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國減稅政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1年2月8日,美國總統布什向國會正式提交了關于10年內大幅減稅1.6萬億美元的計劃,以兌現自己在競選總統時向選民許下的諾言。
布什提出的減稅計劃主要包括六項內容:一是簡化個人所得稅制,將五檔所得稅體系(15%、28%、31%、36%、39.6%)調整為四檔(10%、15%、25%、33%);二是將兒童課稅扣除由每名兒童500美元加倍至1000美元;三是減輕“婚姻懲罰”,恢復雙收入家庭10%的稅收抵免;四是廢除死亡稅(遺產稅);五是擴大慈善捐助扣除的范圍;六是使研究和實驗的稅收抵免永久化。
布什的減稅政策以其規模大、范圍廣而引起激烈爭論,本文擬就布什減稅涉及的幾個焦點問題進行評析。
一、布什減稅計劃的空間很大但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很多
自90年代中期以來,聯邦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長迅速,財政狀況也大為好轉,2000財年,聯邦政府的財政盈余達到創紀錄的2370億美元,遠遠超過上一年度的1244億美元。至此,聯邦政府已連續3年保持財政盈余,而上一次的聯邦政府連續3年保持財政盈余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1947-1949年。管理與預算局預計,未來10年內,聯邦政府將從納稅人手中籌集28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其中大約22.4萬億美元用于聯邦政府支出,會產生5.6萬億美元預算盈余。
針對這5.6萬億元的預算盈余,布什總統首先建議對其中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產生的2.6萬億美元的結余要全部用于社會保障,并且在社會保障改革通過之前用來減少公眾持有的國家債券。此前的1998-2000年間,國債規模從3.8萬億下降到3.4億,減少了3630億美元,到2001年底,還將再減少2000億美元。布什上任后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國債回購力度,在今后10年內收回公眾持有的2萬億美元債券,到2011年,聯邦國債將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處于80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剩下的大約1萬億美元的國債屬不可贖回債務,管理與預算局(OMB)估計要收回這些不可贖回型債務要額外花費500-1500億美元,這是不經濟的,因此總統建議待這些債務自然到期后再予回購。
在確保社會保障改革需要和空前水平地償付債務的基礎上,仍有3萬億元的結余,布什總統計劃實施總額約為1.6萬億美元的減稅計劃,同時10年內安排1530億元用于醫療照顧改革,4000億元用于債務服務,剩下的8470億元作為儲備用于將來的優先項目和其他未預料的或有費用。
布什減稅計劃的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多。認為,作為80年代里根政府以來最大的減稅計劃,布什此次減稅是建立在對經濟前景不可靠預測的基礎上,而今年10年美國經濟將發生很大變化,布什的減稅規模太大,5.6萬億美元的政府盈余并不一定能實現。布什則宣稱他的“減稅計劃是負責任的”,到2006年所減少的收入僅占GDP的1.3%,而同樣的時期內里根政府的減稅方案所減少的收入占GDP的4.5%。但是“預算和政策優先項目中心”的測算和分析表明,布什的十年減稅計劃的減稅總規模遠不止1.6萬億美元,而是2.1萬億美元。該中心對布什和里根的減稅規模進行了比較,發現在2010年布什的減稅成本占GDP的1.5%,而經過通貨膨脹等因素調整后里根的減稅成本占GDP的1.3-2.1%,兩者基本持平。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預算余額的增加為減稅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他支持布什政府的減稅計劃。但他同時也對如此大規模的減稅計劃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憂慮,認為美國國會應該考慮設立一種預防機制,一旦收入預測被證明是過于樂觀時,減稅措施就應該停止。
二、減稅是體現公平還是拉大收入差距需綜合分析
目前就布什是為“富人”減稅還是為“窮人”減稅的爭議非常大。布什及其支持者認為布什的減稅計劃是為美國每一個收入階層減稅的全面計劃。而據測算,1220萬有子女的中低收入家庭不會從布什的減稅計劃中受益,這占到全美有子女家庭的31.5%,涉及到2410萬個青少年(占全國青少年總數的33.5%)。同時“爭取稅收公平的公民組織”統計,布什減稅的59.4%的好處將落入年收入9.25萬美元以上的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腰包,平均每個家庭獲得減稅6410美元,而年收入在3.93萬美元以下的60%的家庭只獲得減稅額的12.6%,平均每個家庭獲得227美元。參議院領袖達舍在召開記者會時,特意讓人開來一輛凌志豪華轎車,旁邊擺著一個汽車消音器。他說:“如果你是一位百萬富翁,按照布什的減稅計劃,你可以節省4.6萬美元,足夠用來買這輛凌志轎車。但如果你是一位典型的工薪人士,你得到的只有227美元,剛夠買一個消音器。”對此,布什方面認為,高收入者交的稅多,因此獲得的減稅也應該多。另外,高收入者納稅額下降的比例遠比低收入家庭小。比如,一個處于美國平均收入水平的年收入為4.75萬美元4口雙收入家庭,每年的聯邦所得稅將下降56%,從3393美元下降到1493美元,而年收入達25萬美元的4口之家的所得稅僅下降13%,從68031美元下降到59187美元。
