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數據對新聞傳播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大數據不僅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信息量的需求,同時還具備一定的信息篩選功能。大數據的出現無疑使新聞業受到了巨大沖擊,使新聞從業者的工作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要想在大數據時代謀求傳統媒體的生存之道,不僅要正視大數據的挑戰,更要開拓思維,注重數據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展而不被時代洪流沖至低谷。
關鍵詞:
大數據;新聞業;挑戰
時下是大數據時代,無論是政府利用大數據進行民意調查,還是商家利用大數據了解市場需求,無一不印證了這一點。各類音頻視頻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也給傳統紙質媒體造成了沖擊,相對于傳統媒體,大數據更能滿足人們對大規模信息量和多模式信息輸入的需求,大數據時代的出現,是對傳統媒體的挑戰,也為傳統媒體的改革提供了參照。
1大數據時代新聞的形成特點
每個時代都有她自己的時代特色,大數據時代也不例外,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制造主體更加趨于多元化,新聞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也從單一式向集體多元式過渡。就新聞制造主體而言,在傳統媒體環境下,新聞制造主體主要是專業媒體機構和機構相關人員,但在大數據時代,將相關數據分析專家和媒體從業人員結合起來協同工作顯然更符合時代要求。當然,新聞制造主體也不局限于專業人士,有資料表明,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體系下,專業媒體工作者制作產生的新聞成果只占40%,其余的60%是從其他機構和普通民眾手中產生的。新聞來源于數據但高于數據,只有將數據進行篩選提煉,之后產生的才能稱之為信息,通俗來講,就是單純的事件并不能稱之為新聞,能稱之為新聞的事件要能彰顯其隱含的規律和發展趨勢,具有代表性。另外,大數據時代新聞的生產側重于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的篩選制作將更加方便、快捷,新聞制作主體的范圍也將擴大。
2.1傳播方式的改變
大數據時代,新聞面臨的挑戰有改變傳播方式、變革生產技術和推出數據新聞三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聞傳播方式也逐步趨于多元化。比如說,手機APP的推出使得網上購物、用手機進行社交成為可能,人們足不出戶便能滿足需求,方便人們交流搜集信息。再如,傳播平臺的豐富,大規模的信息被需要,增加了新聞素材的挖掘渠道和參與人數,一些網站支持個人言論的發表和轉發,使得更多受眾參與其中,信息得到傳播的同時,更提高了受眾對新聞信息輸入的積極性和受眾對新聞的認同感。再比如說,可視化技術的推行,使音頻、視頻的出現以及圖像文字的結合成為了可能,顯然多媒體更容易對人們的視覺形成沖擊,對信息進行綜合繪圖,使數據呈現更加鮮明的對比,讓人們對信息更加一目了然。所以說,改變傳播方式,能讓受眾更容易接受信息,這是新聞業在大數據時代下生存所面臨的改革之一。
2.2生產技術的變革
隨著大數據的推廣和大量先進新聞技術、軟件在新聞制作中的應用,將新聞制作和科學技術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這就意味著,作為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技術應用方法。世界總是在不斷變化,人們的需求也是,這就意味著技術要不斷地面對更新和再創造。與此同時,新聞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技術也就面臨著革新。也就是說,新聞工作者在將自身知識融入新聞工作中的同時,也要跟隨時代進步,隨時對所掌握的技術應用進行相應調整。
2.3數據新聞的推出
傳統媒體主要以報紙、廣播、電視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在大數據時代,不僅對這些原有的信息傳播平臺進行了合理創新利用,而且加入了網絡新媒體平臺。面對信息冗雜的現狀,新聞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將信息和可視化技術相結合,以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信息輸出,或者和將數據根據時間地區進行分類并繪制成圖,使受眾對信息的體會更直觀,更可以利用相關技術和受眾線上線下形成互動,使廣大受眾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廣大受眾之間、新聞工作者和受眾之間也可以進行討論,形成獨具特色的數據新聞。
3結語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無論是在思維方式的變革、開發力度的擴大還是專業新聞人才的培養與擴招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清楚了新聞發展的短板所在,就要積極彌補這些不足,正視挑戰,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李國杰.大數據研究的科學價值[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12(9):8-15.
[2]雷音.新聞傳媒業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沖擊[J].當代電視,2012,25(8):125-126
[3]唐聞聲.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J].華章,2014,18(9):52-53.
作者:范曉莉 王悅 單位:青島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