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環經濟發展稅收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選擇。構建與發展循環經濟離不開政府的積極財稅政策支持。在對稅收政策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分析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支持體系。
[關鍵詞]循環經濟稅收政策環境保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每年以兩位數增長,在使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的同時,經濟競爭的加劇使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驟然變得嚴肅起來。為了實現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協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建立環境保護稅收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現行環境稅費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已實施的環境稅費政策和稅收措施,基本上采取的是“獎限結合”的辦法,其存在不少問題。
1.我國環境稅制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我國稅制的綠化度,即環境稅費總量占稅收總量與環境的收費總量之和的比例,2000年為10.24%,2001年為9.18%,2002年為9.16%,而我國環境稅費總額2002年為1778.32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19.28%,環境稅制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制約了環境稅制的作用力度,助長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不和諧。
2.現行環境稅費措施調節力度不夠。環境稅費政策措施的實施,是對市場經濟主體環境保護行為施加一定的經濟獎罰,但由于現行政策中為貫徹環境保護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調節面窄,調節深度不夠,如很多稅收制度主要以稅收優惠措施的形式,即減稅、免稅政策來體現對環境保護的稅收調節,往往影響稅收措施的作用力度。
3.現行環境稅費政策種類繁多,執行標準難統一。我國實施的環境保護稅費政策和措施,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提供了稅收政策上的激勵,但從具體的稅費種類來看,稅費種類過多,各地在執行過程中,在標準尺度的把握上往往很難統一,容易導致征收過程中隨意性加大,無法有效地發揮現有的環保稅費政策的優勢,從而直接影響環保稅費政策的實施效果。
二、構建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支持體系
在立法設計過程中遵循依法治稅的原則,體現國家產業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原則,有利于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的原則,發展循環經濟。
1.完善現有稅種
(1)改革增值稅,體現環保理念。利用增值稅支持節能產業發展方面,可以借鑒國家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相關政策,對關鍵性的節能效益異常顯著且價格等因素制約其推廣的重大節能設備和產品,實行一定的增值稅減免優惠政策。
(2)增強資源稅的環保功能。通過改革資源稅,禁止地方對礦產資源的濫開濫挖和企業對資源的大量耗費,使資源走上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軌道。一是擴大征收范圍。二要強調資源稅的特殊性、懲罰性。三是資源稅的征收應發展為事前行為。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勵資源回收利用、開發利用替代資源的稅收優惠政策。
(3)調整高能耗產品的進出口關稅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資源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關稅稅率,以逐步減少直至取消煤炭及焦炭、電解鋁、磷礦等國內緊缺且污染環境的產品出口。與此同時,對一些污染環境、影響生態環境的進口產品課以進口附加稅,或者限制、禁止其進口,甚至對其進行貿易制裁,以強制出口國履行國際環境公約規定的義務。(4)調整現行消費稅政策。一是將目前尚未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不符合節能技術標準的高能耗產品、資源消耗品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對資源消耗量大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二是根據不同產品的環境友好程度,設計差別稅率以鼓勵清潔環保產品的使用,滿足循環經濟發展的需要。
(5)調整車輛購置稅、車船使用稅政策。對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符合節能技術標準的車輛,可按適當比例給予減征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改革車船使用稅的計稅標準,對不同能耗水平的車船規定不同的征稅額度,實行差別征收。
(6)完善企業所得稅政策。①鼓勵節能產品生產和開發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措施:一是建議對專門從事節能產品生產和非專門從事節能產品生產的企業生產經營節能產品取得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二是加大對節能設備和產品研發費用的稅前抵扣比例。②促進節能產品使用和消費的所得稅優惠措施:一是建議對企業為達到國家規定的能耗標準進行節能改造而購置的節能產品,按其產品投資額的一定比例從企業應納所得稅額中抵免。二是對企業用于資源節約型、再利用型和清潔生產型產品的關鍵設備,可適當縮短折舊年限或實行加速折舊方法計提折舊。三是對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產品所取得的收入,可減按一定的比例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2.開征新稅種
(1)開征環境保護稅。可考慮將現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氣污染、工業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廢棄物、噪音等收費制度改為征收環境保護稅,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環境費稅綜合政策體系,促進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轉變,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2)開征燃油稅。開征燃油稅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對能源的消耗,而且可以使技術先進、耗油量少的車主導市場,有助于形成更理性的汽車消費習慣,使各地進一步發揮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主力軍作用,緩解我國能源緊缺問題。改革現行對原油征收資源稅的計稅辦法,改從量征收為從價征收,使國家能從原油價格上漲中分享部分收益。
(3)開征碳稅。從長期來看,采用碳稅,或者與能源稅相結合的碳稅是一種可行的選擇。采用碳稅會實現較好的二氧化碳減排效果,同時對經濟影響有限。考慮征收碳稅可能會促進我國一些新興行業發展,在未來幾十年里將促進我國的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技術升級,進而促進這些行業的發展。
此外,財政、金融、價格政策和完善的市場體系等,都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機制性問題。因此,國家財政在支出方面,應關注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投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參考文獻:
(美)巴里菲爾德瑪莎菲爾德原毅軍陳艷瑩譯:環境經濟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