一般認為,分檔累進稅率爬升得越高,富人在全部稅額中負擔的比例就越高。但實際情況卻與此恰恰相反。據統計,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從77%降低到25%,富裕階層承擔的稅收份額從29%提高到51%,低收入階層承擔的份額從21%下降到5%。1986年里根政府將最高所得稅率從50%降低到28%,導致最富的1%階層承擔的稅收份額從17.9%提高到25.6%,次富的10%階層承擔的稅收份額從48.2%提升到55.7%。1992年克林頓競選總統時曾猛烈抨擊美國大老板們“可惡”的高收入,他宣稱他將采取一些措施以平民憤。執政期間,克林頓采取了增稅減支的政策來平衡預算,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由31%提高到39.6%,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克林頓上任時,美國最大的公司老板們的收入是其手下工人一般工資的差不多100倍,而當克氏卸任時,他們掙的錢是普通美國工人的475倍。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布什的減稅方案將提升富人在個人所得稅負擔中的份額。二是從減稅總額上看,減稅額的大部分將落到富人的口袋,而從減稅幅度上看,低收入家庭的減免幅度要大于高收入階層。
對于到底是為富人減稅還是為窮人減稅的另一個爭論焦點是取消遺產稅。布什認為遺產稅對在取得時已經征過稅的收入進行了重復課征,不符合公平原則和不利于經濟繁榮,取消遺產稅將會刺激人們為后代進行儲蓄。而有關專家指出,取消遺產稅的代價昂貴,會同時減少聯邦和州政府的財政收入,而對那些最富裕的家庭來說則如同一筆飛來橫財。在1997年,只有不到43000人需要繳納遺產稅,占當年死亡人數不足1.9%,也就是說98%的人與遺產稅無關。《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說,依據布什總統、切尼副總統等高級官員公開申報的財產數額,取消遺產稅不僅可以讓布什和切尼的后代免交大筆稅款,17名內閣部長中有14人的后代都會受益,因為他們都是百萬富翁。布什目前的財產有1100-2160萬美元,即使他的財富不再增加,在他去世后其后代也可以因免交遺產稅而節省600-1200萬美元。
比較有趣的是,針對布什的稅改方案,金融大鱷索羅斯、世界第四富投資家馬菲特以及美國首富比爾·蓋茨的父親等120位最有錢的美國富翁主動上書國會,要求繼續征收遺產稅。他們認為,取消遺產稅將減少政府的財政收入,從而減少政府對醫療保健、社會保障、教育等領域的投入,會造就一個貴族階級。總之,遺產稅的取消,一方面會導致最富裕的階層更加富裕,另一方面也會減少富人對外捐助的積極性。從這個角度看,取消遺產稅確實是富人得利。
三、減稅對經濟將會產生何種影響
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經濟開始減速,2000年第三季度GDP已從上半年的5%以上降到2.2%;同時,股市下挫,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比最高點下調50%,導致美國家庭的財富總值55年來首次下降;到2001年3月份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在美國市場的汽車銷量連續第六個月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受經濟降溫、公司裁員的影響,3月份的失業率達到4.3%,比上個月增加0.1個百分點,為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針對目前低迷的經濟狀況,布什及他的經濟顧問們認為,大規模減稅將鼓勵儲蓄和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實早在1999年包括托賓、亞若等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50位經濟學家就發表聲明,反對國會當時正在審議的共和黨提出的減稅方案,認為“在長期預算計劃仍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實行大規模減稅措施,無疑會對國家預算及整體經濟構成威脅。”他們認為,如果有充裕的盈余,不僅政府債務可望償清,社會安全及醫療等社會福利支出也能得到有力保障。如果能在2015年之前還清政府債務,會進一步降低利率,從而帶動企業投資并提高勞動生產力,最終達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標。經濟學家還同時警告說,一項鼓勵消費的減稅方案,絕對是不明智之舉。
