面原因,使得一些學校事實上不盡“和諧”,尤其是近年來,由于教育領域在引入市場機制、擴大學校自主權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制度制約和規范,導致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方凈土”的學校也受到社會腐敗行為的侵蝕,一些學校和教育部門出現了錢權交易等等破壞公平競爭、考試制度的腐敗現象,敗壞了學校作為社會文明標尺的形象。各地普遍存在的擇校、擇生、擇招、擇師等問題也使得學校教育成了富貴人的天堂,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而一些學校違規實行高額收費制度則進一步阻礙了貧寒學子的上學之路,這些又間接加劇了學校的不“和諧”。由于學校涉及到每一個學生、眾多家庭的利益,事關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學校“和諧”直接表征著教育和諧及其實現度,因此,創建“和諧學?!北旧砭褪菢嫿ㄉ鐣髁x和諧社會的體現和要求。
另一方面,從“和諧社會”構建的現實基礎來看,創建“和諧學?!币彩呛椭C社會構建的重要前提。這是因為學校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和諧社會的構建歸根結底需要學校教育提高未來一代國民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意識和能力來推動和保障。換言之,學校教育培養和諧社會的建設者是構建和諧社會最根本的內源性基礎。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必須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將其造就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與和諧社會的促進者、建設者,使其將來踏人社會以后,能自覺地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使命。學校教育要將未來一代造就成能夠正確處理個人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等多對關系的素質和能力的全面和諧發展的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必然要對學校進行“和諧”化重構,以奠定未來一代國民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素質基礎。
此外,創建“和諧學?!边€是提高學校軟實力,提高辦學水平的現實要求。從學校層面看,構建“和諧學校”體現了學校自身變革與發展的價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諧學校”所具有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正是學?!败泴嵙Α钡闹匾w現。學校的這種“軟實力”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在高品位的育人氛圍(環境)中得到健康成長,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校中的各類主體(包括廣大教職員工、學校管理者、學生)的積極性,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巨大合力,推進學校的快速持續發展。創建“和諧學?!睙o疑已成為當前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和學校發展的著力點。
二、“和諧學校”的實踐表征
2.學校公平正義、誠信友愛
公平正義、誠信友愛是和諧學校的另一重要特征。所謂學校公平正義,意味著公平和正義在學校中得到切實的維護和實現,學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一個公平正義的學校意味著在良性機制下機會的平等、競爭的公平。在學校內,不論會么人,都通過公平競爭獲得自身的利益,實現學校與個人的共同發展。所謂學校誠信友愛,意味著學校中各類主體能夠互幫互助、誠實守信,能夠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誠信友愛是“和諧學校”的道德基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園生活中的各種內耗和摩擦,構筑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的成功,使學校的整體利益最大化,增加學校的價值認同和凝聚力,“使人們在彼此信任和相互關愛中,感受做人的價值和尊嚴,體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發生命的創造力”。總之,和諧學校應是能夠兼顧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能夠正確處理學校各種多元交織、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矛盾,使教育、教學和管理符合科學發展觀,能夠實現正氣上升、制度管理號隋感管理的有機融合的一個公平正義、誠信友愛的組織。
3.學校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和諧學?!笔浅錆M活力、安定有序的學校。充滿活力、安定有序是“和諧學?!痹谏蔂顟B上展現出來的重要特征。所謂充滿活力,意味著在學校中一切有利于教師、學生和學校發展和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具有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所謂安定有序,意味著學校組織機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職員工安居樂教,廣大學生潛心于學,學校保持安定團結,成為運行安定有序的組織和機構。在“和諧學?!敝?,學校的各種利益之間存在一種協調機制,能夠維護和保持學校各階層及各方面利益處于一種協調、穩定、平衡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學校能夠提供一種安全文明的環境。在內部,學校能夠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在心理上能夠提供一種安全與信任的良好氛圍,使學校中人與人的各種交往能夠在文明友善的環境中進行;在與外部的互動關系方面,學校能夠為學校的健康、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傊昂椭C學?!睉蔀楹椭C社會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
三、“和諧學?!钡膶嵺`構建
1.必須以法制作保障,實行制度管理
和諧社會是法治社會,要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以法治國,牢牢樹立依法執政的觀念。在學校教育方面,要構建“和諧學?!?,同樣必須要求以法治教,通過加強相關法制的建設與切實的執行來保障學校環境、學校決策、學校管理、學校辦學的“和諧”。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先后制定并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986)、《未成年保護法》(1991)、《教師法》(1993)、《教育法》(1995)、《職業教育法》(1996)、《高等教育法》(1999)、《民辦教育促進法》(2002)等教育法律、法規,但由于部分教育法規制定時間較早,而另外一些必要的法律沒有相應地健全起來,使得現行我國教育法制尚難以適應當前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鑒于此,在當前,除了應加快對《義務教育法》、《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進行修訂外,還必須加快《學校法》、《教育投入法》、《教育考試法》、《終身學習法》等一些新的教育法律、法規的起草和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另外一方面,針對長期以來我國學校管理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執法部門必須要充分發揮現有教育法律的作用,作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發揮教育法律的保駕護航的作用,用法制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教育權益,為“和諧學?!钡倪\作保駕護航。在微觀的學校層面,要構建“和諧學?!北仨殞嵭腥诵墓芾砼c制度管理相結合,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管理有章可循,真正做到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實施“人本管理”
