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以“印象”為例,談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特點
1.創意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核心手段
《印象西湖》不僅僅是文化延續,更是創意的體現。在創作之外,《印象西湖》更可以看做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成功范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印象西湖》成了一個轉換器:杭州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這種文化不一定能被游客吸收,所以需要進行轉化。
2.品牌效應是發展文化產業必要手段
迪斯尼、百老匯、好萊塢等世界知名文化產業品牌,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近年來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品牌大型實景演出“印象”系列,從桂林山水啟程,走過麗江,經過西湖和海口,又將駐足武夷山。“印象”系列,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引人注目的商業模式。西湖申遺成功,讓西湖與杭州受到了世界更多的關注。英國BBC、美國CNN等著名國際電視臺都在2011年來到杭州拍攝城市形象片,而他們不約而同地都來到《印象西湖》取景。亞太旅游權威機構PATA組織副主席伯格•沃比克曾這樣評價《印象西湖》:“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推介杭州的案例———選擇類似《印象西湖》這樣的亮點來吸引客人,來推出杭州,是非常合適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印象西湖”的品牌已經被深入推介到全國各地。“西湖第十一景”,這句《印象西湖》最初的廣告詞,已經成為國內游客對于杭州的印象之一。
《印象劉三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員陣容強大,600多名的演員一次視覺的革命,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的與藝術相結合的升華表現。境融為一體,水上舞臺全部采用竹排而建,不演出時可以全部拆散、隱蔽,對漓江水體及河床不造成影響。觀眾席由綠色梯田造型構成,180度全景視覺,可觀賞江上兩公里范圍的景物及演出。《印象麗江》如果說在夜晚的燈光下,可以掩飾、隱藏并突出一些東西,白天演出則完全無法使用這些藝術手段”,反而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印象麗江的全體演員都是非專業的,他們來自10個少數民族,是來自云南16個鄉下村莊的普通,共500多個有著黝黑皮膚的非專業演員。整體演出并沒有所謂的主題和具體的故事,而是表達了對麗江的個性體驗。融入大量的納西族和摩梭人等的民族元素,而且服裝和音樂都以民族為主以自然實景為舞臺,藍天、白云、雪山、湖水都是道具,再加上現代聲、光、電技術,演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獨創了新的藝術形式,是中國藝術家們想象力的大膽釋放。而印象系列的主創們正是集中了多種藝術手段加以詮釋最為能體現自然與人的和諧之美的,在演出的布局上都設有直指人心的細微之處和點睛之筆。讓有思想、有生活體驗的觀眾在觀看演出時,觸景生情,整合過往經歷,產生情感共鳴。
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比如《花木蘭》、《功夫熊貓》中的人物、動物原本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和生物資源,但卻被創造力強大的好萊塢所開發和利用,成為美國人獲取財富的資源。這不得不讓中國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深厚文化積累、多樣文化形態,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寶貴的文化資源。但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等途徑,把這些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文化品牌效應未得到有效發展
以“印象”系列為例。盡管“印象”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一個品牌,但與迪斯尼等世界文化產業品牌相比,只有七年歷史的“印象”系列還顯得十分單薄和弱小。專家們注意到,“印象”主要靠演出門票收入,贏利模式單一,產業鏈太短,品牌的效應還沒有完全放大,沒有形成豐富的產品市場。比如,美國沃爾特•迪斯尼兄弟的動畫王國,涉及電影、主題公園、房地產開發,年利潤最高時達50億美元。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印象”品牌發展空間還很大。
作者:任卓單位: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