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鐵路運輸風險管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任永軍王戰利作者單位:鄭州鐵路局新鄉車務段
作為國家的經濟大動脈,交通運輸業在國家經濟和人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鐵路擔負著國家中長距離客運和貨運的重任。隨著近幾年國家鐵路網的建設,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網絡環境。但是隨著公路、航空等的發展,鐵路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挑戰。在這種環境下,除了繼續加強硬件設施的投入外,好的鐵路風險管理系統將在分析決策等各方面給予輔助決策作用。
一、交通業務風險管理概述
風險管理是為管理部門分析、處理風險提供必要信息的管理方法和實踐。風險管理屬于一種高層次的綜合性管理工作,是分析和處理由不確定性而產生的各種問題的一整套方法。它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檢查及風險控制等內容。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風險經濟,運輸單位不論大小和強弱,都必須承擔運輸服務過程中的所有風險。“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看法是,對風險的掌握程度是劃分現代和過去時代的分水嶺:所謂對風險的掌握就是說未來不再更多地依賴上帝的安排,人類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動的。”由此可見,風險管理是現代運輸管理的重要特征,加強風險管理是實現管理目標的戰略舉措。
鐵路運營風險是隨機的,若不加以控制,影響將會擴大。運營效益如何、服務質量和成本如何,都能找到具體的責任人,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征是運輸管理責任要“人格化”。對鐵路來講,認真履行自己所承擔的運輸責任,其前提首先是要認清運輸過程中面臨的所有風險。這些風險如何管理,如何花最少的風險管理成本去獲得最大的風險保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頭等大事。鐵路交通在獲取利潤的同時,其面臨的風險也與日俱增。根據風險管理的理論,鐵路交通風險可謂是體系龐大、紛繁復雜。它不僅包括了傳統意義上的純粹風險,還包括責任風險、客戶流失風險、合同風險、訴訟風險、財務流動性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等各個方面。據統計,我國每年鐵路運輸危險化學品超過2億噸。近年,鐵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時有發生。如1998年,在湘黔線鎮遠至大石板間隧道內發生的石油液化氣罐車大爆炸。又如1993年,在廣鐵(集團)公司深圳北站清水河危險化學品專用線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和200多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5億元。由此可見,鐵路風險管理要盡更大努力減少事故發生和傷亡,并應將商業風險納入風險管理的范圍。風險管理有助于領導者科學決策,如何避免風險是擺在鐵路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說,加強鐵路風險管理是一項戰略舉措,不可缺,也不可少。
三、鐵路風險分析與防范
1.鐵路風險分析
一般而言,鐵路交通風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1與托運人之間可能產生的風險
1.1.1貨物滅損帶來的賠償風險:這種風險是對貨物安全性的挑戰。它包括貨物的滅失和損害。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客觀因素,也可能是主觀因素。客觀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災等。主觀因素主要有野蠻裝卸、偷盜等。
1.1.2延時到達帶來的責任風險:這種風險是對鐵路運輸及時性的挑戰。在準時原則的要求下,鐵路運輸延時到達往往導致客戶索賠。從實踐中看,客戶索賠的依據大多是貨物運單。也就是說,鐵路企業承擔的是違約賠償責任。
1.1.3錯發錯運帶來的責任風險:這種風險是對鐵路運輸準確性的挑戰。有時鐵路因種種原因導致貨物錯發錯運,給客戶帶來損失。一般而言,錯發錯運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單字跡模糊、信息系統程序出錯、操作人員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給客戶帶來的損失屬于侵權責任。
1.2與分包商之間可能產生的風險
1.2.1傳遞性風險:傳遞性風險是指鐵路企業能否通過分包協議把全部風險有效傳遞給分包商的風險。例如,鐵路企業與客戶簽訂的協議規定賠償責任限額為每件500元,但鐵路企業與分包商簽訂的協議卻規定賠償責任限額為每件100元。雖然鐵路企業對分包環節造成的貨損并無過錯,但依合同要承擔差額部分的賠償責任。
1.2.2詐騙風險:資質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誠信的個體戶運輸業者,有時會因詐騙而導致貨物失蹤的風險。
1.3與社會公眾之間可能產生的責任風險
1.3.1環境污染風險:鐵路運輸活動中的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機車噪聲等。根據環境保護法,污染者需要對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3.2危險貨物泄漏風險:危險貨物有泄漏的風險,隨時會給社會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這一點值得從事危險貨物運輸部門的警惕。
2.鐵路交通運輸風險的防范對策
