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域科技規劃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文章指出,科技發展規劃既是一種發展戰略,也是一種科技政策,是科技計劃的基礎和方向,好的科技計劃應該是科技發展規劃的延伸,應該為執行科技發展規劃提供保障。
1科技發展規劃與科技計劃
1.1科技發展規劃
科技發展規劃是國家(或地區)為實現科技發展目標而制定的方案體系,它圍繞科技發展目標,在發展領域、發展階段、資源配置、支持條件上進行優勢集成和統籌安排,以研究科技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的相互關系為基礎,設計科技發展以及以科技發展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戰略,并通過實施設計內容來推動這一戰略的實現。區域科技發展規劃是在國家科技發展規劃指導下的區域性科技發展規劃,它更注重區域的發展特點和區域的現實狀況,是關于區域科技投人方向、科技資源配置、區域科技發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動中相關主體行為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1.2科技計劃
科技計劃一般是政府根據國家或區域科技發展規劃和戰略安排、有目標、有步驟、有組織、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轄范圍內開展的科技活動。湖南省科技計劃體系包括以下3部分:
①基礎研究計劃:主要結合湖南省的優勢學科領域開展攻關,在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的源頭創新和原始性創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搶占高技術領域制高點,包括自然科學基金計劃、杰出青年基金計劃、院士基金計劃和應用基礎研究計劃。
②科技攻關計劃:包括重大科技專項、地方科技攻關專項、科技攻關重點和一般項目。
③科技創新環境建設計劃:包括軟科學計劃、國際合作交流計劃、技術交易與市場計劃、重點實驗室計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及其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規劃與計劃必須要形成一種有機的聯系。規劃管理計劃,規劃是一段時間科技計劃的基礎和方向。而科技計劃是規劃的落實和具體執行,要服從規劃、支撐規劃。因此好的規劃要有好的計劃銜接和支撐,而好的計劃應該是規劃的延伸,為執行規劃提供保障。
2科技規劃的制定與主要內容
2.1制定
2005年開展了1}個專題的戰略研究,在取得的相關成果基礎上,2005年組織了由政府管理部「〕、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和近百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規劃綱要起草班子,經歷了前期準備、框架設計、任務凝練與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見等五個階段,對優先主題、重大專項、重點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建議等進行了篩選和綜合,并組織專家多次赴北京等地與省外專家和科技界權威進行咨詢,2006年4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全省頒布實施。
2.2主要內容
規劃確定了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科技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有:現代農業、新材料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與現代服務業、生物與醫藥產業、現代交通運輸業、能源、資源與環保產業及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8個方面。優先主題是指在重點領域中急需發展、任務明確、技術基礎較好,近期能夠取得突破的技術群。根據《規劃綱要》的重點領域,確立了s0個優先主題,部署了支撐七大科技工程的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專項是由政府主導的,用來解決國家與區域發展中遇到的關鍵技術性、系統性、戰略性、前瞻性和共性問題的大型創新活動,是增強區域競爭力的一種科技計劃形態。規劃確定要選擇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關鍵技術、公益性技術、共性技術,整合科技資源,加大投人,集中突破,通過3}s年的重點支持,形成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標志性工程。先期在超級雜交稻技術研究與示范、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新型換流變壓器及特高壓直流輸變電重大裝備、湖沼地區血吸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設立重大科技專項。
3規劃的執行與成效
規劃的作用取決于規劃的執行,規劃執行又依靠科技管理部門每年的科技計劃支撐。湖南省科技廳管理決策層從規劃制定開始就要求嚴格執行規劃,其管理戰略是:按照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的程序,在8大重點領域和so個優先主體內選擇實施重大專項,支撐七大工程建設。以七大工程作為保障體系,確保完成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兩大任務。因此,湖南省科技廳把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作為執行科技規劃的主要手段,從一定程度上講,對湖南省重大專項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規劃的實施情況。
3.120062007年度湖南省重大專項的安排
2006年共安排了8個重大專項,總經費為7400萬元,年度經費3200萬元,共引導承擔單位投人7319s萬元,投人引導比接近1:l002007年在對2006年重大專項滾動支持的基礎上,又啟動實施了11個重大專項,共投人科技撥款2.13億元。其分布是:在現代農業領域安5個,在能源、資源與環保產業領域安排4個,在先進裝備制造業領域安排3個,在新材料產業領域安排2個,在生物與醫藥產業領域安排2個,在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領域安排2個,符合規劃設計的重點領域發展要求。
3.2成效
①促進了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重大專項的重點在鋼鐵、有色、工程機械、汽車、電子信息、電工電器、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為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急需重點扶持的產業上。比如,2006年設立了2MW以上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及關鍵部件重大專項,通過兩年多的聯合攻關,該專項突破了整機系統集成技術、機組控制系統技術、大型直驅動低速永磁風力發電機制備三大技術瓶頸。2007年11月3日,2MW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下線、2MW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大型風電裝備制造技術進人世界先進水平。
