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主選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臨朐縣位于沂山北麓,濰坊市西南部,轄22個鄉鎮、966個村、86.6萬人。去年底,在組織我縣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前,我們首先把新頒布的《村委會組織法》、省《選舉辦法》與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進行了認真學習。通過學習,深刻認識到:搞好這次村委會換屆選舉,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基層民主政治,保持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同時我們看到,與往屆選舉相比,這屆的突出特點是直接推選選委會、直接提名候選人、直接選舉村委會成員。縣委、縣政府認為,“這三個直接”在關鍵環節上進一步擴大了民主,對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要搞好這次村委會換屆選舉,關鍵就在落實好這“三個直接”,依法民主選舉。為此,我們重點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正確處理兩個關系
(一)加強領導和依法辦事的關系。落實“三個直接”,依法民主選舉,是推進農村民主政治的重要一環。只有加強領導,才能確保依法辦事,把“三個直接”落到實處;也只有落實“三個直接”,堅決依法民主選舉,才能充分體現黨的領導。因此,我們一開始就注意正確處理加強領導與依法選舉的關系,采取措施,依法落實“三個直接”。縣里成立了由領導為正副組長,由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設立專門辦公室,具體抓這項工作,并先后兩次召開縣委常委、縣長聯席會,把“三個直接”從組織到實施細化為6步、18個環節、40多個細節。每個步驟、環節,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都規定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再是針對有的鄉村干部片面認為落實“三個直接”就是群眾愿咋辦就咋辦,從而放松領導的現象,先后召開兩次鄉鎮黨委書記會、三次分管黨務的副書記、分管鄉鎮長、組織委員、民政助理會調度情況,交流經驗,強調領導,嚴把程序。同時,縣里抽調了懂程序、善指導的20名干部組成5個督察小組,深入鄉村,督察指導。辦公室專門設立咨詢熱線電話和信訪室,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向全縣公開。
(二)尊重民意和正確引導的關系。“三個直接”目的是還權于民,讓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但由于傳統影響、村民素質等原因,群眾在干部標準的衡量、民主權利的運用上有時難于把握尺寸,這就需要進行積極的引導。積極引導的目的是為了讓群眾準確把握標準,扔掉宗派家族惡習,選出真正帶領群眾開拓致富的好班子。為了正確引導群眾,我們一是根據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細化了村委會成員的干部標準,印發給群眾,自始至終將其作為宣講的重要內容,讓群眾掌握選人的“尺子”。二是組織原村委成員述職。按照干部標準,讓群眾評議,給村干部亮相打分。三是組織村民代表審查財務賬目,用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衡量村委干部的德才能力,用干部的標尺確立干部的去留。四是明確宣布紀律、不指
派,不內定,充分尊重民意,做到“保法不保人”。
二、堅持“三個原則”
(一)宣傳領先的原則。“換屆不換人,直選也是領導說了算”,這是換屆選舉工作開展之初許多群眾所普遍擔心的。這種擔心導致了群眾的不熱心、不用心。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法律宣傳不到家,群眾對“三個直接”不理解。因此,整個換屆選舉過程,把對“三個直接”的教育抓緊不放。一是通過廣播、電視和印發宣傳材料,出動宣傳車進行廣泛宣傳。二是層層舉辦培訓班,培訓換屆選舉的“明白人”,骨干明白,群眾清楚,“三個直接”有了保障;三是通過駐村干部向群眾,特別是對選舉有片面認識的群眾面對面地進行宣傳。據統計,縣、鄉、村三級領導干部對群眾宣講輔導2950多場次。通過宣傳“三個直接”,群眾知道這次選舉要動真格的,參與熱情都很高,許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紛紛趕回來參加選舉。據統計,這次選舉,全縣平均參選率達到90%以上,有的村達到100%。
(二)分類指導的原則。在選舉前,各鄉鎮都認真進行了村情調查,分析排隊。從調查的情況看,全縣村風好、社情穩、民風正的村712個,占74%;村風差、社情雜、人心亂的村42個,占4%;村情一般的212個,占22%。據此,我們提出了因村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的指導思想。各鄉鎮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條件成熟的村先進行了選舉;對兩委班子較弱的村,縣里派駐140個工作組現場指導,對問題較多的村,從縣鄉選派132名得力干部實行綜合治理,目前已有34個村選出了新班子,8個村推選出選舉委員會。
(三)公開公正的原則。我們認為,在選舉的各個環節上,只有堅持公開公正,才能落實“三個直接”,真正體現民主選舉,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除了在推選候選人和正式選舉中堅持公開公正,實行當場推舉監票人、計票人,公開唱票計票,當場公布選舉結果外,在推選選舉委員會成員和主持人時也都堅持公開公正原則,采取三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民主推選:人口較少的村,直接召開村民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推選,程序與正式選舉一樣;人口較多、居住分散或多自然村的,召開村民小組長會,進行布置,由小組長召集村民進行無記名投票,然后匯總各小組投票結果,按得票多少確定人選;或召開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組長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然后帶回各小組醞釀討論通過。由于起步就公開公正,群眾看得清,感觸深,原來將信將疑的群眾在親身參與后,都感慨地說,“開始就擺出個公正的樣,以后的事還猜疑啥!”
