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通信工程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是通信工程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收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相關崗位的崗位職責及職業能力需求,基于OBE理念,對本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及職業能力。
關鍵詞:通信工程;OBE理念;計算機網絡;職業能力
1引言
《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課程是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工程高端技術技能型(后簡稱為通信工程)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類課程。通信工程專業根據國家及四川省的寬帶中國戰略相關布局,制定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其總目標可細分為四個分目標,分別是工程基礎目標、應用能力目標、職業素養目標和持續發展目標。《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主要支撐其中的工程基礎目標,支撐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工具使用能力、專業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的達成。為提升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我院教師團隊準備了大量的富媒體資源,在智慧職教平臺上建立了在線課程,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較之傳統教學,教學效果有了提升,但成效仍然不盡如人意,所以基于OBE理念的學習結果導向課程的建設仍然必要。OBE是成果導向教育,也即能力導向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OBE理念關注三個關鍵問題——反向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施、持續改進的教學評估[1]。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基于OBE理念的《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課程的改革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有以下幾點。(1)根據基于學習結果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思路,重新設計教學大綱。教學大綱設計重點在于明確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點,能力培養目標和培養結果的測評方法。(2)根據教學大綱進行課程教學設計。設計包括:明確預期學習結果,并且將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知識點和預期學習結果一一對應;設計好教學策略,緊扣教學內容,實現預期學習結果;設計課程考核方法和評估標準,用以檢驗學習的結果。(3)基于實踐導向的教學案例開發。結合《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課程特點,引導學生、分析現實企業案例,學習企業網絡的搭建,進而學會組網、建網、網絡維護,將理論學習結果擴展到實踐層面的學以致用。
2基于OBE的《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課程教學設計
為了明確課程的培養目標、優化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團隊進行了以下工作。(1)收集了近幾年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主要就業于省內三大通信運營商以及通信服務企業技術部門,大部分學生成為從事信息通信網絡技術支撐和管理服務的骨干員工),以及相關崗位對人才能力需求等信息。(2)團隊成員根據計劃輪流到通信企業進行企業鍛煉,關注行業動態,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技能、收集相關崗位的崗位職責及職業能力需求,并收集相關企業工程案例。(3)團隊大部分成員作為培訓師都有過企業培訓經歷,除了支撐技術類培訓的課件開發、培訓授課,也參與行業的標準的制定。進而將培訓的內容、行業新技術引入課程模塊進行優化,置換課程中的老舊內容。(4)教師團隊與網絡設備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系,隨時獲取行業新技術資訊。比如每年派教師參加華為、華三公司的新技術學習、同普聯四川分公司友好合作等。
2.1課程總體設計。課程總體設計思路是以中小企業網絡組網項目為載體,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基于OBE理念,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并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完成相應工作任務,并構建相關理論知識,發展職業能力。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同時又充分考慮了高等職業教育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需要,并融合了華為HCIA-HCIP職業資格證書對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工作任務的設計以局域網的規劃設計、路由與交換設備的安裝配置、運行管理維護為線索來進行。教學過程中,利用校內實驗實訓基地,采取工學結合形式,充分開發學習資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教學效果評價采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
2.2課程培養目標。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不僅能理解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原理,還具備計算機網絡組建、建網、維護的網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網絡助理工程師、網絡售后技術工程師等崗位所要求的職業技能。具體目標如下。2.2.1知識目標(1)掌握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OSI-RM、TCP/IP模型、五層模型)的相關知識,理解各層次的功能、PDU,掌握LAN的分層及組網設備的功能;(2)掌握網絡拓撲結構的繪制、IP網段規劃的相關知識,包括IPv4與IPv6的區別、定長子網掩碼劃分、VLSM與CIDR計算、NAT原理等;(3)掌握交換機、路由器的配置,學習VLAN劃分、STP與VTP配置、VLAN間路由、路由協議的配置;(4)掌握常用服務器的搭建知識,如HTTP、DNS、DHCP、FTP、EMAIL等服務器;(5)掌握無線局域網的組建與設備配置;(6)掌握網絡安全的基本配置,如端口安全、ACL等。2.2.2能力目標(1)能夠熟練完成中小企業網絡的設計、準確繪制網絡拓撲圖;(2)能夠正確進行IP網絡規劃及常用的網絡應用服務的搭建;(3)能夠正確配置與調試網絡設備,如二三層交換機、路由器、無線路由器等;(4)具備準確分析計算機網絡的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并及時排除故障的能力;(5)能夠正確理解網絡工程師、網絡售后技術工程師的基本工作要求和職業規范。2.2.3素質目標(1)養成敏銳的洞察力和跟蹤研究通信新技術發展的意識;(2)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合作能力,語言表達邏輯能力強,能就組網方案設計、網絡故障的判別和排除流暢地講解和說明;(3)能正確面對困難、壓力與挫折,具有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和健康平和的心態;(4)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5)養成整合利用資源的學習和工作習慣;(6)形成團隊協同合作、創新發展的意識;(7)增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職業素質。
2.3課程教學內容。本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初識計算機網絡、構建小型局域網、構建大中型企業網絡、接入Internet、網絡安全及管理共5個教學單元。下面以構建小型局域網模塊為例,說明該模塊的教學內容設計,如表1所示。
3基于OBE的課堂教學實施
開課前,教師在云班課、智慧職教平臺上建立相應的班級,上傳課程相關教案資料、視頻資源、課件資源、參考文獻等。而學生則進行課前預習,完成問卷調查、頭腦風暴等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云班課簽到功能記錄學生出勤情況,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如問卷調查、頭腦風暴、搶答、隨機選人等,記錄學生課堂參與情況;教師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教師要選擇適當的課程模塊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學生分組完成任務(如企業組網方案設計),最后在全班進行任務分析、講解與演示。此外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適當融入思政元素,如在網線制作實操教學中融入大國工匠精神元素——注重細節、精益求精。課后測試則是理論與實踐并重。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通信原理時,針對每一個大的知識點布置線上測試與書面作業;在云班課中開設輕直播活動進行課后討論答疑。模擬器操作類的設備配置課程模塊,則在課后提供拓展任務,讓同學們完成配置后上傳文件,促進了課程的內化也增強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教師根據課后測試結果進行教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微調教學內容。
4課程的考核與循環改進
課程的檢測與循環改進主要有以下幾點。(1)利用云班課、智慧職教等信息平臺進行監測,能針對學生出勤率、課堂參與度、課堂測驗結果、教學資源使用率等進行定期統計分析,針對每個學生給出學習分析報告。當預警為發現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質量下降時,團隊教師會根據情況提出改進措施。(2)根據學生課堂參與度情況,設計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推動課堂的翻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3)進行課程考核的改革,根據學生在云班課上的考勤情況、線上資源學習情況、測試與參與活動情況,以及實驗操作完成情況,細化過程性考核的標準。在教學評價方面,OBE理念中推行的是具有連續性的多種評價,本課程采用筆試+項目操作機考的考核方式進行,強調結果導向,但也注重過程性評價,評價考核如表2所示。
5結論
將OBE的理念引入《計算機網絡與IP技術》的課程設計中,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做到以畢業的實際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具備初步職業能力,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孫清聞,王紅.基于OBE-TC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9(10):90-94.
[2]張景波,張云琦.運用OBE模式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3):175-176.
[3]王海艷.以OBE為導向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人才培養探索與研究——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19,3(23):191-193.
[4]蔣中云.基于OBE模式的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27):256-258.
作者:黃春華 李慧敏 李媛 單位: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