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存貨管理鐵路運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存貨的種類繁多,管理難度大。
鐵路企業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管理系統。為保證每一生產部門的正常生產經營,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存貨。而每一企業所需儲備的存貨種類、數量動輒上萬,這勢必造成存貨管理的難度增加。
2.配件供應周期長,造成存貨儲存量增加。
新型設備的投入,部分配件需由國外進口。配件的供應時間長,勢必增加物資的儲備量。如一般配件從計劃提報到實際收到約為60天,而部分專用件的供應期更長,達到120天甚至255天。
3.存貨內控執行不嚴,各環節控制需強化。
存貨管理作為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一環,需要有健全的內控。現階段,多數企業制定了存貨內控管理制度,但存在執行力度不強、各相關部門責任不落實、企業內部沒有相應的監督檢查督辦機制等問題,致使存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4.配件的價格昂貴,造成占用資金增加。
以機車上常用的受電工滑板為例,HX車進口材質碳滑板單價達到幾千元,其他機車的各鐘接觸器、繼電器、機車儀表、傳感器等因車型種類多,各種型號均需備,加上價格較高,必然造成庫存占用資金增加。
5.設備的更新改造,造成積壓呆滯料增多。
由于設備不斷升級改造,部分儲備物資對改造后設備不再適用。尤其是部分價值較高的配件,升級后原儲備物資不再使用造成積壓。另外生產力布局的調整對物資存儲也有一定的影響,部分設備已調撥至其他站段甚至外局,但相應的配件未相應調撥,造成積壓呆滯存貨增多。6.管理人員結構老化,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鐵路運輸企業尤其是各運輸站段人員結構相對老化。計劃員、管庫員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動力不足,對物資管理、財務管理等相關業務知識掌握不夠,造成不考慮存貨采購成本、儲存成本甚至積壓呆滯風險,盲目采購等問題。
二、強化存貨管理的幾點認識
1.完善存貨管理信息系統。
鐵路運輸企業存貨的種類多、數量大,必然要求以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管理。現有鐵路運輸企業一般采用統一推廣的鐵路物資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此系統實現物資采購、收入、發出、庫存管理等一系列過程,實現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控制。鐵路物資的相對專業性和管理的集中性,決定了物資采購以集中采購為主,這就要求路局物資處與站段材料科、站段材料科與物資供應段、物資供應商與經銷商等單位、部門間在信息傳遞、共享等問題上得到有效控制,使存貨的使用者可準確提報進貨數量,存貨的采購方可依據采購量、采購成本、供貨期等決定最佳采購數量與時點,存貨的供貨方可及時配送至使用地點,從而實現信息化管理,使各相關方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的存貨信息,提高存貨的管理效率。
2.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或主次因素分析法在許多大型企業得以廣泛推廣。尤其對鐵路運輸企業,存貨的種類繁雜,數量繁多,庫存管理面臨較大挑戰。在此情況下,既要將存貨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內,又要確保存貨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不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短缺。因此,企業應將ABC管理法等先進思想貫穿于存貨管理的各個環節。按照ABC管理法的分類標準,企業對各類存貨的需求量與占用資金進行分析,按一定標準對存貨進行分類。可按金額或需求量大小進行排序,區分主要或重要物資,作為重點管控對象,施以個別分析或逐項管理,并貫穿于存貨管理的全過程;其他存貨不是不重要,只是可以相對放在次要位置。這樣不會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有效減輕管理者的負擔,提高存貨管理效率。
3.建立有效的存貨內控制度。
