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文化創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緒論
在打造文化強國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也將經歷不同發展階段。在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進程中,需要積極學習國內外的創新理念,探索可行性路徑,有效的促進產業的創新。當前,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對各個產業的跨越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善于運用科技融合的力量,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
2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的現實路徑
2.1傳統產業升級和轉移的路徑
隨著經濟發展,一方面開發成本逐步的提高,土地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城市的產業結構要不斷的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有一些傳統的工業,由于成本上升產生轉移的需求。從產業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產業是垂直逐步升級的過程,橫向轉移的例子就如同傳統制造業從日本轉到韓國,再轉到我國沿海的地區,再轉到中部和西部地區的過程,產業轉移的進程中也帶來了地方的發展。制造業的生產轉移將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客觀上給城市的整體升級帶了了機會,同時由于產業升級的影響,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形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機遇,也進一步壓迫勞動力密集、高污染、高消耗的制造業逐漸退出經濟主導地位,讓文化產業成為地區的主導產業提供了機會。文化創意產業的成長通常意味著老式產業的更新換代,在傳統產業的衰落或者轉移下,其產業原來的資源將得到分化,或者被整合到新型產業內部,或者成為上游的設計,下游的有效策劃和品牌建設,在科技對產業升級的推動下,形成附加值高,知識密集型的新型產業。另一方面,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新興技術得到了最好的推動和發展,由于原有的產業生態體系被推倒重建,新技術的發展使用得到了全新的推廣,而文化創意產業通常是對新型科技接納最高的行業,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有著天然優勢,也在推動產業升級上發揮著卓越的貢獻。在創意產業的發展匯總,還需要人才全新升級的相應的支持,在科技力量帶動下,新生的產業不再依靠粗放式經營的工業生產模式,而是通過智力集聚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采用這種方式也同時帶動了整個產業的創新升級。隨著當前各個產業發展的交集日益增多,創意產業也不斷展現和生產行業、服務行業相互融合的現象,這也體現了創意文化產業最為核心的特點,它所蘊含的推動企業創意可以為相關產業提升自身的產業鏈地位,在技術的更新換代之外進一步提升行業創造的利潤價值。
2.2“秀”和“聚”開啟文化全新演繹形式
摘要:處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最大的使用效率與價值,成為各國積極思索的產業策略模式。在這種趨勢下,以高創意附加價值、結合創意、文化、藝術元素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日漸成為中國選定發展或已頗具規模的新產業形態。探討了文化創意產業定義及特點,并結合我國現狀,提出了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策措施。
要害詞:文化創意產業;特點;措施
1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及特點
“文化創意產業”又稱“創意經濟”、“創意工業”,是一種在全球經濟、技術與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推崇創新、強調依賴人的創造力、技巧及天賦,來創造財富、促進經濟增長的產業形式。
從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界定中,我們可以知道,文化創意產業首先是一種產業,它必須具備產業的共性,在生產、交換、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順暢運作,有較好的發展環境和相對完整的法律保護體系,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并擁有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另外,它還具有其非凡的內涵。
1.1文化需求性
一、北京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
目前北京正處于向服務業轉型的重要時期,作為我國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匯聚了文化、經濟、科技等多方面優勢,資源豐富、調配能力強,其發展文化服務貿易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文化產業自身具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優點。同時,文化產業覆蓋面很廣,包括了新聞服務、廣播、電影、電視、出版等。其發展的成功將帶動本國其他行業的發展。將文化產業做為一個地區甚或是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是可以拉動整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的。
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
(一)電影方面電影占公眾娛樂活動的很大一部分,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據北京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10年北京在電影市場上放映場次74.3萬次,觀影人數2923.3萬人,票款收入11.81億元。2011年,北京電影產業放映場次增加到了97.4萬場次,觀影人數3235.9萬人,票款收入13.52億元。2012年更是達到120萬放映場次,3954.6萬觀影人數,票款收入達13.52億元。北京電影發展的現狀反映出人們對文化娛樂方面需求的不斷增加,北京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具有一定物質基礎。
(二)新聞出版方面新聞出版包含了報紙、期刊等新聞傳播途徑。它們在文化創意市場上所占比例相對較小。2010年到2012年,北京市報紙發行種數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總體在255種左右。而印刷總數在2012年才有所提高,達到89.49億份,比2011年增加了近10億份。期刊出版的情況與報紙發行的情況大致相同,同樣沒有太大的變化,期刊種類和印刷數量出現小幅度的下滑狀態,2010年到2012年期刊出版數量在10億冊左右。
(三)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方面北京在發展第三產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強大的計算機服務市場。生活在當代網絡發達的人們,對此市場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從2010年到2011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從1214.1億元上升到了1493.4億元。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行業雖然增幅不大,但是其所占比例占北京創意產業行業產值的一半。可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以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主。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被各個領域所認可。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創意是發展的動力,提升藝術設計的創新能力是促使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將文化創意產業與藝術設計有效融合,能夠滿足消費者對藝術審美的需求,同時提高文化創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企業效益。可以說,文化創意產業和當代藝術設計相輔相成。文章針對現階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背景,分析了當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情況,并提出運用藝術設計手段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策略。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藝術設計;市場競爭力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商品的藝術價值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藝術價值的追求,并有效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文化創意產業對于企業的經濟調控、建立品牌認知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文化是發展的根本,創意則是支撐企業前行的動力,文化創意產業在追求商品質量的同時,強調了文化藝術的價值。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個民族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延伸。因此,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但可以推動經濟發展,而且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全民藝術教育的普及都具有深遠意義。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產業方式,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藝術審美水平。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藝術與商品的有效結合,強調創新與個性,使商品與藝術設計完美結合。可以說,藝術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靈魂,加強藝術設計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應用,是提高其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及作用
第一篇
一、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從競爭力理論和現有研究成果出發,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資源、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技術資源、市場需求、企業素質、政府政策支持等。其中,有些要素為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礎,有些要素則成了制約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障礙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文化資源優勢
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為靈魂的產業。景德鎮陶瓷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新平治陶,始于漢世”,景德鎮的制瓷歷史到目前已有兩千余年,形成了極為豐富的陶瓷文化積淀。景德鎮全市擁有30多處陶瓷文化遺址,珍貴的窯址古跡,精湛的制瓷技藝,獨特的瓷業習俗,這些都構成了其他區域不能與之相比的陶瓷文化資源。景德鎮獨具特色的瓷藝、瓷畫、瓷文、瓷燈、瓷柱、瓷歌、瓷舞、瓷會、瓷展等共同構成了景德鎮的陶瓷文化,這些都為景德鎮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