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虛幻共同體資本主義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馬克思一生浩如煙海的巨著與革命實踐中,“虛幻共同體”是其重點關注的核心思想內容。在馬克思的虛幻共同體思想內容當中,國家問題又是重中之重的要素。把國家視為理性和理想的共同體,而且,這種共同體就是一種虛幻共同體的存在形式,這也是馬克思和黑格爾等前人完全不同的地方。馬克思在他早期的一段哲學和世界的關系闡述中,提出了理論與實踐的異質性關系問題,更為突出的是哲學的缺陷與消除問題。在馬克思看來,“國家應該是政治的和法的理性的實現”。馬克思在后來通過研究和革命實踐的歷史所證實了自己是在批判黑格爾“虛幻共同體”國家觀的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虛幻共同體”思想的。在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從萌芽到形成的歷程進程中,經過了從批判現實的國家到批判理性主義的國家的階段,這一批判的核心就是批判黑格爾法哲學。在馬克思看來,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社會這種特殊的公共場合的普遍利益,而社會這種公共場合的普遍利益是完全沒有可能是由自己來加以協調和維持的。他指出:“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國家的姿態而采取一種和實際利益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形式。”我們可以從馬克思的論述中分析出,在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普遍性地存在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會是以一種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出現,這種虛幻的共同體就是國家共同體。列寧曾經指出:“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其實,社會對各利益集團之間矛盾沖突的調節與化解,就要求有一種用來調節與化解由這些利益集團構成的社會關系的公共權力機構和組織,以有效維系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我們認為,這種新的權力機構或組織就是馬克思所探索的國家,即虛幻共同體。
二國家:共同體的虛幻性表現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為了取得統治地位,為了贏得全體社會成員及階級共同的支持,以階級形式存在的共同體在與政治階級作斗爭的過程當中,國家或階級總是以代表全社會利益的面目出現,在市民面前,甚至國家或階級也總是竭盡全力地把自己的利益當作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這種以虛假方式代表全體社會利益的做法充分地暴露了資產階級國家共同體的虛幻性。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只是一種“虛幻共同體”和“冒充的集體”。人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共同體中,才能獲得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但是,國家是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屬于一種歷史的范疇,國家不是永恒不變的,也不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馬克思認為,國家“同時采取虛幻共同體的形式”,其掩蓋了在國家內“一個階級統治著其他一切階級”的事實。那么,資產階級國家如何以虛幻共同體形式來掩蓋這樣的事實呢?就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其不外乎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護資產者的利益而采取的與現代私有制相適應的一種組織形式,這種形式完全是與現代私有制相適應的。因此,我們不難分析出資產階級國家的真實本質是資產階級統治市民社會的工具,是資產者利益的代表。就一般的國家而言,“現代國家”也即是資本主義國家。從本質上看,國家是完全凌駕和超越社會與各階級之上的、是資產階級自身為了維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建立的一種組織形式。馬克思認為,這種形式,只是一種表象、一種錯覺,或者說只是階級統治所采取的一種形式。“現代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資本家的國家,理想的總資本家。”現代資產階級國家的相對獨立性、普遍性的效用在于國家不能超越于資產階級社會的基本階級關系,但是完全可以超越和獨立于個別的資本家和工人。這種相對的獨立性,只是為了克制個別資本家的利益和資產階級共同利益的矛盾。在馬克思看來,國家作為全體社會成員的代表,其外衣無論是多么華麗,都無法遮蔽其絕大部分只能是以“虛假的共同體”的外觀成為“冒充的共同體”,也不能成為代表全體社會成員利益的真正的共同體。事實上,這充分體現了現代國家不斷鞏固和強化了市民社會的關系,使現代國家形式的普遍性、蒙蔽性、欺騙性更加合理化與“合法化”。在現代社會,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形成、發展與進步,從而導致了無產階級的自身狀態出現了人的發展完全就局限于“那個自身是資產階級物的階級”的虛幻的共同體之中。這樣就產生了不同人之間的天然差別,有了這種差別,就會自然凸顯出“偶然性”的個人。由于“偶然性”的個人受到資產階級物的力量的完全統治,所以,個人會覺得更加地不自由。這種狀況對無產階級而言,其自身生存的社會物質條件,所從事的勞動就成了一種偶然的物的條件。因這些條件,導致了單個的無產者或者任何社會組織無法能夠加以控制這種偶然的物的條件。在馬克思看來,人是共同體的存在基本方式。自由人聯合體是完全符合人的需要的真正的人類共同體形式,其存在的基本條件是必須具備物質財富的極大滿足和人類私有制的徹底消除這兩個前提。人的共同體存在方式是與人們實際所處的生產與分工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人們的相互交往與聯合方式決定了共同體占有和分配的基本形式。然而,馬克思認為,當社會作為“真正共同體”存在的條件還不具備,人們也不可能在真正共同體中生活的條件下,只要是能夠創造出一種新的共同體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求,表征自己作為人的實質的共同體,哪怕是采取一種虛幻共同體的形式,也是屬于作為人的正當利益的基本訴求。在這種前提下,以任何一種共同體的形式的社會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但是,如果從共同體的視角來分析,馬克思在資本主義國家批判中,重點強調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虛幻性,這種虛幻性,已經遮蔽不了國家成為了人的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外在限制條件。這樣,如何減少甚至避免國家共同體形式給人類帶來的各種慮幻性,就成為時代的重要課題。正是因為資本主義國家這種共同體的形式是虛幻的,所以,其必然要被“真正共同體”所取代,而這種真正的共同體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共產黨宣言》中分析、考察、論證和設想并闡述的未來的理想社會。這種社會等同于聯合體,也等同于共同體即“自由人聯合體”,這種共同體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能夠促進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通過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而設想出來的這種“自由人聯合體”,是馬克思用來表達作為未來社會自由人存在的重要社會條件的占有方式與勞動方式,這種占有方式就是聯合占有方式,實際上就是合作社會主義經過長期發展之后所達到的社會形態,是一種全體社會成員作為自由人平等充分地進行合作的真正的社會合作共同體。
三總結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資本主義國家這種人類共同體歷史發展過程中,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國家這種虛幻的共同體形式,走向一種未來的、理想的、真實而真正的社會共同體形式,這就是馬克思所通過研究探索和革命實踐并設想的“自由人聯合體”。這個“自由人聯合體”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經過長期的發展與進步之后所達到的,一種全體社會成員作為自由人平等充分地進行合作的高級社會共同體形態。
作者:陳明富單位: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