建立完善的存貨內控管理制度。一是要明確職責,建立完善監督機制。要明確存貨的收、發、存等各環節權限及職責,確保各崗位、各職責部門的責任得到落實。二是要建立存貨定期清查制度,定期對存貨進行抽查,年末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特性,在采購渠道、計劃審批、采購方式、驗收、入庫、實物保管、出庫、存儲定額等各環節均有相應的控制機制。對內控的執行必須有相應的監督機制,除要有必要的事后監督外,必須強化存貨的過程控制,實施動態監督機制,發揮存貨控制管理的效力,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4.強化存貨的計劃管理。
存貨的管理不只是材料的收、發、存,而且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如存貨的采購需要依據生產預算提報采購計劃,依據財務預算編制采購預算,確保需求計劃的準確與及時。計劃人員應從生產實際出發,全面掌握物資消耗規律,掌握生產安排、修程修制要求,掌握各項存貨的庫存狀況和進貨周期情況,掌握材料費用的預算額度,合理安排物資采購的時間、數量。以生產用煤為例,燃煤的消耗主要集中于供暖期,其他時間只消耗少量燃煤。因此在價格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采購的時點應以供暖期前為最佳,這樣可使全年的平均存貨占用最小。而考慮燃煤在供暖期結束后可能會有較大的價格折扣,這樣就應將生產預算與財務預算相結合,綜合考慮采購的時點與批次。
5.合理確定存貨的經濟訂貨量。
經濟訂貨量的確定需要考慮訂貨費用、儲存成本、數量折扣等因素,結合鐵路運輸企業特點,可結合自身特點,忽略某些因素,考慮存貨特性確定訂貨量。以機車用燃油為例,燃油的采購由鐵路局物資管理部門統一采購。采購價格已在合同中相對固定。在確定采購量時,可按照燃油安全儲備周期確定。站段應針對儲備柴油的實際情況、運輸任務變化情況,與具備采購權的部門做好協調配合,及時提出采購建議。具體庫存定額的確定應根據日常用量、安全儲備周期等確定。按照原鐵道部《鐵路機車燃料管理辦法》,機務段燃油的儲存能力一般應保有15~20天的周轉量。因此,在采購成本、供貨周期、燃油存儲能力相對固定的條件下,在確定經濟訂貨量時,可按15~20天安全儲備用量確定,從而做到既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運行,又做到低儲高效,提高存貨的周轉率。
6.積極推行零庫存管理。
零庫存不等于無庫存,而是要使存貨處于周轉狀態,不以倉儲形式存在。零庫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庫存數量,減少實物資產占用資金,提高流動資產周轉率。對鐵路運輸企業而言,要根據市場供應情況和本單位用量及時調整存貨儲備結構,對市場供應充足且采購時間短的物資實行零庫存管理,減少庫存積壓。對時間性、季節性強的防洪、防暑、防寒物資及勞動保護用品,在非季節中或非規定時限內可以實行零庫存管理。對非行車關鍵物資可根據消耗量情況和物資計劃供應周期減少庫存儲備,使儲備結構適應生產需求。
7.及時處理積壓呆滯存貨。
生產變化或采購計劃編制不當都可造成存貨的積壓閑置。因此必須定期對一定時間無動態的物資進行全面清查,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資金占用。對淘汰設備配件要嚴格把關,堅持采購與需求相當,防止產生新的超儲積壓,保證庫存結構合理。對超儲積壓物資要及時調整需求計劃,除在本單位各區域內調撥使用外,積極與其他單位聯系利用和調劑,最大限度降低呆滯損失,使庫存儲備控制在最優定額指標內。
8.加大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存貨管理的先進性與管理人員的素質密切相關。這就要求存貨的計劃、倉儲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物流管理知識和必要的財務管理知識。從實際情況看,企業具備相應素質的人員相對較少,單位在這方面的培訓較為欠缺。因此,除了要引進具有相應理論知識的人才外,對熟悉生產過程、了解物資消耗規律的人員也應安排到物資管理崗位,同時單位要經常組織具備物流管理知識的專業人員對存貨管理進行指導,加強對計劃、倉儲管理人員的專門培訓,對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讓管理人員能夠結合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科學控制存貨結構與數量,提高存貨的管理水平。
作者:王彥峰 單位:北京鐵路局石家莊電力機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