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稅政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美國的農業稅收政策是美國聯邦稅收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政策體系對美國農場的數量、規模、組織結構、以及農業生產中的投資、管理、資源配置和生產決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稅種包括所得稅、自雇主安全稅以及遺產與贈與稅。在實施農業稅收政策的同時,美國國家委員會根據收入特點制定了一般的標準來劃分定義農場。其中,年銷售額超過25萬美元的農場被定為大型農場,包括大型家庭農場、超大型家庭農場和非家庭農場。年銷售額少于25萬美元的被定為小型家庭農場,小型家庭農場包括4類:資源有限型、退休休閑型、居住生活型和耕種型,占美國總農場數量的94%.現行的美國聯邦農業稅政策通過面向所有納稅人稅收條例和針對農民特別制定的稅收條款兩方面來對農業進行保護和支持。
一、美國聯邦農業主要相關稅種介紹
1.所得稅聯邦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制,對納稅人每年獲得的凈收入進行征稅,稅率有6級:10%,15%,25%,28%,33%和35%,這意味著收入越高的農民繳納的邊際稅額也會越多。農業所得稅占聯邦農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在所有稅種中具有最大的影響力。應稅收入的計算方法為總收入除去允許的調整額(如50%的自雇主安全稅,自雇主健康保險等),課稅減免額(如子女撫養費)和個人免稅額。其中總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應稅利息,股息收入,資本利得,營業收入,租金收入,應稅社會保障收入和應稅退休收入,以及其他的雜項收入。根據統計數據,大部分農民的收入水平在15%的稅率級別上,但是大部分的農業所得稅是由收入水平在28%-39.6%的稅級上農民所繳納的,其中居住生活型的農場占了多半數。
相對于其他產業來說,美國所得稅法給予了農業更多的優惠政策來鼓勵某些農業投資。至今為止,美國聯邦政府已經設立了很多保護農業和減輕農民稅賦負擔的條例和細則,包括從納稅范圍到減免項目、從生產要素(土地、家畜等)的稅收規定到特定的報稅核算會計處理方法等,涉及農業生產銷售的各個過程及期間發生的收入、費用、利得和損失等。其中主要有:對農業收入采取“現金記賬法”,允許農業生產在不同期間處理收入和開支,鼓勵了農業投資;把諸如土地、家畜等銷售獲利盡可能算作資本利得,降低實際稅率;對長期資本收益減征所得稅,擴大所得減稅、免稅范圍。
2.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稅是一種美國聯邦政府對資本資產出售或其他處置行為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收入而征收的稅賦,資本利得收入作為農民收入的一部分被單獨考慮。資本利得收入的計算以某項資本資產經過折舊和增值調整后的買賣價差為基礎,并且納稅人的資本利得收入只有在資本資產已被處置并取得收入后才予以確認。資本利得稅率收入長期以來低于普通的所得稅率,按照現在的美國稅法規定,持有時間少于1年的資本資產所獲得的資本利得視為普通收入征收所得稅,對于個人納稅人而言,資本資產持有時間超過1年的資本利得稅率最大不超過20%.同時,稅法規定持有時間超過5年的資本資產可獲得比應繳稅率更低的稅率:應繳稅10%、15%和20%的資本利得分別按8%、10%和18%征收。雖然用于生產或者交易的農業資產按照現行法律不算資本資產,但是其中有很多資產(如土地,用于馱重、產奶、飼養和運動用的家畜等)在超過規定持有年數后取得的收入按照資本利得稅率征稅。資本利得稅政策同一些減免優惠政策的結合(如減免土地的利息稅和不動產稅)吸引了農業資產投資,對農民的農業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的導向作用。
3.社會保障稅和自雇主安全稅聯邦社會保障稅包括兩部分:老年人、遺屬和殘疾保障被劃歸為一部分,合稱OASDI,醫療保障為一部分,簡稱為Hl.社會保障稅納稅人為在美國境內發生雇傭關系、領取和發放工薪的雇員及雇主,其中雇員和雇主各負擔一半的應付社會保障稅。最近幾十年來由于稅率的提高和應稅收入的增加,社會保障稅的負擔在加大。與聯邦所得稅的累進稅制不同,社會保障稅的稅率是不變的(OASDI為12.4%,Hl為2.9%),2005年OASDI的應稅限額為90000美元,Hl沒有應稅限額。
4.失業稅失業稅獨立于前面所提到社會保障稅和自雇主安全稅,用于提供失業者暫時的收入來源。農場主如果在上一個或現在的日歷年度內每季度內的工資支出不少于20000美元,或者20個星期內雇傭10個勞動力以上則需要繳納失業稅。目前最高應稅限額為7000美元,稅率為6.2%.自雇農場主不需要繳納失業稅,并且對農場勞動力的非現金支付不屬于失業稅的應稅范圍。
