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高校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制定明確的建設目標和發展目標,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明確學校的發展方向和學生的發展需求,將學校的發展方向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統一。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意識到校園文化缺失對學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應該加大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對于高校的文化建設而言,高校的校園文化是建設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表現內容。不同高校的校園文化內涵不同,所表達的教育方向和教育方針也存在較大差異。當前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全面提高文化建設水平,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并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利用校園文化開展教學育人工作。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對于高校的發展而言,校園文化是高校精神文化和價值理念的統一體,同樣也是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時需要研究的風向標。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時,應該保持獨特的校園文化特征,應該實現學生發展和學校發展的統一。嚴格根據當前的發展情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整體的管理水平。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物質文化建設缺少內涵
對于高校的發展而言,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關注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的時候,需要在物質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源。目前很多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是借鑒其他高校教學的優秀案例,忽視了自身辦學的特色與自身辦學的實際情況。雖然加大了物質資金的投入,但是卻忽視了文化的建設。在校園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校園文化內涵的建設與融入,導致學校的校園化發展較為空洞,缺乏實質性的文化內涵。伴隨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深化,許多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建設了新校區。而建設新校區意味著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還需要進行校風文化建設和設計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如果學校管理人員不仔細研究學校內部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非常容易出現與其他高校雷同的情況。對于傳統的高校而言,每所高校在辦學的時候都有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傳統的文化元素,但是伴隨后續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這些傳統的文化元素逐漸被忽視,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雷同的理念。高校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如果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的話,會導致高校失去原本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意義。很多學校在高校階段的學習中,只是學到了一些基礎的知識技能,并沒有真正深入了解到高校的校園文化和文化底蘊。
2物質文化建設易被忽視
對于高校的發展而言,要遵循長久性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計劃,目前很多高校在實際進行發展和規劃的過程中,只是注重對學生的教學,希望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忽視了在這一過程中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精神的建設。在對校園內部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也更多的是遵循現代化的相關元素和要求,忽視了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和發展。目前很多高校在建設的時候,在短時問之內可以取得相對可觀的設計和建設效果。但是這種建設效果僅僅是體現于表面,深究其內在文化內涵的話卻并不理想。對于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而言,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加大校園文化建設,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深入了解校園文化的內涵,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當前新時代發展的背景卜,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的同時,給高校的教育也帶來了一定的現實問題,這些現實問題對于校園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打擊,當前網絡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大學生對于網絡沒有抵抗力,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忽視了自己的學業,也忽視了自己后續的發展。這些社會背景和社會發展情況,給校園的文化建設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3大學生精神日益缺失大學校園里應該充斥著學生朗朗的讀書聲音,空氣中應該彌漫著書香的氣息。但是目前很多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中荒廢時間,沒有為自己大學制定明確的規劃,也沒有制定詳細的發展目標。大多數時間是在宿舍里玩手機玩游戲,沉迷在網絡世界中,對于自己的學習沒有太大的目標與計劃,有的學生還經常出現掛科的情況。很多高校學生在一起之后,更多地是討論網絡上的一些新鮮的事物,而不是某些學科知識或專業知識。這種校園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除了學生學習的態度比較散漫之外,目前還有部分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為了獲得好的考試成績會出現作弊的情況。作弊這種行為較嚴重,不僅關系到學生成績,還關系到學生的誠信問題。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
1全方位宣傳校風校訓
之前有相關研究學者對當前大學生的發展情況做過調研,發現有很多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在高校內學習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但是依舊不了解學校的校風校訓。其實這對于學校的教育而言,可以稱之為“教育的悲哀”[1]。對一所高校來說,所擔負的責任除了教書之外還有育人,同樣應該將學校的校風校訓真正融入到每一個學生心中,同樣也是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的重要教學任務。學校應該意識到校園文化貫徹融入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真正將校風校訓宣傳到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例如,日常可以通過廣播的形式向學生傳遞校園文化和校園的教學思想。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聽到廣播站的宣傳能夠潛移默化地了解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思考當前高校與其他高校發展之間的差異,應該找到高校發展的優勢,不斷放大優勢。迎合當前高校學生的發展特點和發展喜好,根據學生的喜好開展校風和校園文化的宣傳工作。除了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加以宣傳之外,還可以通過校園平臺和校園網絡的建設,強化對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目前高校內部都是有專門的學校系統和學校平臺的學校平臺的相關管理人員,在對平臺頁面和系統頁面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預留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培養的欄目。如果全方位多形式的對校風和校訓進行宣傳,讓校訓中的精神和文字能夠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心中[2]。為了更好地督促學生對校園文化進行了解和建議,教師還可以定期抽查學生校園文化的掌握情況,應該讓學生真正主動地了解校園文化,真正讓校園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學生的心中。
2利用教師言行舉止傳遞精神
