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班級管理舉措與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班級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中堅環節,班級管理的效果決定著班級建設的質量,進而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新課改強調重視素質教育,要求改善小學班級管理方式,要求學校的班級管理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更加科學、有效。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班級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沒有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既要用“愛心”擁抱學生,讓他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用民主管理學生,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啟發學生,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心智,還要有效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使學校、家長、社會有效聯動,共同做好小學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為他們的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對學生的紀律要重點抓,保證良好的學習環境
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良好的紀律是重要保證。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除了對學校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加以嚴格執行之外,同時還可以為本班級制定自己的紀律,對學生做出嚴格的要求,以確保能夠正常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與活動。利用學生座談會、班會等形式,對校級班規加以反復強調,讓學生能夠將其牢記于心。此外,班委會一定要積極并且主動地配合班級的管理工作,盡可能維持好班級中的生活及學習等秩序,盡量將舒適的學習環境營造出來,促使師生能夠在一種歡愉的心境下進行學習及工作。
2在班級建設管理上,設立目標激勵機制
小學班級建設也要有長遠規劃和實施目標,為實現這些目標,可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能凝聚全體同學向同一個方向努力。首先教師要設立班集體總目標,要從整體上與其他班級進行對比衡量,讓學生有清晰認識,激勵他們為了集體榮譽增強團隊意識。其次要分配給每個人目標計劃。集體榮譽的獲得不是僅靠幾個人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體努力。在實施過程中可采用分類管理方法,先與班干部進行談話,共同制定措施,要班干部以身作則,以自身素養影響帶動其他同學。之后再與其他同學逐一懇談,按照每位同學不同特點為其設定不同目標。最后在總結階段通過召開班會進行檢驗,對努力上進、進步明顯的學生以物質、精神獎勵,可讓優秀學生上臺講述自己取得學習進步的方式方法,并說說自己今后的發展規劃,讓小學生不在榮譽中迷失自己。
3正確的思想指導,細化目標管理
班級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管理,為同學服務,鍛煉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筆者充分利用朝會、班隊會、各種班隊活動時間向學生宣講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把長遠的目標細化為一個個具體目標。結合學生原有的生活方式對學生的生活、學習、衛生、勞動、禮儀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辦法。文明禮貌方面,借助隊會開展活動,使他們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尊老愛幼,學會接受別人的愛,學會如何去關愛別人,同學之間如何友好相處。學習上,要做到讀好書、寫好字,算好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衛生方面,要求愛整潔、講衛生、不亂扔亂丟,勤洗澡,勤洗頭,做一個干干凈凈的孩子,拒絕零食。在勞動方面,本班則實行“包干制”負責一片,監督一片,把班級的公地、教室劃分若干小塊,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協調,分任務公布每人負責區域,這樣既達到讓他們合作協調的能力,也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事情該自己干。在這種廣泛的參與過程中,使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形成責任意識。
4實施分層次管理
“素質教育”的目標應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兒童教育是一項涉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三者同步協調,形成合力,才能全面積極地促進兒童發展。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是有差異的,優、良、可、差是客觀存在。在這種認識基礎上,教師在管理中就要注意學生的層次,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特別是對后進生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設法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信心,教師耐心指導,使他們學有所待,不斷進步。
5組織多種班級活動課
活動課旨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主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和培養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我們可以舉辦融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文藝、體育和旅游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良好的行為規范、審美情趣,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活動課的形式、內容要多樣化,如組織拔河比賽、開展故事會、組織學習小組等。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防止消極、不利的心理產生。如開展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活動,使他們懂得遵守紀律,讓他們從小就培養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活動課要長久堅持下去,讓小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使其在校園接受的德育能落實在實際應用中,并進一步拓展。
6關注學困生,做好轉化工作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班級良好局面的形成與發展。我千方百計地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各種方式給予鼓勵和表揚。如果發現學生有逆反情緒,我寧愿再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尋求更好的辦法,而且針對這些學困生,我要么家訪,要么與家長聯系,與家長交流學生的情況,共同尋找最佳的切入點來教育學生。而且每一次我都會提醒家長多給孩子一些肯定。讓我感動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很歡迎我家訪。由于學生處于學校和家長的雙方監督下,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關愛,自信心有所增強,自我約束能力有所增強,對學習的興趣有所增強。良好的班風促成了良好的學風的形成與發展。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形勢任務在變化,教育方法也在變化,學生更在變化,班級管理的方法也應該有所變化。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設良好的班級風氣,鼓勵學生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進.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教育管理實踐與思考[J].華章,2009,(4).
[2]王萍.如何開展班級工作提高班級管理效果[J].職業,2010,(09).
作者:王洪偉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大榆樹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