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財政研發投入現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我國財政研發投入的甚本狀況
研發與發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投人,是衡量一國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研發投人的規模總體上呈逐年上升之勢,財政每年用于研發投人的力度不斷加大。1978年我國財政用于科研的支出為52.89億元,占GDP的比例為1.46%,占財政支出(含債務)的比例為476%。到2003年財政科研投人達97554億元,占eDP的比重為。名3%,占財政支出(含債務)的比例為3.50%。26年來財政研發投人的總額雖然增長了17浮倍,但是科研支出占GDP以及財政支出的比重卻在下降。我國政府研發投人在全社會研發投人中的比重從1990年的54.9%,逐年下降,1995年政府投人比重為5儀場,到2000年政府投人比例為33.4%,目前仍是這一水平。
企業投入主體地位一直保持,2002年,企業R&D投人仍然占全社會R&D的57.07%。可見,目前我國政府的研發投人仍顯不足。從表1我們發現,1978一2003年,我國財政研發投人絕對額呈逐年遞增態勢,特別從1999年開始增長加速,年均增長率在16%左右。但是其相對額卻在遞減,1978一2003年財政研發投人占GDP的比重從1.46%下降到0.83%,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也從4.76%下降到3.50%。雖然財政研發投人占GDP的比重從19%年開始有所回升,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也小起小落,但整體上的下降趨勢仍十分明顯。
二、我國與G一7國家政府研發投入的比較分析
當前世界各國中,研發投人密集的國家大都屬于發達國家,特別是OECD國家的研發投人在世界研發投人總額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OECD的相關統計資料,OECD國家占有全球R&D支出的80%左右,而且OECD國家的R&D活動又相對集中在G一7國家(即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2003年,30個OECD國家的R&D投人為6512.09億美元,近84.5%的投人分布在G一7國家,其中美國的R&D投人占所有OECD國家R&D總投人的43.7%。為此,本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我國與G一7國家的財政研發投人作對比研究。
1.政府研發投人總量。
根據oEcD統計數據,以1971年與2000年相比,美國聯邦政府投人的研發經費為6%億美元,比1971年的152億美元增長了3.6倍。日本政府的研發投人為35408億日元,比1971年4474億日元增長7倍。德國政府的研發經費為巧9億歐元,比1971年的41億歐元增長2.9倍。法國政府的研發經費為765億法國法郎,比1971年的106億法國法郎增長6.2倍。英國政府的研發經費為50.7億英磅,比1972年的6.7億英磅增長6.6倍。2003年美國聯邦政府科技投人創歷史最高記錄達1120.47億美元,比2002年增加88.97億美元,增幅達8.6%,占政府總預算的5.2%,相當于2003財政年度GDP的1%。美國聯邦政府研發投人比G一7其余六國的總和還多(日、德、法、英、意、加依次為194.47、17369、14579、83_83、83.14、63.23億美元)。而中國2003年的政府研發投人為117.%億美元,只有美國的10.5%。
2政府研發投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
2002年美國聯邦政府R&D投人占財政年度GDP的0.99%,日本為0.71%,德國為0.79%,法國為1.03%,英國為。.77%,意大利為倉69%,加拿大為儀59%。2003年美國聯邦政府科技投人創歷史最高,占政府總預算的5.2%,為財政年度GDP的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家財政科技撥款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從1984年開始呈下降趨勢,到2000年我國財政科研投人占財政支出(含債務)的比例為3.28%,創歷史最低。從2001年開始稍有回升,2003年這一比例為3.50%(見表1)。
3.政府研發投人占國內研發投人的比例。
近年來G一7國家的政府科研投人占國內研發投人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各研發大國中在構成R&D不同活動主體的比
例上,基本形成企業占2乃,政府占1/3左右的格局。2000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發投人占國內研發經費總額的比例為27.1%,日本為21.7%,德國為32.1%,法國為38.7%,英國為28.9%。這是由于各國工業界的科技投人增加較快,而政府所占比例相對就減少了。另外政府在國防方面投人的科技經費的減少也使得它所占的比例下降。而從經費來源看,進人90年代,美國企業投人主體地位已經完全確立,2002年美國企業投人達到66.2%,聯邦政府只有287%,中國政府2000年的研發投人為33.4%。明顯高于G一7國家平均水平(見表2)。
4.政府研發投人占GDP的比例。
根據OECD統計數據,在發達國家中,企業投人雖已成為研發資金的主要來源,但政府研發投人仍占GDP的0.5一以8%左右。2000年美國聯邦政府投人的研發經費占其GDP的比例為住73%,日本為以69%,德國為0.79%,法國為0.83%,英國為0.54%。中國從1987年降至1%以下后,一直都在住5%左右徘徊,且以1996年為分界點,經歷了一個先降后升的過程。數據顯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G一7國家政府投人的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變化不大,只有日本略微上升。中國自1996年開始,也出現小幅上揚的態勢,2003年已達。名3%。
5.政府研發投人流向。
