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文化創意高校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化創意產業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高校作為創意產業人才的主要輸出單位,其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極其重要。本文結合文化創意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現狀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培養措施,其中包括增加創意學科,調整原有的專業結構、加快滲透速度,建設創新性學習平臺、發揮優勢,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加強高校創新型教育者的培訓力度、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才質量提供基礎保障以及塑造校園文化環境,打造符合文化創意人才特征的基本生態等等。
關鍵詞:文化創意;高校;創新人才培養
1文化創意創新人才介紹
1.1文化創意人才及其分類
文化創意指以文化作為基礎、將創作力作為核心的一種產業形勢。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從業的工作人員無論是在文化天賦和創造力方面,還是在工作技能與生產動力方面都要表現的更加出色,在得到知識產權開發的幫助之下,為社會民眾創作出更多獲得財富和就業機會,從根本上提升現代人的生活質量水平。近年來,國內外的眾多學者都開始對文化創意領域中的創新人才展開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體可以將其分為七大類型,內容包括:創意型人才(例如藝術家、設計人員、各類導演等)、經營類人才(例如出版社工作人員、劇組工作人員等)、技術型人才(例如攝影工作者、錄音師、音樂制作人等)、營銷型人才(例如市場推廣、市場總監等)、管理型人才(例如企業經理、總編等)、研究型人才(例如學術研究員、教授等)、渠道經營類人才(例如拍賣商等)。
1.2文化創意人才的特點
1.2.1創新性
文化創意的靈魂之處即為“創意”二字,而創意的產生則需要得到創新能力的支持,一位真正能夠稱之為優秀的文化創意人才需要同時擁有豐富的創新精神、成熟的創新思維以及高水平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思維是需要建立在創新精神的基礎之上的,創新思維比較成熟的人會表現出不安于現狀,喜歡去挑戰傳統意義上的“權威”,并且在面對錯誤時也比較勇于否定和改變自我,擁有著非常高的超越性。
1.2.2復合性
相較于普通產業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擁有著非常明顯的“越界性”,在文化創意背景中,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通過不斷的融合而展現出了新的形態和特征。在文化產業中不僅包括傳統產業中的服務行業,同時也包括了帶有濃厚藝術氣息和休閑特點的設計或娛樂行業。也正是因為文化創意產業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特點,因此也就需要相關的創新人才也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內涵與創新能力。
1.2.3專業性
文化創意產業所能夠涉及到的行業種類是非常多的,目前比較受到大眾關注和歡迎的產業包括影視、新聞、藝術表演、計算機軟件開發以及游戲等等。在這些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中需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些文創人才不僅要擁有較高水平的創新精神,同時還要精通技術制作或市場開發,因此,只有保證文化創意背景中的創新型人才具備高級別的專業性,才能夠將他們的生產力成功轉換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
2在文化創意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現狀
文化創意產業是擁有著高智力、高技術的密集型產業,如果想要讓其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不斷的培養和投入大量的創新創意人才。然而,縱觀我國當前的創意人才培養現狀來看,無論是在教學模式的制定上,還是學生本身學習狀態的表現上,都存在著很多明顯的不足之處。
2.1學生現狀
部分文化創意學科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性較差且興趣不高的現象。在接觸專業知識時,學生對于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知識、藝術美學信息以及設計等內容表現出了十分排斥的狀態,從而在完成相關設計作品時會顯得過于淺顯和缺少創意,難以達到行業市場的需求標準。
2.2教師現狀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教育者的知識結構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和單一、創新意識嚴重匱乏、與學生溝通的次數過少、比較看重職稱評定、經常參加一些校外兼職以及對本專業的教學工作缺少科研精神等等。
2.3教育環境現狀
國內高校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與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表現出了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教學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缺少創意以及教學層次模糊不清等等。另外,有關于文化創意的有關學科還并沒有被編入到高校現有的學科目錄之下,一般都是在一些文化課程中由教育者一帶而過的完成,大大影響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效率。
3文化創意背景下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方法
3.1增加創意學科,調整原有的專業結構
高校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陣地,為了可以進一步提高對文化創意創新人才培養速度和教學質量,高校應增設廣告策劃、創意設計等諸如此類的文化創意學科,并形成獨立的學科管理體系。此外,文化創意學科要徹底打破專門化的教學局限,扭轉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學科堡壘,逐漸建立起以單一學科為主、眾多學科為輔的多元化教學體系,爭取能夠培養出更多復合型的高端創新人才。
3.2加快開放與滲透速度,建設創新性學習平臺
這里的“開放”指的即為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以及高校中各個專業教育資源的有效性;而“滲透”所指的即為,教育體系中各個專業之間的關聯性以及不同階段專業之間知識培養內容的融合性。事實上,在文化創意背景下,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得到“滲透”與“開放”的雙重支持,教育者要盡快落實“以學科為主、多學科為輔”的全新教育體系,讓學生可以在高校當中盡可能多的掌握專業知識,通過進一步淡化學科界限的方式來加強不同專業之間的合作效率。文化創意產業絕非是一個單一化的存在,它不僅是多個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體,同時還是多個行業相互整合后產生的“矛盾體”。基于此,高校的創新人才培養平臺也需要具備綜合化和復雜化的特點,在充分了解當前市場環境的基礎之上,緊跟時展腳步來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作出適當的調整和改進。提倡實施學科之間的交叉教學,創建出一個更加寬闊的發展和進步平臺,讓他們可以真真正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3.3發揮優勢,構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首先,要全面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為大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自由和寬松的學習空間,在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上應當擁有著較強的前瞻性,并且將理論課程同實踐活動緊密的結合到一起,在原有的專業課程設置上要全面凸顯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前景;其次,高校要確保創意專業的課程內容可以同文化創意產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緊密的關聯到一起,充分發揮出高校人才孵化器的實際價值;再次,高校還要從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學習方法以及師資團隊等諸多方面來實施創新工作,進一步加大創新學分所占的整體比例,并針對那些創新觀念較強且創新能力較高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認可,從根本上增強高校大學生的創新積極性;最后,高校還要加快同文化創意企業之間的合作教育體系建設,通過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方式來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
3.4塑造校園文化環境,打造符合文化創意人才特征的基本生態
首先,高校要進一步完善校區內的個性化文化環境空間,其中包括公園、電影院、音樂廳、美術館、藝術畫廊以及展覽館等,讓學生可以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有一個能夠放松身心、提升文化內涵的休閑去處;其次,為校園內的文化設施與土木建筑賦予更多的人文理念和文化底蘊,凸顯出高校所獨有的精神魅力;最后,舉辦一些有關于文化創意專業的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去感受存在于校園中的文化氣息,例如詩詞朗誦比賽、音樂會、信息知識競賽以及舞蹈欣賞等等,讓高校成為孕育創新人才的圣地,為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帶來巨大的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李愛民,劉佳文.新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挑戰與出路——新疆七坊街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園區的調查與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2(1).
[2]姚政,項燕.高校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8).
[3]劉芳,馬璐.基于價值創造的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建設路徑探討[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2).
作者:劉景宏 單位:遼東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