所謂實施“人本管理”,就是一切管理、一切活動都要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動力,以人為目的。這是一個普適性的理念,它不僅是一切社會歷史活動的指導原則,同時也是構建“和諧學校”的指導理念與原則。在學校中,實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置于學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團結人、引導人、凝聚人、鼓舞人、教育人、保護人,充分開發人的潛能,實現人與學校的共同發展,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及在推動學校發展過程中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目的。在學校決策方面,實施“人本管理”意味著一切學校決策必須要體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新理念,以最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滿足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利益和需要,切實保障和維護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權益,突出管理的價值屬性。在學校常規管理方面,體現“人本”意味著一切管理必須從人出發,充分依靠人、重視人,調動和發揮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關注學?!皥鲇颉敝小叭恕钡纳婧桶l展。在學校學生管理和教育活動中體現“人本”,意味著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管理中必須視學生為具有鮮活生命的人,從學生出發,真正把學生當“人”看,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權利、人格和個性需要,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目標,立足于學生潛能的開發、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把尊重、提高、發展學生作為一切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的基本原則,完整而全面地關照他們的和諧發展,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寬厚的基礎??傊瑢嵤叭吮竟芾怼币髮W校一切活動必須以師生為基礎、動力和目的,從現實、具體的人出發,提高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內在動力,一切著眼于師生的發展,體現了對人主體價值、人的歷史主體地位、作用的科學認識。只有實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師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學校的教育教學推向新的臺階。
3.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干群關系與學?!彝ァ鐓^關系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干群關系與學?!彝ァ鐓^關系既是“和諧學校”的重要體現,又是構建“和諧學?!钡谋赜芍贰V挥泻椭C融洽的師生關系、干群關系以及學校—家庭—社區之間的關系,才能啟動全校師生的力量,獲取學校外家庭、社會力量的支持,為學校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師生關系方面,“尊其師、重其道”;“親其師、樂其道”。師生和諧是學校發展和順利完成教育活動的根本。只有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實現師生的和睦共處,使學校最主要的教育教學任務得以高質量的完成,使學生在學校中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在干群關系方面,干群和諧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學校管理者應用光明前景激發人心。用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用教管結合凈化人心,用坦誠相待交換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每一個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共同為學校發展銳意進取,為創造團結互助、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學校環境貢獻力量。在學校—家庭—社區之間的關系方面,以家、校關系為主的學校、家庭和社區三方教育關系的和諧,是實施和諧教育的基礎,因此,構建“和諧學?!北仨毷谷浇嫵伞澳繕艘恢?、內容銜接、功能互補、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場”。在家、校關系方面,可以通過“走出去”(進行家訪)、“請進來”(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學校管理)等方式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不僅可以增進學校對學生及其家長、家庭的了解,還能夠吸引家長為學校的發展出謀獻策,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了解學生,從而最大限度消除誤解,增進合作,優化育人環境。在學校與社區關系方面,“和諧學?!睒嫿ū仨毰c社區、社會相和諧,努力與社區各部門包括兄弟學校搞好關系,使學校貼近、融入社會,為學校發展爭取最大支持,使學校工作走上健康的快車道。總之,只有促進學校、社會、家庭三方教育關系的和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為學??焖俪掷m發展注入活力。
1.學校民主管理、依法治理
民主法治、依法治校是“和諧學校”的首要特征,它體現出“和諧學校”在管理上的特色,它是“和諧學?!弊罡镜闹笇г瓌t和最重要的運作機制。在“和’諧學校”中,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校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學校事務的治理,“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區、學校與社會關系的處理以及學校的制度安排、規則程序、合作參與、責任分擔、利益共享等都離不開民主法治。”學校教職員工當家作主的愿望得到充分的表達,教師的獨立人格和民主權利得到充分維護和尊重,教師的知情權、參與權、意志表達權、民主監督權和話語權得到充分的維護和尊重。在民主得到充分發揚的基礎上,學校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學校的發展建設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在民主法治的指導原則和運作機制的運作下,學校有效地克服了學校管理中人治色彩太濃、學校管理和決策隨意性太大以及因集權制、官僚制造成的辦學、管理效益和教職員工對學校事務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弊端,學校管理、決策和發展的協調性、合理性得到提高。
摘要:“和諧學校”是教育和諧的具體體現,它直接表征著教育和諧及其實現度。創建“和諧學?!笔菢嫿ㄉ鐣髁x和諧社會和提高學校軟實力的必然要求。要構建“和諧學?!?,必須“依法治校”;實行“人本管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干群關系以及融洽的學?!彝ァ鐓^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和諧社會;和諧學校;學校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