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融軌道交通運輸校園文化構建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特色原則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組織文化既具有組織文化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性。這種特性一方面要緊密結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同時要融入典型企業文化。鐵道類高職校園文化首先要體現其職業性,所構建的文化要能培養學生的“鐵色”職業素養,通過精神層、物質層、行為層和制度層以及課程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仿真的鐵色職業環境,將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人文素質等內容融入其中,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使學生具有較快的社會適應能力,實現進入軌道類相關崗位的零距離就業。此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深挖各院校內涵,要將辦學特色、管理制度、校訓和校風等有機統一起來,一方面突出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區別,另一方面突出與其他職業院校的區別。
1.2主體參與性原則
融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構建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參與性。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包括全體師生員工以及企業行業專家,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各有不同。教師與學校行管人員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們的學識、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風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起著引領和示范的作用;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的精神面貌和行為是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的集中體現,他們的求知欲、人際關系以及心理狀態等深刻地折射到校園文化中,成為校園文化的集中體現;后勤服務人員是校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服務態度和工作水平對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除全體師生員工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企業、行業專家參與校園文化的構建,他們對企業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悟和實踐經驗,他們從企業的角度對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閉門造車,同時可以在學校開展企業文化專題講座,使師生員工加深對軌道交通運輸企業文化的認識,引進企業專家參與理論和實踐課程的開發和建設。
1.3動態性原則
任何事物都是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的,高職校園文化同樣也處在運動變化之中。校園文化存在著一個形成、發展、更新、重構的動態過程。高職院校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變化而在發展戰略、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計劃、課程設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適應時代的調整,相應地校園文化也會發生變化。當前軌道交通運輸企業文化在根據內外部環境不斷優化,調整后的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后也會引起校園文化的調整。這也需要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遵循動態性原則,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適時更新并為校園文化補充新鮮血液。
1.4求同存異原則
高職院校與軌道交通運輸企業屬于兩個不同的組織形式,兩者側重點有所區別。高職院校以教書育人為主,側重對人才的培養與塑造,企業以用人為主,側重通過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此外高職院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凝聚了自身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與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有相同點,也有區別。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在構建融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過程中不能全盤接收,要在融入軌道交通行業文化共性的基礎上保持自身的特性。
1.5系統性原則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不同層面、不同部門、不同元素,需要各方面充分協調一致才能發揮出其整體作用。就建設內容而言涉及到物質層、精神層、制度層課程層和行為層的建設,各層面的建設內容非常復雜;就參與者角度而言涉及到教師、學生、后勤和行管人員以及企業相關人員,他們在知識水平、能力、思考問題的角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就參與部門而言,需要黨政工團各部門的參與;同時高職校園文化中還存在著許多亞文化,這些亞文化之間該如何構建也是一個復雜的命題;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存在著共性,也存在著差異性,如何尋找兩種文化之間的對接點也比較復雜。構建融入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的校園文化涉及各層次、各方面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在構建的過程中要堅持系統性原則進行構建。
2融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構建機制
2.1保障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健全的機制做保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對企業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構建進行科學規劃,確定總體戰略和階段目標以及校園文化構建的內容,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對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可以實行目標責任制。其次,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機制,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證各項計劃能順利推進。再次要建立制度保障,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保證校園文化的順利構建。
2.2宣傳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在建設過程中要建立起宣傳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宣傳制度,通過制度保證各種主題宣傳活動的順利實施,利用學校的各種活動、競賽和媒體播報對校園文化進行報道,加強師生員工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激發其參與性。
2.3校企聯動機制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文化是兩種文化的有機對接,這就離不開雙方的共同參與,因此要建立校企聯動機制。當前高職院校圍繞著實習實訓普遍開展了校企合作,并建立了校企合作機制,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停留在幫助學生技能提高上,還應該體現在校企文化共建上。校企雙方合作協議中要約定文化共建的內容,建立聯動制度,明確雙方的權責利,明確校企共建的具體內容,推進校園文化構建,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2.4激勵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全體師生員工和企業相關人士的深度參與,僅有宣傳機制不一定能調動各方的積極性,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或個人可以給予獎勵,對于不能完成或完成質量不合格的給予一定的處罰。通過激勵措施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認同感和積極參與性以及創造性。在激勵過程中要注意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手段有機結合使用。
2.5考核評價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效如何需要一套評價機制。在構建校園文化過程中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總體方案、切實可行的建設條例以及一些具體實施細則和要求,并盡可能對有關指標進行量化。要從多維度選取指標評價者,包括學院教職員工、企業行業專家、用人單位、周邊社區居民,并賦予各方一定的權重進行考量。校園文化建設的評價要注意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方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從而得出科學的綜合性評價。
作者:侯德文 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