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簡談鐵路疾病防控人員培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上海鐵路局南京疾控所在南京、徐州、蕪湖地區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相關專業的人員。
1.2方法
1.2.1事先組織培訓管理人員設計調查問卷,并分別將問卷下發,統一回收時間。
1.2.2數據處理方法應用MicrosoftExcel2003進行數據雙錄入確保錄入質量,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方法主要為描述性分析。
2結果
2.1基本調查
全所干部職工共97名,實際完成調查83人,人員應答率為85.57%。83人中,男性44人,女性39人,男、女性各占53.01%和46.99%;平均年齡45.0歲,男性47.3歲、女性42.5歲;<30歲、30~39歲、40~49歲、50~59歲者各占2.41%、27.71%、36.14%和33.73%;在調查的83人中,有11人為非業務管理人員,對其余的72人職稱構成進行分析,高級、中級、初級和未定職稱者各占6.94%、51.39%、40.28%和1.39%;碩士、本科、專科、中專、高中及初中學歷者各占3.61%、31.33%、32.53%、18.07%、13.25%及1.20%;從事防病健教、公共衛生、衛生檢驗、消殺、職業和環境衛生、管理專業各占15.66%、20.48%、18.07%、7.23%、12.05%及26.51%。在本單位工作年限≤10年、11~19年、20~29年、30~39年、40年以上各占8.43%、25.30%、39.76%、24.10%和2.41%。
2.2培訓現狀調查
2.2.1個人對單位培訓重視程度調查分為非常重視、比較重視、一般、有待加強,把83人分為20~歲組,30~歲組,40~歲組,50~歲組。通過統計分析,四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earson卡方=8.812,P>0.05)2.2.2組織的培訓次數調查經統計分析P<0.01,有顯著性差異;同時分年齡段進行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earson卡方=23.446,P>0.05)。(表1)2.2.3外出參加培訓情況2011年外出參加省市及鐵路系統內部的培訓次數,0次24人,1~2次48人,3~4次9人,5~6次2人,有顯著性差異(χ2=59.892,P<0.01);分年齡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earson卡方=11.209,P=0.262)。2.2.42011年培訓師資情況調查認為老師水平很高的占8.43%(7/83),比較高的占56.63%(47/83),一般的占33.73%(28/83)人,很低的占1.20%(1/83)。
2.2.5培訓時間的安排認為很合理占9.64%(8/83)、比較合理占54.22%(45/83)、一般占28.92%(24/83)、不太合理占4.82%(4/83)、不合理占2.41%(2/83)。
2.2.6學習態度調查認為需要經常學習的占78.31%(65/83),有需要再學習的占18.07%(15/83),不需要學習的占2.41%(2/83),沒時間學習的占1.20%(1/83)。2.2.7影響單位培訓效果的因素從高到低依次為形式太單調、職工主動參培意識不強、培訓師的授課水平有限、時間安排不太合適、缺乏保障制度等。2.2.8培訓后技能提升效果明顯提升占33.73%(28/83),稍有提升占56.63%(47/83),基本無效占3.61%(3/83),不了解占6.02%(5/83);按照年齡組統計,有差異(χ2=18.257,P<0.05)。
2.3培訓需求
2.3.1培訓效果認為培訓方式效果由好到差依次為:外出參加培訓機構課程占72.29%、單位內部講師授課占57.83%、外請講師到單位授課占51.81%、在職教育占22.89%、脫產教育占21.69%。
2.3.2師資情況希望的師資來源是由高到低依次為:培訓機構教師63.86%、社會知名人士61.45%、高校教師45.78%、單位內部培訓師24.10%、各科室主任13.25%。
2.3.3培訓課題最想接受的培訓課題是,由高到低依次為:專業知識83.13%、養生保健32.53%、法律知識25.30%、計算機/互聯網24.10%、管理技能21.69%、壓力與情緒管理20.48%、溝通技巧20.48%、公文寫作14.46%。
2.3.4專業知識目前急需培訓的專業知識占前五位的依次為:健康教育48.19%、新發傳染病預防控制45.78%、質量控制40.96%、傳染病預防控制38.55%、食品衛生37.35%。
2.3.5培訓方法樂意接受的培訓方法占前五位的依次為:案例教學法57.83%、經驗交流48.19%、講授法44.58%、聲像視聽法36.14%、討論法34.94%。
2.3.6培訓時間每次培訓的合適時間:兩小時27.71%、半天25.30%、兩天19.28%、一天13.25%。
2.3.7培訓頻率愿意接受的培訓頻率占前三位的是:無偏好,依培訓需求而定36.14%、一月一次25.30%、一季度一次24.10%。
2.3.8培訓地點希望的培訓地點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專職培訓基地53.01%、單位會議室42.17%、現場39.76%、高校34.94%。
3討論
3.1人員現狀
基本符合要求培訓需求調查是培訓全過程的首要環節,也是整個培訓工作的基礎,是否開展有效的培訓需求調查與評估是決定培訓質量好壞的關鍵。此次對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調查分析,不同年齡人員對培訓需求無差異;人員現狀在職稱構成上基本符合鐵道部的要求:高級5%~15%,中級30%~40%,初級35%~45%,無職稱少于15%。
3.2充分利用現有人員,加大培訓力度
專業人員平均45歲,年齡基本偏大,有91.57%的人員在本單位工作年限≥10年。專業人員崗位分配還存在不均衡的現象,我們今后將對不能及時更新專業人員的崗位,除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外,還要加強專業人員培訓,提高疾控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鼓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選派優秀業務骨干參加師資培訓。
3.3培訓需求大,培訓后技能有提升
調查結果顯示,專業人員的培訓需求非常大,參加學習的目的明確、動機良好,只有2.41%的調查對象認為不需要培訓,與唐等的調查結果類似。不同年齡組參加各級培訓的次數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各年齡組專業人員均比較重視業務培訓工作,這與調查結果培訓后技能有提升是相一致的。對不同年齡組培訓后技能提升的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有差異(Pearson卡方=18.257,P<0.05)。提示我們今后開展的培訓應有針對性,對不同職稱、不同學歷、不同工齡等人員開展培訓的內容應有所不同。
3.4改變培訓內容,轉變培訓方式
在2003-2010年徐州鐵路疾控職工培訓情況現狀分析一文中,崗位培訓中存在培訓內容與實際的需求內容有所脫節的現象,除項目培訓外,專業人員最多接受的是業務知識、法律法規、政治知識、健康生活知識、安全管理等內容的培訓,而他們最希望接受的培訓課題是專業知識、養生保健、法律知識、計算機/互聯網等,急需培訓的專業知識也有所改變。但同時還存在著形式單調、培訓師的授課水平有限等影響因素,今后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合適的時間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探索性的采取諸如案例教學法、經驗交流、討論等方法,增加外出培訓的機會,進一步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可以評估和掌握組織及人員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內容、方法和考核標準等,對提高培訓質量、保證培訓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在加強專業人員培訓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培訓需求調查工作,為科學、合理制定培訓計劃提供依據;同時還要借助地方衛生資源的力量,為專業人員的培訓提供平臺,從而確保鐵路疾病預防控制隊伍的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梁茹單位:上海鐵路局南京疾病預防控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