對于布什的減稅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確有幾處需要商榷。一是即使這一計劃今年被國會通過,也要在10月開始的2002財政年度才能實施,到那時,要么美國經濟自身又重新出現增長,要么衰退到即使減稅也無濟于事的程度了。二是從美國歷史看,增稅、減稅總是相繼出現,而且減稅總是伴隨著赤字的快速增長,根據“李嘉圖等價”理論,人們在進行消費時會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會將從減稅中獲得的好處儲蓄起來,以應付可能隨之到來的增稅政策,而不會象布什所計劃的那樣增加消費。三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減稅額的大部分將落入富人的口袋,而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要大大低于窮人,因而從這一角度說,減稅對消費的刺激作用也極為有限。
另外,從中長期看,一方面預計中的預算盈余是建立在對經濟增長前景比較樂觀的預測基礎上的,能否實現尚是個未知數,作為里根政府以來最大的減稅計劃,極有可能步入里根政府預算赤字極度膨脹的老路。另一方面,在2002年預算報告里布什提出了擴大軍費開支、實行社會保險計劃部分私有化等預算政策,這些將會逐漸導致聯邦預算盈余下降,使布什計劃的預算盈余落空。實施大規模減稅后,如果財政狀況惡化,會影響到布什政府回購國債等計劃的順利實施,導致政府與企業在資本市場爭奪資金,干擾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實施,從而制約經濟增長。
四、美國減稅計劃對我國的幾點啟示
(一)研究美國減稅計劃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80年代里根政府實行大規模減稅計劃后,對國際經濟發展和資本流動產生了較大影響,資金紛紛從其他各國流入美國。其他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也競相進行稅制改革,降低所得稅率,從而引發更大范圍的減稅運動。此次布什政府的減稅計劃,無疑會影響到國際資本的布局和流動,也極有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對此我國政府應引起足夠重視。
(二)審慎開征遺產稅。
在美國,遺產稅已經從一個主體稅種逐漸蛻變為輔助稅種,2000年聯邦政府遺產與贈與稅完成290億美元,僅占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1.43%,遺產稅籌集資金的作用已經相當有限。征收數量與課稅對象都非常少,而課稅成本又比較大,這也是布什政府敢于取消遺產稅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開征遺產稅的呼聲很高,對此我們要綜合分析考慮,切不可單從調節社會不公和完善稅制的角度倉促開征,否則可能同筵席稅一樣,最終成為一紙空文。
(三)改革個人所得稅制。
許多國家受美國稅制改革的影響,認為高稅率、多檔次不一定會增加財政收入,相對會造成巨大的效率犧牲,因此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的發展趨勢是從高稅率、多檔次向低稅率、少檔次轉變。我國對工資、薪金采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每月扣除額880元,稅檔繁瑣,扣除額過低,且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會導致稅率爬升,增加納稅人負擔。我國也應將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提上議事日程,稅檔級數以3-5級為宜,并可以適當降低邊際稅率,同時考慮到目前教育、住房等支出增長較快的客觀情況,應增加扣除額,實行稅收指數化,防止通貨膨脹導致的稅率攀升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三、減稅對經濟將會產生何種影響
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經濟開始減速,2000年第三季度GDP已從上半年的5%以上降到2.2%;同時,股市下挫,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比最高點下調50%,導致美國家庭的財富總值55年來首次下降;到2001年3月份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在美國市場的汽車銷量連續第六個月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受經濟降溫、公司裁員的影響,3月份的失業率達到4.3%,比上個月增加0.1個百分點,為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針對目前低迷的經濟狀況,布什及他的經濟顧問們認為,大規模減稅將鼓勵儲蓄和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實早在1999年包括托賓、亞若等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50位經濟學家就發表聲明,反對國會當時正在審議的共和黨提出的減稅方案,認為“在長期預算計劃仍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實行大規模減稅措施,無疑會對國家預算及整體經濟構成威脅。”他們認為,如果有充裕的盈余,不僅政府債務可望償清,社會安全及醫療等社會福利支出也能得到有力保障。如果能在2015年之前還清政府債務,會進一步降低利率,從而帶動企業投資并提高勞動生產力,最終達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標。經濟學家還同時警告說,一項鼓勵消費的減稅方案,絕對是不明智之舉。