②促進了自主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設立重大專項的主要目標是獲取自主知識產權、加強產業技術創新,以提升解決瓶頸制約的突破能力。這種目標導向強化了重大專項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必須發揮重要作用。湖南省科技廳將取得發明專利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促進了專利申報的積極性。2006年實施的重大專項共突破70項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共申請專利56項,制定技術標準7項,鑒定成果16項。比如,現代柑桔工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專項,在柑桔罐頭酶法脫囊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有的酸堿脫囊衣工藝,每噸產品減少酸堿廢水排放約40t,全年可減少400萬t廢水的排放,相當于50萬人口城市1年的居民污水排放量。
③促進了科技資源的進一步集成。重大專項按照首席專家負責制的機制運行,實現了科技計劃項目由單一技術突破向集成技術創新的轉變,由單一的承擔單位向產學研結合的轉變。如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重大專項,就集中了全省電機、電池、電控、整車等方面分別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吉利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為承擔單位,形成了一支由38人組成的跨技術領域、跨部門的創新團隊,較好的實現了資源的集成。
④促進全省高新技術產業持續高速發展。2007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歷史最快增速,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2700.6億元,增加值840.8億元、利稅309.2億元,出口創匯44.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40.7%,60.6%和57.1%;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較2001年增加了10.9%,有力地推進了湖南省新型工業化進程。
⑤引導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目前,湖南省R&D活動人員71.46%分布在企業;R&D經費投入企業占77.45%;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占55%以上。2007年,80%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由企業主持和參與承擔,82%的職務發明專利為企業創造。20062007年承擔重大專項共有81家單位,企業占承擔單位總數接近62%02007年全省首批27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中,每個企業平均擁有研發機構4.37個,研發投入占銷售收人比例平均達到8%0
⑥科技規劃促進了科技進步。湖南省統計局和湖南省科技廳對湖南省2006年科技進步的統計監測顯示,全省科技進步綜合指數為109.1%,2006年湖南省科技進步的總體狀況是:科技隊伍整體質量提高、人員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人員123.53萬人,比上年增加0.9%。國有和集體企事業單位擁有高級專業人員8.04萬人,比上年增加0.2%;科技經費投入增加,R&D投入小幅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活動經費籌集額為133.7億元,比上年增加23.2%o全省投入的R&D為53.61億元,比上年增加20.4%,R&D經費占GDP的比童為0.71%,比上年提高0.03%;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發明專利居中部第一。2006年取得成果986項,其中15項獲國家獎勵。專利申請量10249件,增長17%,授權量5608件,增長53.3%;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加大;2006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值1893.18億元,增長24.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達11.78%,拉動全省經濟增1.44%;大型工業企業科技投入大幅增長。2006年全省大型工業企業投人R&D經費25.12億元,增長29.6%;科技支撐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06年全省GDP為7568.89億元,增長12.2%,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提高1.5%
4對科技規劃與科技計劃銜接的評價
4.1強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保證了規劃得以執行
湖南省科技廳重視規劃的落實和執行,特別重視重大專項的作用,從2006年開始,從總體設計、立項評審標準、監督檢查、經費支持和軟環境建設等方面加強管理。在專項的總體設計上,提出了“突出重點、有限目標;集中投入、穩定支持;完善機制,滾動發展”的總體思路。此外還提出了“省級重點,地方配套;地方重點,省級支持”,促進各種資源的有效集成。在資金配置上,一方面,集中省本級}o%的科技三項費,單項強度由幾十萬元提高到數百萬上千萬元,另一方面,要求承擔專項的企業保證配套資金至少達到l:n.s以上;在專項管理機制上,依法采用合同管理,實行首席專家和承擔單位的責任制;為了加強監督檢查,制定了科技廳專項主管處室、重大項目辦、重大項目領導小組的職責,實現立項、實施、監督、考核的相對分離,保證立項公平公正,預期效果顯著。
4.2規劃制定與實施的不足
①數據使用不充分。規劃以宏觀的定性闡述為主,沒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缺乏規劃應有的系統性數據支撐體系,規劃的文體特征不明顯,看似如同工作報告。
②先進的技術方法使用不夠。規劃發揮了專家、管理人員的智慧,但從系統方法上看,規劃所列重點領域、優先主題并沒有使用先進的技術方法,如技術預見。技術預見是區域科技管理的新方法,已被西方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高度重視并實施。技術預見在區域科技管理中可以發揮前瞻與優化作用,在資源有限情況下,選擇最優支持點;發揮銜接與協作作用,促進單一要素績效的聯系;發揮整合與集成作用,促進創新活力與創新規模經濟性的結合;發揮預警與評估作用,全面評估其影響現代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福利和來負面效應。超級秘書網
③過程管理弱化。雖然強調過程管理,但沒有形成具體的制度,沒有規定為一種工作職責。對規劃實施過程的數據統計分析不夠,沒有憑以決策的分析報告作支撐,過程管理仍然憑感覺定性管理,從而談不上實時調整。此外,對規劃的監督檢查還是局限在管理部門本身之內,而實際上應由省政府或省人大專門委員會來監督檢查規劃的實施情況。
總之,科技發展需要好的科技規劃,而好的科技規劃要有強有力的利.技計劃銜接與支撐。利.技發展規劃既是一種發展戰略,也是一種管理模式,是科技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之大成,必須認真對待。要重視過程管理,重視后續科技計劃支持與銜接,才能發揮科技發展規劃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