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PCM裝備論文:光通訊PCM裝備配置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張鑫龍作者單位:廣西電網公司河池供電局
如圖2所示的標準為例對高科PCM設備進行設置。建立網元,對地調端PCM進行配置。選擇設備的設備號為22和IP地址為138.22.20.30,其設備IP的第二位與設備號對應一致。選擇串口或網口進行通信連接,網口連接時還要保證網絡的IP地址與設備號IP地址一致。首先進行系統參數設置,選擇2M板,一臺設備含8個2M接口,實現E1信號的幀同步及復用[4];完成2Mb/s與16Mb/s信號之間的串/并、并/串轉換,選擇2M板中的BO,PCM4(第4個2M)。其次設置4WE&M板,4WE&M板是業務的承載板,遠動信號需要通過該板進行發送和接收。一塊4WE&M板含有8個通道,選擇第4個通道(CH4)中的第7個時隙(TS7)。一個通道含有32個時隙,可用的只有30個時隙,TS0為幀同步時隙,TS16為控制信令時隙。需要將4WE&M板與2M板交叉連接,進而通過2M板將信號發送到變電站。配置完成后,僅是在軟件中配置完成,還需要下載到設備中,所做的配置才能生效。如果用網口通信,則不需要對串口進行設置;如果用串口通信,則不需要對網口進行設置,兩種接口是相互獨立的。其次對網管參數進行設置,串口設置時,地調端設備選擇下行網管,B0板的2M,PCM4即第4個2M,在串口設置中一般選擇TS31即第31個時隙。設置完成后對網口通道進行設置,一般選擇通道1,也可以選擇通道2,這里通道選擇是任意的;設置收發信電平,一般均選擇0dB。時隙設置中,無論是串口還是網口設置,地調端和變電站側的時隙必須對應一致,否則無法實現通信。在路由表中,目的網關為自定義的對端IP,目的IP為對端設備號。網口設置中,選擇B0板的2M,PCM4即第4個2M,選擇第29個時隙,此處的本端IP地址和對端IP地址可以自行設定,應打開通道設置。配置完成后,點擊下載網管數據,可將設備下載到設備中。變電站端的配置方法與此相同,不再贅述。
高科PCM設備系統測試
為了檢測配置效果,現從音頻配線架的引出線分別連接到數字振蕩器和選頻電平表進行測試。地調PCM和變電站PCM的所有業務都需要通過2M口進行通信。有兩類測試方法:第1種為軟件環回測試法。第2種為硬件環回測試法。軟件環回測試中只需打開變電站側的網管配置界面,在界面配置的環回測試中打“√”,即可將對端環回,在地調端音頻配線架處測試即可。此方法的優點是:變電站處可以沒有人,操作簡單。缺點是:會省去設備到配線架這一段,此段線路的質量無法保證[5]。硬件環回測試中有2種測試方法:第1種稱為兩端對測法,如圖3所示。在地調和變電站分別進行測試收發通道,地調的音頻配線架處電平表1接一對收線進行測試,同時變電站的音頻配線架處振蕩器2接一對發線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后,記錄數據;選擇另一條通路進行測試:地調端的振蕩器1接一對發送線,變電站端的電平表2接一對接收線進行測試。此方法需要兩端均攜帶振蕩器和電平表,需要測試的設備多,測試步驟較多,在只有一套設備時,需要搬運設備,因此較少使用此方法。第2種稱為單側環回法,如圖4所示。在地調或變電站的音頻配線架一側,將一對收線和一對發線相互交叉連接,在另一側的收線處接電平表,發線處接振蕩器進行環路測試,通常選擇在地調處環回測試。此方法優點是在一端便于操作測試,設定相同的頻率及參數,通過對比電平表的接收值和振蕩器的發射值,進而判斷通道性能的優良。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一般選擇將變電站一端音頻配線架處收發交叉連接,進行環回測試,地調端可以查看測試數據,變電站側沒有人時,通常采用軟件環回。
高科PCM設備是光通信[6]中一種比較常用的設備,用來處理主要業務,它主要依靠串口或網口來實現計算機與設備的互聯通信,便于互聯互通,相比其它型號的PCM設備,有較多的選擇余地。根據采用的接口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方法。在通道性能的分析中,采用包括硬件環回和軟件環回兩類測試方法,便于對信道性能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為進一步排除故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