對于布什的減稅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確有幾處需要商榷。一是即使這一計劃今年被國會通過,也要在10月開始的2002財政年度才能實施,到那時,要么美國經濟自身又重新出現增長,要么衰退到即使減稅也無濟于事的程度了。二是從美國歷史看,增稅、減稅總是相繼出現,而且減稅總是伴隨著赤字的快速增長,根據“李嘉圖等價”理論,人們在進行消費時會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會將從減稅中獲得的好處儲蓄起來,以應付可能隨之到來的增稅政策,而不會象布什所計劃的那樣增加消費。三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減稅額的大部分將落入富人的口袋,而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要大大低于窮人,因而從這一角度說,減稅對消費的刺激作用也極為有限。
另外,從中長期看,一方面預計中的預算盈余是建立在對經濟增長前景比較樂觀的預測基礎上的,能否實現尚是個未知數,作為里根政府以來最大的減稅計劃,極有可能步入里根政府預算赤字極度膨脹的老路。另一方面,在2002年預算報告里布什提出了擴大軍費開支、實行社會保險計劃部分私有化等預算政策,這些將會逐漸導致聯邦預算盈余下降,使布什計劃的預算盈余落空。實施大規模減稅后,如果財政狀況惡化,會影響到布什政府回購國債等計劃的順利實施,導致政府與企業在資本市場爭奪資金,干擾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實施,從而制約經濟增長。
四、美國減稅計劃對我國的幾點啟示
(一)研究美國減稅計劃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80年代里根政府實行大規模減稅計劃后,對國際經濟發展和資本流動產生了較大影響,資金紛紛從其他各國流入美國。其他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也競相進行稅制改革,降低所得稅率,從而引發更大范圍的減稅運動。此次布什政府的減稅計劃,無疑會影響到國際資本的布局和流動,也極有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對此我國政府應引起足夠重視。
(二)審慎開征遺產稅。
在美國,遺產稅已經從一個主體稅種逐漸蛻變為輔助稅種,2000年聯邦政府遺產與贈與稅完成290億美元,僅占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1.43%,遺產稅籌集資金的作用已經相當有限。征收數量與課稅對象都非常少,而課稅成本又比較大,這也是布什政府敢于取消遺產稅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開征遺產稅的呼聲很高,對此我們要綜合分析考慮,切不可單從調節社會不公和完善稅制的角度倉促開征,否則可能同筵席稅一樣,最終成為一紙空文。
(三)改革個人所得稅制。
許多國家受美國稅制改革的影響,認為高稅率、多檔次不一定會增加財政收入,相對會造成巨大的效率犧牲,因此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的發展趨勢是從高稅率、多檔次向低稅率、少檔次轉變。我國對工資、薪金采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每月扣除額880元,稅檔繁瑣,扣除額過低,且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會導致稅率爬升,增加納稅人負擔。我國也應將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提上議事日程,稅檔級數以3-5級為宜,并可以適當降低邊際稅率,同時考慮到目前教育、住房等支出增長較快的客觀情況,應增加扣除額,實行稅收指數化,防止通貨膨脹導致的稅率攀升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三、減稅對經濟將會產生何種影響
