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3年1月~2015年1月兒科門診接診患者200例,將所有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為100例。試驗組,56例男性,44例女性;年齡為1.2~9.4歲,平均為(4.3±1.2)歲;住院時間為1.5~6.4周,平均為4.0周。對照組中,55例男性,45例女性;年齡為1.0~9.2歲,平均為(4.5±1.1)歲;住院時間為1.0~6.5周,平均為4.2周。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住院時間等一般臨床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組間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穿刺,而試驗組患者實施靜脈留置針。主要方法為:利用濃度為安爾碘對穿刺點周邊8cm范圍內進行消毒,穿刺前擰緊肝素帽,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針柄,針尖同靜脈角度為15~30度,刺入靜脈觀察回血后繼續刺入2mm,左手固定留置針外套管,右手抽回針芯,利用敷貼規定留置針,標注時間。封管過程為將4ml左右封管液通過肝素帽輸液頭緩慢注入,注入2ml后一邊注入封管液一邊緩慢拔出輸液頭皮針,但是需要在肝素帽內留置一小段頭皮針,同時使封管液充滿管腔,當封管液只有0.2ml后拔出頭皮針。留置針能夠維持4d左右。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人數;治療后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兩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試驗采集的數據主要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對于穿刺技術、輸液情況以及健康宣傳等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發生并發癥人數為4例,而對照組發生人數為15例,對照組多于試驗組(P<0.05)。
3討論
小兒患者年齡比較小,因此治療依從性比價差,且血管比較細,因此會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部分需要反復穿刺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造成的痛苦更容易使患者產生恐懼心理,抵觸治療,顯著降低治療效率,在工作中還可能引起多種糾紛。靜脈留置針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痛苦,提升治療的依從性。但是留置針部位容易發生紅腫,為了防止紅腫發生避免長時間輸液,且輸液的地方需要輕微活動。同時對于患者的護理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患兒具有天生好動、配合力差等原因,容易發生留置針的脫落,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健康知識宣講工作,使家長能夠配合工作人員降低不良現象的發生。本文試驗中,試驗組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且發生并發癥人數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
作者:趙妍萍 張淑英 齊娟 單位:青島市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