面臨風險和索賠的煩惱,鐵路企業該如何避險或轉嫁風險呢?也許從一開始鐵路對保險業便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希望保險公司能按照需求,定做一個對口的保險產品來轉嫁鐵路運營中的所有風險。然而遺憾的是,作為商業化運營的保險公司也是以利潤最大化為價值追求的,對于一些風險較大的事件,保險公司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對于不可保風險,鐵路企業應該努力尋求其他的風險防范手段。一般而言,風險的估算要參考兩個指數,即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的嚴重程度。發生損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損失的程度越嚴重,風險也就越大。作為運輸企業,鐵路應該系統研究面臨的不同風險類型,采取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風險應對策略可以從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兩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棄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轉嫁(即保險)。按照風險類型,具體防范對策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2.1風險最小類型
一般來說,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損失也不大,因此這種類型的風險不具有保險的經濟性。現實中,一般會選擇風險自留方式。所謂風險自留,就是由鐵路自己來承擔風險。自留風險的可行程度,取決于損失預測的準確性和補償損失的適當安排。
2.2風險較小類型
這種類型的風險可以形象地概括為“大事不犯、小事不斷”。“大事不犯”說明損失一般不會太大,“小事不斷”則說明損失發生的概率很高。由于損失發生的概率很高,大多數保險公司不愿提供這種類型的保險。由于造成的損失很小,鐵路自留風險成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險公司愿意提供這種保險,其費率必定昂貴。因此,購買保險往往是不經濟的,鐵路也只有通過自留的方式來應對風險。實踐中,因為野蠻裝卸、內部人偷盜等行為導致的貨物損失風險就屬于這種類型。雖然這種類型風險造成的單次損失并不大,但較高的發生概率造成的累計損失鐵路也難以承受,因此鐵路企業陷入了兩難困境。風險是一個客觀現象,保險能夠分散風險發生時被保險人的損失,但不能從源頭上制止風險的發生。這種“大事不犯、小事不斷”的風險,大多屬于人為因素導致的風險,通過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因此,這種類型風險的應對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過有效的管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使風險的類型轉化為風險最小型,然后通過自留的方式規避風險。
2.3風險較大類型
由于發生的概率很低,保險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損失很大,成就了保險的必要性。鐵路在從事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脅。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很低,但一旦發生,足以讓鐵路損失慘重。參保可以有效分散風險,最大程度地降低投保人的損失。對于較大類型的風險,鐵路應該采取保險的策略予以轉嫁。
2.4風險最大類型
這種類型的風險一般不會發生。舉一極端例子,在道路狀況不良、天氣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鐵路企業承運一批價值連城的玻璃制藝術品時所面臨的風險就屬于這種類型。此時,理性的鐵路部門可能會采取放棄的方法來應對風險。放棄不失為避免風險的一個有效途徑,但其機會成本卻是可能獲得高額收益。可以說,放棄僅僅是一種消極的風險應對策略。當放棄的機會成本足夠高時,鐵路企業總可以通過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貨物發生損失的概率。如前例,給玻璃藝術品進行安全包裝等,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因此,應對這種風險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險,即通過有效的管理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使風險的類型轉化為風險較大型,然后通過保險的方式轉嫁風險。
四、鐵路企業預防風險的措施
為了有效防范風險,要從整體上提升業務水平入手,鐵路應將風險管理納入長效機制,采取措施,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
1.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建立較為完備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如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辦公室等,并在各部門設立固定的協調人,確保組織機構的高效運作。
2.不斷加強人員操作管理培訓。堅持開展基礎操作技能培訓,讓每一位職員都熟悉應用操作,建立一支強大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
3.嚴格按照風險管理操作規程運作。相關業務部門應嚴格按照相關章程履行職責,確保風險管理工作的各項具體操作規范有序。
4.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以調查部門為主體,以規范企業行為為內容,研究建立針對企業的風險防范體系。另外,以業務職能部門為主體,以質量監控為主要內容,研究建立針對貨物的風險防范體系。
5.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把量化評估結果、績效評估結果作為評功、評獎的重要指標,以此激勵職工愛崗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