對高校學生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和宣傳的時候,除了要通過校風校訓宣傳,還應該重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學生步入大學之后,依舊會無意識地模仿教師的一些行為和思想。所以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應該重視校風和校訓的建設與宣傳工作。教師應該真正做到以身作則,不斷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充分發揮模范作用,傳遞校園文化,利用優秀的校園文化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從根本上講,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氛圍,教師的行為舉止和思想變化也會給學生造成直接的影響。對于高校的教學來說,教師應該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魅力。學生和教師在一起學習的時間很長,所以學生會不自覺地對教師的某些言行舉止以及思想進行模仿。校園內部學生大都來自不同地區,大多數學生離家是比較遠的。所以學生離開家之后,對教師的依賴感非常強。學生出現問題之后,也會第一時間找教師幫忙解決。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能發揮榜樣作用的話,會給學生后續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學校方面都應該重視教師言行舉止對于校園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方面應該切實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加大對教師言行舉止的培訓力度[3]。此外,還應該為教師日常的言行舉止制定相關的標準和規范,要讓教師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中的內容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校園學習文化,讓學生能夠真正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優秀的校園文化精神,從而更好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就教育領域而言,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隔閡的話,學生很難會配合教師教學工作,而且對于教師提出的一些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也不能按時完成。在高校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把握師生關系的建立。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發展工作來說,人際關系是更高一級形式的校園文化和建設。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必須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也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方式。當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具備良好的集體意識的話,能夠有效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和傳承。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問題和挫折,能夠第一時間找教師傾訴,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遇到這種情況,也應該耐心地幫助學生解答。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要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向上。教師要讓學生正確看待高校階段的學習,要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于感興趣的事情應該勇敢去嘗試。教師應該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一起考慮問題,只有真正舍身處地替學生著想,才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從而在后續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聽從教師的安排,完成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目標[4]。
4加強學風文化建設
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而言,校風不容忽視的同時,學風也是校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應該從根本上分析當前教育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學校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同樣這也是當前教育者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之一。教師應該仔細觀察當前校園內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高校學生忽視學習的重要性,在日常休閑時間圖書館內學習的學生數量非常少,甚至在考試之前都很少有學生會到圖書館進行復習。這些學生對于學習的重視程度和學習態度會影響學生后續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和學校的領導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一問題,應該從根本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之后,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進步與提升。學校應該針對當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建立相關的校風,利用嚴格的校規對學生的行為加以約束。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和管理的時候,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進行培養與約束。當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教師對學生思維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5]。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發揮教學的作用之外,還應該充分發揮育人的作用,可以用生活中一些真實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要利用正確的校園文化讓學生意識到努力學習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意義,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學校還可以針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內容,聘請專家到校園內部開設講座。通過校園內部講座,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和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受到熏陶和影響。
5建設校園文化景觀
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文化環境以及物化環境對于人格塑造的影響。高校相關負責人應該結合校園文化的發展情況,對校園內部的綠化以及各種景觀進行合理設計,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影響。學校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對學校的各類建筑以及各方面的內容都進行合理設計,讓學生在接觸學校這些方面的時候,能夠讓學生的心理得到一定的觸動,可以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在對校園文化景觀進行建設的時候,相關人員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物質條件和資源條件,對校園內的各個建筑以及各個角落都進行合理設計,以保證能夠真正實現美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融合,而且能夠有效提高校園文化的建設,提高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統一。學校在進行校區建設和研究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加強統籌規劃力度,認真分析當前學生發展的需求以及校園文化的建設要求,將學生的需求和校園文化的要求統一起來,實現傳統特色與現代特色的統一。另外還應該制定明確的培訓目標,讓學生在校園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總而言之,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達到高質量的育人效果,就必須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校園文化的貫通,要加強對自身要求,全面提升職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利用專業的教學增進學生對校園文化的理解,讓校園文化真正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全面增強學生的校園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丁潔靜.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
[2]楊艷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分析及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10):109-111.
[3]彭斌.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分析[J].前沿,2007(01):73-75.
[4]張佩思.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3(04):42-43.
[5]陳忠濃.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文教資料,2011(03):76-77.
作者:王硯誼單位:齊齊哈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