三、充分發揚“嚴、準、細、實”的工作作風
“嚴”,就是一切嚴格依法辦事,嚴格按程序辦事。推選選舉委員,嚴格按規定不指定,不委派。對不按“三個直接”辦事的,堅決推倒重來。
“準”,就是理解“三個直接”的意義、實質,準確把握落實“三個直接”的程序,裁決各種是非曲直,從而制定相應措施,確保“三個直接”的認真執行。
“細”,就是按照程序,方法考慮細,步驟擬定細。我們針對村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操作程序理解執行難的實際,詳細制定了宣傳提綱、日程表、選舉(預選)通知單、委托申請
書、委托批復書、選票、推選選舉委員會大會主持詞、選舉候選人大會主持詞、正式選舉大會主持詞、選舉結果報告單等12份配套齊全的規范文件。作為一個村,只要嚴格按照這些材料去做,就能把“三個直接”落到實處。為制定好3個主持詞,民政部門組織人員搞模擬,連熬三個通宵,精雕細刻每一個枝節,把“三個直接”的全過程進行了細化。由于考慮細致,輔導簡單,操作容易,減少了群眾咨詢。這套材料被省換屆選舉領導小組全部轉發,同時還被作為省換屆選舉培訓班的教材使用。
“實”,就是作風扎實、工作扎實、措施扎實。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一是抓好試點。書記親自掛帥,選取楊善鎮玉皇廟村搞試點,摸索落實“三個直接”的經驗。正式選舉時,組織各鄉鎮“一把手”現場觀摩。各鄉鎮也都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確立了不同類型的試點村,先行一步,摸索經驗,指導全盤。二是深入農村,實行面對面的領導。換屆選舉中,七賢鎮I、家小河村剛開始換屆,一連幾天群眾上訪不斷,主持選舉工作的人員也跟著反映問題,各說各的理,一時鬧的不可開交。為弄清事實真相,縣委副書記王福亭親自帶隊,深入該村,同5名主持選舉工作的人員和7名群眾代表面對面地交談,全面掌握了實情,有的放矢地采取了措施:針對財務混亂狀況,組織專人進行了審查,并嚴肅處罰了兩名有問題的村委成員;針對違背程序的選舉,推倒重來,從頭做起;針對選舉委員會是部分群眾選舉的結果,重新組織全體選民,用無記名投票的辦法直接推選了選舉委員會,很快完成了村委班子換屆選舉。就是靠這種扎實有效的作風,使7個上訪村的換屆選舉問題解決在了基層。
通過落實“三個直接”,依法民主選舉,全縣農村發生了質的變化。
一是村委會成員的整體素質、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全縣新一屆村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0.3歲,比上屆降低2.8歲;45歲以下的占88%,老中青結合,搭配得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519人,比上屆提高14個百分點。村委會職數由3800個減為3510個,減少7.6%。
二是選舉結果合民心,順民意。“三個直接”使群眾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利,選出了自己的“意中人”、“當家人”。九山鎮小堯峪村一位78歲的老大爺親自到中心會場投票,看到信任的人當選為村主任、連聲講,“早這樣選,村里工作早順了,村民早富了”。同時,群眾自己選的干部,自然從心眼里擁護,紛紛出謀獻策,傾力相助。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新一屆班子上任后,群眾提出幫助村
三是化解了干群矛盾,農村基層更加穩定。“三個直接”猶如大浪淘沙;、一些“懶、散、饞、貪”的村干部被選下臺,大批群眾基礎好、威信高、能力強的新人充實進班子,農民心順氣和,抵觸情緒一掃而光。上訪鬧事的少了,安心生產的多了;歪風邪氣少了,一心致富的勁頭大了;牢騷怪話少了,
學文化鉆技術的正氣濃了;精神變,社會穩,氣象新。
四是“三個直接”大大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今年我縣遭受了八十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在干旱面前,新一屆村委班子不氣餒、不彎腰,帶領群眾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抗旱雙保,同老天爺展開了頑強的斗爭。短短2個月的時間,全縣新打機井157眼,新上應急水利工程162處,40萬畝麥田普澆一遍水。栽樹6.5萬畝,其中經濟林3.3萬畝。“三個直接”把群眾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上,激活了人這一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反過來又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