從各國政府研發投人的領域來看,基礎研究等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相關的研究成為政府投人的優先領域,在各國政府科技投人中,基礎研究基本保持在10%以上。衛生、保健和環境等社會公益研究成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點領域。OECD國家政府研發投人中,醫療保健和環保兩個領域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美國政府醫療保健的研發投人達262億美元,占政府民用研發支出的55.7%;2001年日本政府科技投人預算中,生命科學投人增長16.7%,環境科學投人增長187%。另外,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政府科技投人不斷加強的投人領域。而政府國防研發投人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逐步下降。但是美國政府的國防研發投人仍要高于其他領域,在美國R&D總經費中,有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用于國防。我國政府的研發投人主要投向了科技三項費用,而科研基建費投人很少。2003年國家財政用于科研的支出中,科技三項費用占42.7%,科學事業費占30.8Ok,科研基建費占11.4%o
三、結論與建議
實踐證明,科學技術是增強國家競爭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而充足的研發經費則是保證科學技術得以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之一。近年來各國政府已日益重視研發投人對國家科技實力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因而各國政府財政研發投
人的經費也越來越多。特別美國聯邦政府給予R&D的投資無論是絕對數還是占據政府總經費的比例來說,都是很高的,這與美國的國家發展戰略直接相連。通過與G一7國家的比較發現,G一7國家的政府科研投人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由高到低的發展歷程。而且政府對國防領域的研發投人也呈下降趨勢,但所占比例仍然不低。與G一7國家相比,雖然我國近幾年的政府科研投人逐年遞增,但研發投人的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與政府財政支出的比重都明顯偏低,政府財政研發投人不足。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研發投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0.5一0.7%左右;在經濟起飛階段,該比例則應上升到1.5%左右;進人穩定發展期,該比例應當保持在2.0%以上。而在前兩個階段,政府的科技投人應當占主導地位。在進行科技追趕的工業化初期,政府投人的研發經費增長很快,它是一國研發總投入的主要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研發投人將逐步替代政府投人,成為最主要的研發投人資金來源。而我國改革開放經歷短短20余載后,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尚未成熟的科技投人體系使得許多重大科研項目仍需要我國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的研發投人對于本國的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極其重要。步人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21世紀,作為習獷To成員國的中國面臨的是更加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我們只有堅持科學強國,持續不斷地增加研發投人,才能為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知識積累,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因此,我們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政府,應不斷加大財政研發經費投人,發揮政府研發投人在全社會研發投人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應建立政府科技投人的穩定增長機制,明確保證科技研發經費在國家財政投人中的地位,確保國家財政用于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高于國家財政經常性收人的增長速度。其次,要轉變政府科技投人的方向和方式。應合理配置研發投人,逐步調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部分研發活動的投人比例,特別要加大基礎研究、戰略技術以及衛生與健康、資源與環境、農業等公益性研究的政府投人,為公眾創造最大價值。另外,應根據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的總趨勢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加大對若干關鍵性領域(如信息、生物、能源和材料等)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力度。在投人方式上,政府科技投人應當從支持項目為主逐漸轉移到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既支持項目、也支持基地和研究者個人。第三,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研發投人中的引導作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吸引企業開展研究、創新,提高我國研發的國際水平和競爭力。同時,應加大對企業的各方面支持,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人,為企業成為我國將來的研發投人主體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