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經濟開始減速,2000年第三季度GDP已從上半年的5%以上降到2.2%;同時,股市下挫,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比最高點下調50%,導致美國家庭的財富總值55年來首次下降;到2001年3月份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在美國市場的汽車銷量連續第六個月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受經濟降溫、公司裁員的影響,3月份的失業率達到4.3%,比上個月增加0.1個百分點,為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針對目前低迷的經濟狀況,布什及他的經濟顧問們認為,大規模減稅將鼓勵儲蓄和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實早在1999年包括托賓、亞若等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50位經濟學家就發表聲明,反對國會當時正在審議的共和黨提出的減稅方案,認為“在長期預算計劃仍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實行大規模減稅措施,無疑會對國家預算及整體經濟構成威脅。”他們認為,如果有充裕的盈余,不僅政府債務可望償清,社會安全及醫療等社會福利支出也能得到有力保障。如果能在2015年之前還清政府債務,會進一步降低利率,從而帶動企業投資并提高勞動生產力,最終達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標。經濟學家還同時警告說,一項鼓勵消費的減稅方案,絕對是不明智之舉。
對于布什的減稅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確有幾處需要商榷。一是即使這一計劃今年被國會通過,也要在10月開始的2002財政年度才能實施,到那時,要么美國經濟自身又重新出現增長,要么衰退到即使減稅也無濟于事的程度了。二是從美國歷史看,增稅、減稅總是相繼出現,而且減稅總是伴隨著赤字的快速增長,根據“李嘉圖等價”理論,人們在進行消費時會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會將從減稅中獲得的好處儲蓄起來,以應付可能隨之到來的增稅政策,而不會象布什所計劃的那樣增加消費。三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減稅額的大部分將落入富人的口袋,而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要大大低于窮人,因而從這一角度說,減稅對消費的刺激作用也極為有限。
另外,從中長期看,一方面預計中的預算盈余是建立在對經濟增長前景比較樂觀的預測基礎上的,能否實現尚是個未知數,作為里根政府以來最大的減稅計劃,極有可能步入里根政府預算赤字極度膨脹的老路。另一方面,在2002年預算報告里布什提出了擴大軍費開支、實行社會保險計劃部分私有化等預算政策,這些將會逐漸導致聯邦預算盈余下降,使布什計劃的預算盈余落空。實施大規模減稅后,如果財政狀況惡化,會影響到布什政府回購國債等計劃的順利實施,導致政府與企業在資本市場爭奪資金,干擾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實施,從而制約經濟增長。
四、美國減稅計劃對我國的幾點啟示
(一)研究美國減稅計劃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80年代里根政府實行大規模減稅計劃后,對國際經濟發展和資本流動產生了較大影響,資金紛紛從其他各國流入美國。其他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也競相進行稅制改革,降低所得稅率,從而引發更大范圍的減稅運動。此次布什政府的減稅計劃,無疑會影響到國際資本的布局和流動,也極有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對此我國政府應引起足夠重視。
(二)審慎開征遺產稅。
在美國,遺產稅已經從一個主體稅種逐漸蛻變為輔助稅種,2000年聯邦政府遺產與贈與稅完成290億美元,僅占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1.43%,遺產稅籌集資金的作用已經相當有限。征收數量與課稅對象都非常少,而課稅成本又比較大,這也是布什政府敢于取消遺產稅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開征遺產稅的呼聲很高,對此我們要綜合分析考慮,切不可單從調節社會不公和完善稅制的角度倉促開征,否則可能同筵席稅一樣,最終成為一紙空文。
(三)改革個人所得稅制。
許多國家受美國稅制改革的影響,認為高稅率、多檔次不一定會增加財政收入,相對會造成巨大的效率犧牲,因此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的發展趨勢是從高稅率、多檔次向低稅率、少檔次轉變。我國對工資、薪金采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每月扣除額880元,稅檔繁瑣,扣除額過低,且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影響,會導致稅率爬升,增加納稅人負擔。我國也應將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提上議事日程,稅檔級數以3-5級為宜,并可以適當降低邊際稅率,同時考慮到目前教育、住房等支出增長較快的客觀情況,應增加扣除額,實行稅收指數化,防止通貨膨脹導致的稅率攀升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