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個私經濟稅收征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江西省南康市地稅局主動適應“個私興康”的縣域經濟發展要求,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為主線,以規范個體經濟稅收管理為抓手,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加強個私經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打造了征管改革與縣域經濟協調發展、征管質量與稅收收入同步趨升的良好態勢。2001年全市共入庫個私地方稅收2751萬元,占地方稅收總量的47.3%,2002年1-9月共入庫個私地方稅收1894萬元,同比增收157萬元,增長11.6%,占地方稅收總量的52.1%,個私地方稅收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凸顯。
一、實現“三個轉變”。2001年9月以來,南康市地稅局針對個私納稅人占全市納稅人總量95%以上的特點,總攬“唯有規范質量來”的管理理念,積極應對,大膽實踐,實現了個私經濟稅收管理上的“三個轉變”,促進了全市地稅工作的全面發展。
一是管理理念的轉變。受稅收任務至上以及個私稅收高征收成本因素的影響,地稅部門重征收、輕管理,重企事業單位稅收、輕個私稅收思想嚴重。為此全局摒棄舊思想,轉向企事業單位稅收與個私稅收管理并重,突出把規范個私經濟稅收管理寓于征管改革的重中之重,用質量統攬規范,做到剛性規范和柔性管理結合,使全局干部樹立管理就是服務、治內就是治外,符合規范化管理要求的思維方式和正確理念。
二是征收機制的轉變。為了建立運轉靈活、規范、高效的征管手段,該局于2001年9月將原鄉鄉設所時全職能的30個基層分局所,整合集中為5個分局,征管機制實現了“多元化征收、屬地化管理、一級化稽查”的轉變,個私稅收管理也實現了由分散手工征收向集中微機征收、專管員管戶向管理員管事制的轉變,較好地解決了管理責任淡化和弱化現象。
三是管理方式的轉變。今年5月,在個私稅收已全面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兼顧務實與靈活、法治與效能的原則,該局決定管理方式由全面管理轉向分類管理,本著“管住大戶、管細中戶、管活小戶”的思路,做到大戶重點稅源重點抓,實行行業管理;中戶以管為主,實行戶籍管理;小戶以征為主,實行按季征收,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稅收管理質量。
二、做到“六個規范”。一年來,南康地稅局與時俱進,高標準,嚴要求,認真走好實施個私稅收規范化管理這個棋子,個私納稅人稅務登記率、申報率、入庫率分別由原來的86%、53%、79%上升為98%、96%、93%,稅務管理質量的提高,激活了稅收工作“一盤棋”。
一是規范管理制度。制度是規范管理的基礎,該局按照依法治稅、征管改革、權責平衡的總體要求,融“從嚴管理、效率管理、科學管理、協作管理”為一體,突出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操作性、創新性”,出臺了《南康市個體私營經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南康市地方稅務發票管理辦法》、《南康市地方稅收“銀稅一體化”實施辦法》等7項個私經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全面系統地規范了個私稅收稅源管理、稅款核定、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發票管理、檔案管理、稅務檢查、執法評議、過錯追究等9個環節的工作職責和執法責任,并編印7500冊發至每位納稅人,增強了辦法操作的透明度和社會的知曉度,成為全體地稅人員和個私納稅人征納行為的基本規范。
二是規范征管規程。征管機制轉換上收稅執法權后,需要重新分解和規范。該局重新整合征管業務規程,全面清理稅收行政審批事項,精簡規范了九大類十六項行政事宜,并因事設崗,因崗定人,細化了稅收工作的步驟、方法、標準、時限、責任及文書傳遞,使每一個稅務人員的稅收執法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制約,保證了征管規程“流水線”似地運作。尤其是在個私稅收稅款核定程序上,該局要求地稅人員嚴格按照業戶自報、典型調查、定額核定、集體評稅、定額下達的程序,邀請鄉鎮、工商、國稅、財政等部門和行業代表組成集體評稅小組分行業、地段、規模逐戶進行稅負評定,并制作公告欄張榜公布,否則按每戶次管理員扣獎金5元,分局長扣獎金10元,確保了稅款核定公開、公平、公正,“陽光操作”。
三是規范征管檔案。資料是征管質量直接真實反映。該局舍得花費,投入資金近10萬元,給基層分局添制了資料盒、資料架,實行征管資料“三專一化”管理。“三專”即專門個私稅收控管臺帳、專職資料管理員、專用稅收資料室;“一化”即征管資料管理檔案化,由專職資料管理員負責資料的領發、整理、審核、保管,及時督促缺損資料的補正,建立目錄臺帳、征收臺帳,一戶一檔,分鄉鎮、路段及管理員序號存放,年終裝訂成冊檔案化管理。資料管理員考核系數高套一檔(享受副分局長待遇),調動了其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征管資料檔案化水平和稅收管理質量的提高。
四是規范執法評議。“好的行動綱領,不如實際的行動”。該局自念“緊箍咒”,每月抽調征管、發票、計會、監審等科室業務人員組成執法評議考核小組,“把脈號診”個私稅收稅政、票證、征管“十率”情況,征管“十率”:即在國家稅務總局征管“七率”的基礎上,增加了考核資料管理的“征管資料合格率”;考核文書程序應用的“執法程序規范率”;考核稅政政策執行的“執法準確率”,使征管考核更加貫穿稅收業務全過程。評議考核結束,該局還將考核結果向全局通報,制作《稅收執法評議考核整改意見跟蹤卡》,明確整改要求、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以及整改反饋時間,并拿出人月評370元的獎金與質量掛鉤,今年1-7月共扣發征管責任人獎金8674元,體現了干好干壞不一樣,確保了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到位。
五是規范稅收服務。納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任務。該局崇尚納稅人利益至上,積極探索多種優化稅收服務的途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一是推行政務“十公開”,采取制作圖表或文字牌匾的形式將地方稅稅收政策、辦稅程序、發票領購程序、稅務違章處罰、工本費收取標準和依據、納稅人的權力與義務、服務承諾、稅務稽查工作規范、稅務人員廉潔自律規定以及稅務人員崗位職責等內容懸掛于辦稅服務廳,讓納稅人一進辦稅廳,就知道如何辦稅,找誰辦稅,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二是與農行、中行、信用社合作,大力推行“銀稅一體化”申報納稅方式,由納稅人與金融機構簽訂《代繳稅款委托書》,每月從其“稅款儲蓄專戶”中按期扣繳稅款視同申報納稅,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能輕輕松松地申報納稅。截止7月底,全局采取“銀稅一體化”申報納稅的納稅人達4500多戶,占個私納稅人總量的75%以上。
六是規范委托代征。個私稅收點多面廣、零星分散,單靠地稅部門孤軍奮戰,難以建立全方位的稅收監控網絡,亟需全社會和職能部門的協作。該局一方面先后建立了營運車輛稅收委托稽查征費所代征制度,實行“先稅后費”;個人私房交易稅收委托房管局、土管局代征制度,實行“先稅后證”;車船使用稅委托交警代征制度,實行“先稅后驗”;代開銷售發票隨征地方稅委托國稅局代征制度,實行“先稅后票”;另一方面嚴把依法征稅、執行稅政關;審計嚴把應收盡收、責任追究關;財政嚴把超代征基數獎勵和漏征稅款用行政經費或規費抵補關,保障了委托代征工作規范化運作,全年委托代征個私地方稅收約300多萬元,最大限度地遏制了零散地方稅收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