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鄧小平建黨思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鄧小平制度建黨思想是在繼承黨建理論的基礎上,突出強調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以制度建黨為核心的黨建理論。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后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次重要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在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對黨的建設問題進行了新的審視,提出了制度建黨的戰略構想。這一黨建理論新思維的提出,并不是對關于黨建理論的簡單否定,而是一種創造性的超越,即在重視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的前提下,更強調組織體制和領導體制的完善。
一、制度建黨思想的提出
鄧小平的制度建黨思想是在總結建國前后我黨的成功經驗和挫折教訓的基礎上,特別是十年的慘痛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顯然,這一思想與突出強調思想建設的作用有所區別,是把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完善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看作新的歷史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性問題。
鄧小平指出,如果沒有好的制度,“即使像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于對黨對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所以,總結歷史經驗,從制度上、體制上解決問題,是鄧小平思考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出發點。他明確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p>
鄧小平指出,制度建黨的根本是要使黨的自身建設走上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軌道。他強調說:“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彼磸蛷娬{,新時期的黨建工作,要依靠改革。通過建立和完善黨規黨紀以及開展經常性的工作來進行,而不是靠搞政治運動的形式來加強黨的建設。這是對馬列主義建黨學說的偉大創舉。
二、制度建黨思想的核心
鄧小平制度建黨思想的核心是:正確處理黨和政府、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實現黨和政府、中央與地方的制度性分權。他指出:“過去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分過幾次權。但每次都沒有涉及到黨同政府、經濟組織、群眾團體等等之間如何劃分職權范圍的問題?!敝袊伯a黨成為執政黨以后,黨的政治領導職能與政府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職能理應適當分開,但這一問題長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因此,鄧小平指出:“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我們要改善黨的領導。除了改善黨組織狀況以外,還要改善黨的領導工作狀況,改善黨的領導制度”。他提出要著手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今后凡屬政府職權范圍內的工作,都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討論、決定和文件,不再由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發指示、作決定,政府工作當然是在黨的政府領導下進行的。政府工作加強了,黨的領導也加強了”。
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方面,鄧小平強調中央集中太多,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不夠,黨內民主和基層民主發揚不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兩條,一是黨與政府的制度性分權,實現黨政職能分開,二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廢除干部職務終身制等。
三、制度建黨思想的關鍵
鄧小平制度建黨思想的關鍵是解決官僚主義問題、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家長制問題、干部職務終身制問題和形形色色的特權問題。他指出,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權力過分集中成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革命隊伍內的家長制作風使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固然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是與我們的制度不健全有關。
因此,鄧小平主張在制度上全面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官僚主義、封建主義殘余等腐朽思想的影響,“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現?!泵鎸Ω刹拷K身制的現象,鄧小平提出;“任何領導干部的任職都不能是無限期的?!痹诮鉀Q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問題方面,鄧小平把集體領導視為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關鍵環節,明確提出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他強調凡屬方針政策問題、全局性問題、重要干部的任免、獎懲等,都要集體討論決定。
四、制度建黨思想的基本內涵
第一,對各類制度定性,明確制度的層級性。
在我們黨自身建設的歷史上,鄧小平第一次把黨的制度區分為基本制度、根本制度和具體制度,鄧小平的基本思路是,堅持基本制度。完善根本制度,健全具體制度。
鄧小平把社會主義制度、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都列為基本制度,要求始終堅持。他指出這些制度是經過長期實踐證明且符合中國國情、黨情的好制度。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鄧小平把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根本制度,并把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緊密聯系起來,強調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必須堅持和健全。對于黨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監督制度等,鄧小平認為屬于黨的具體制度,提出要通過對這些具體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改進完善,最終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體系。
第二,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學內涵,闡明了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極其重要性。
鄧小平極其重視民主集中制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重大實踐價值,把是否實行民主集中制提到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他強調要從執政黨的特點出發加強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設。1956年鄧小平在黨的八大《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第一次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執政黨建設問題,把實行民主集中制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聯系在一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認為“”之所以發生,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尤其是集體領導原則不斷受到削弱以至被破壞。因此,鄧小平十分注重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設,以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1992年,鄧小平再次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重要的制度,永遠不能丟。
第三,提出“四化”干部隊伍建設方針,改革和健全黨的干部制度。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認為要把培養選拔中青年干部,改革干部制度作為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來抓。1979年11月,在中央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干部會上,鄧小平強調,對于我們老同志來說,第一位的事情是要認真選好接班人,要讓路,要準備交班,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一個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長遠利益的戰略問題。十一屆五中全會上鄧小平指出,“不進一步解決組織路線問題,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就得不到可靠的保證。1982年1月,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實現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是革命和建設的戰略需”。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完整提出干部隊伍的“四化”方針。他大聲疾呼;這是“一場革命”。這場革命不搞,讓老人、病人擋住比較年輕、有干勁、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亡黨亡國。
第四,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核心的黨規黨法,從根本上加強制度治黨。
基于對黨的制度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鄧小平強調要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核心的黨規黨法。“十二大”前夕,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修改黨章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十二大把“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的規定寫入新黨章。1987年11月,黨的十三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對十二大黨章中的部分條文又作了修改,這些修改體現了鄧小平關于擴大黨內民主,實行黨政職能分開,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等精神,黨章的修改和充實從根本上加強了黨的制度建設。
第五,從嚴治黨,建立與健全黨的監督制度。
早在1957年4月,在西安干部大會上鄧小平就指出,“黨要受監督,黨員要受監督”,“我們黨是執政的黨,威信很高,我們大量的干部居于領導地位。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犯了錯誤影響也最大。因此,我們黨應該特別警惕。”鄧小平還非常重視將現代政治文明的成果運用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踐,強調要把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制度建設的重點來抓。他指出,要“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做出適當的規定,便于對黨的組織和黨員進行監督?!笔粚萌腥珪院?,鄧小平又多次強調要加強黨內監督,“要有群眾監督制度,讓群眾和黨員監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凡是搞特權、特殊化。經過批評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權依法進行檢舉、控告、彈劾、罷免。”“要制定各種條例,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關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p>
總之,鄧小平制度建黨思想的內容十分豐富,突出強調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以制度建黨為核心的黨建理論。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后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次重要的理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