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軌道交通車務專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車輛出入段組織專題研究
列車出入車輛段的能力受段內線路設計、信號系統功能、出入段線布置方式及長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出段時還要考慮列車投入服務點里程長短等因素。通常情況下,首班運營載客列車需提前1~2小時出庫才能滿足線路運能要求。該專題應側重研究分析列車出入段組織方式,對不同信號狀態及工況下的行車組織進行對比,旨在結合運營單位線路實際制定合理、趨向于最優的行車組織方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段內行車組織和出段效率,降低行車安全風險。
2終點站折返模式專題研究
在日常運營過程中,最小行車間隔主要受限于線路終點站的通過能力和信號系統通行能力。因此,分析運營單位線路信號系統在各種等級、模式以及故障情況下的終點站折返能力,理清終點站行車組織中的安全關鍵點和應對措施,對于合理選擇折返模式,優化運行圖編制具有重要指導作用。通常對站前折返模式采用解析法研究,對站后折返模式則適用于圖解法,專題研究目標導向最大限度提升運能,實現服務與運營效率的雙贏具有較強促進作用。
3車站防洪排澇專題研究
軌道交通車站水淹嚴重影響運營及行車安全,因此在籌備階段專題研究車站防洪排澇尤顯重要。該專題應結合當地氣象、水系特征、地形地貌等數據,梳理本線車站地理位置、車站結構、站位地勢和周邊水位等情況,研究車站防洪排澇設計,對車站出入口、區間風亭等進行逐個排查,以盡早確立車站水淹風險源。專題研究結論多應用于運營單位建立車站水淹應急體系,制定相關應急預案,設置出入口防洪擋板,便于明確車站防洪沙袋數量和設置、存放位置等。
4票務事務處理流程專題研究
結合本線自動售檢票系統設備(AFC)功能及相關參數,對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普通單程票退票、普通儲值卡退票、設備少找零/卡幣/卡、閘門誤用、非當天進站、車票失效、超時或超程等乘客事務進行逐項研究,力求在確保票務安全的基礎上,盡力優化處理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研究結論多用于軌道交通票務政策起草階段作以參照,也可作為運營單位制定票務管理規章和操作流程的基礎文件。
5TVM(自動售票機)找零系統專題研究
TVM找零系統直接影響乘客購票便利性,與硬幣需求量和車站員工工作量直接關聯。為了給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購票方式,減少對硬幣供應量的剛性需求,運營單位應結合TVM性能和相關參數對找零系統進行研究。該專題應從當地市民對于紙幣、硬幣的使用習慣入手,基于本線預測客流數據和平均票價等參數推導每日單程票使用量,根據TVM不同找零方式組合計算日均硬幣消耗量。研究結論既可作為試運營前的TVM參數設置基礎文件,以便于提高乘客購票滿意度,也可用于運營單位與當地銀行、公交公司簽訂硬幣供給協議前作為參考依據。
6備用車存放位置專題研究
在運營過程中,常因車輛或信號故障、突發性大客流等原因,造成運營秩序紊亂、行車間隔不均勻等問題。為了應對各類突發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行車調整手段,最大限度確保行車組織和客服質量,備用車就成了調整行車間隔、有序疏導客流的關鍵工具。該專題應首先明確備用車使用原則和時機,根據本線特征和基本條件,分析車輛段備用車、折返站存車線備用車和中間站存車線備用車的運用特征,確定加開組織方式,通過對比推導出最佳的備用車存放位置,研究結論一般用于起草《行車組織規則》,并作為編制《列車運行圖》的參照依據。
7車輛段調車組織專題研究
調車作業是車輛段內行車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車輛檢修、工程車開行、車輛調試、貨物裝卸等作業,間接影響正線行車、施工和搶修等工作。該專題應基于車輛段運用線布設和車輛配屬情況,分析轉軌、調試、扣修、裝載等各類動車作業路徑,對調機停放位置、調車作業程序、壓信號調車等進行研究,梳理列車冒進信號、電客車調入無電區等危險源及卡控措施,以明確車輛段調車組織原則。該專題研究結果一般運用在編制《車廠運作手冊》、《工程車司機手冊》等規章文本,并可用作車輛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參照材料。
8軌道交通與公交應急接駁專題研究
當軌道交通運營出現重大行車技術設備故障或突發事件導致停止服務,或造成行車能力下降較多導致運力不足時,采用應急公交車作為運送乘客的載體,利用公路把乘客運送至目的地站稱為應急公交接駁。在運營籌備期提前研究公交接駁的組織辦法、做好公交接駁的相關準備工作,對于開通試運營之后提供優質服務、降低事故對市民出行的影響有重要意義。該專題應結合沿線常規地面公交運營情況,剖析啟動和終止軌道交通與公交應急接駁預案的時機,研究不同接駁范圍內的車站客運組織、全線行車調整,深入探討站內和車廂內的廣播播放、站務接駁點的客流引導、線網其他車站的對應措施等。運營單位應依據研究結論,與當地城市交通主管部門、公交企業對接,盡早制定應急預案并建立聯動機制。
9車站大客流客運組織專題研究
車站是軌道交通線網的客流集散點,大客流情況時有發生,為了確保車站發生大客流時乘客安全和車站運營秩序,運營企業有必要提前為車站大客流的客運組織制定完善、合理的應對預案和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避免了客運事件的發生。在籌備期深入開展車站大客流組織專題研究,有利于客運管理規定和大客流應急處置預案的編制。該專題研究應結合運營單位的線路特點、客流預測數據、車站結構布局等實際情況,從大客流組織方法、客運組織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明確發生突發大客流時的安全風險點控制點、客運組織技巧、票務應對措施、客運信息程序,從而推算出本線路開通運營的客運物資準備、人員配備需求。該專題研究結果一般運用在編制《客運管理規定》、《車務部應急處理程序》、《車站運作手冊》等規章文本。
10車輛故障救援組織專題研究
因建設條件、城市規劃、投資規模等方面因素限制,軌道交通線路配線無法做到每個車站均設置存車線路;地鐵列車一旦出現故障在正線故障時,勢必將影響到全線列車運行,影響鄰線換乘列車正常運行;因此,如何快速、安全的組織處理故障列車,盡快恢復受阻線路,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在運營籌備期,各運營單位應結合本單位線路特點和車輛特性,開展正線車輛故障救援的專題研究。該專題研究應從救援時的行車組織方案、救援時間分析入手,并計算出啟動列車故障救援的時間,分析列車在故障救援時各種行車組織的可行性和優劣點,提出本單位車輛故障救援時的行車組織方案。該專題研究結果一般運用在編制《行車組織規則》、《車輛應急處理程序》、《司機操作手冊》等規章文本。
11結論
在軌道交通運營籌備期,車務運作籌備應結合本線路線路特點、設備特性、客流特點、地方政府政策等因素,提前開展并不斷完善上述10項專題研究,還可視情況開展車務排班模式研究、單程票流失研究、信號功能不完善時行車組織研究等專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到規章制度編制中,以便安全、高效的開展車務運作。
作者:賴書科 陶濤 單位:東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