5.遺產與贈與稅遺產與贈與稅是美國聯邦政府對死亡者的遺產和生前贈與的財產征收的稅賦。遺產稅以遺囑執行人為納稅人,贈與稅以財產贈與人為納稅人。應稅遺產額等于遺產總額扣除死者的喪葬費用、管理費用、債務、慈善捐贈、轉移給配偶的財產等項目。應稅贈與額是贈與財產總額減去稅法允許的每年免稅贈與額、夫妻之間贈與的全部財產以及慈善捐款等之后的余額。1976年起聯邦稅收立法將二者合并統一課征,現有的聯邦遺產稅與贈與稅采用統一的稅收結構。
二、稅收政策對農業的影響簡析
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農民會根據具體的稅收政策來制定個人的生產經營策略。稅收政策通過很多優惠條款,刺激農民從事某些特定的經濟活動和投資農業生產。這種影響的重要性在稅收負擔、土地價格、資本所有制、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相對價格、農場規模與組合結構、管理操作、農產品供給和價格這些方面有顯著的表現。
1.稅收負擔研究表明,一系列農業方面的稅收優惠降低了農民承擔的有效稅率,減少了稅收負擔。相比無農業收入的群體,擁有高農業收入的個人能夠顯著地感受到較低的稅收負擔帶來的好處,并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之間稅賦的差距體現得更加明顯。對于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的農民,他們面對的有效稅率相對固定而非明顯的累進。可以看出,農業稅收關于收入、資本利得和其他方面政策條款的組合已經抵消了稅率累進的效果,明顯地減少了農民的稅收負擔,提高了農民的實際收益。
2.資本/勞動力比值美國的農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20世紀80年代期間,加速折舊和農業投資稅賦抵減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資本投資的成本,而由于社會保障稅和其他稅賦的提高,勞動力的成本增加,這成為了當時資本/勞動力比值不斷提高的一個因素。雖然現在鼓勵資本投資的政策已經被限制,并且無法確定資本和勞動力是否仍然存在明顯的替代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農業稅收政策是影響資本和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比例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價格和減免所得稅機會土地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資產,其價格直接影響投資者投資土地進而進入農業經營的成本。農業資本利得稅等政策影響土地的稅收成本和賣者的收益,因此對土地的需求、供給和價格會有實質性的影響。同時,更低的農業資本利得稅鼓勵農場主和投資者投資農業資產來獲取稅收優惠。
4.資產占據效應因為資本利得稅在資產被變賣并獲得利潤后才會征收,因此農場主會傾向于不處置資產獲得資金,而是繼續持有來維持正常生產從而獲得潛在的資本升值和額外的收益,從而產生了資產占據效應。雖然農業資本利得稅率相對更加優惠,但是并沒有消除這種效應。結合聯邦遺產與贈與稅中許多優惠政策的影響使得資產占據效應十分顯著,這樣鼓勵了農場主保留對農場資產的所有權并傳給下一代,使得更多的農業資產保留在原所有者手中,減少了農業資產在市場上的供給,限制了外來投資者進入農業的機會。
5.管理操作農民的農業收入由農產品的銷售和稅收收益兩方面取得。農場主運用很多管理技術和操作來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和應對稅收政策,無法通過農業稅收政策來提高收益的農場主只能由農產品的銷售來獲益,這樣就會在和別的農場主競爭中位于劣勢,所以農業稅收政策的制定和改變必然會引起農場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調整管理操作,從而取得稅收收益并達到利益最大化。
6.農產品價格稅收政策會影響農業的投資和農產品的供給,由于農產品需求缺乏彈性且不受農業政策影響。使得鼓勵農業生產投資的稅收政策會顯著地提高供給、降低農產品的價格,反之亦然。
7.農場結構歷史數據表明,小型非經營性農場(主要依賴于非農業收入)和超大型農場(擁有高農業收入)的數量和比例一直在增加。聯邦農業稅政策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因為農業稅法給予有高水平農業收入或非農業收入的農民最大的利益。除了數量和規模上的影響之外,農場公司化也是一個方面,由于企業稅較個人稅有更低的稅率和累進幅度,并且可以以贈送股份的方式來達到贈與農業資產的目的,既不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也避免了實物資產不易分割的困難,所以組織結構的變化也是農業稅影響的對象之一。
8.環境保護聯邦農業稅政策通過一系列的條例和措施鼓勵對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環境保護的投資,利用稅收利益來刺激納稅人的積極性,從而既扶持了農業又達到保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