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拓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常態下工會工作應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自覺以群眾路線為工作方針,踐行“三嚴三實”,深化“四風”整治,履行法定職責,為企業的科學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新常態下工會工作應致力于維護職工權益,反映職工呼聲,切實做好職工服務工作,應成為職工利益的維護者和職工服務的平臺,其著力點在于“四風”整治。新常態下工會工作必須有新的內涵,且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得以表達。工會工作踐行群眾路線教育精神,關鍵在于作風建設。“三嚴三實”是對工會工作的最新指引,新時期工會工作應以“三嚴三實”為總體要求做好作風建設工作。“三嚴三實”對于工會工作作風建設具有豐富的指導價值,因此工會工作創新點即在于對“三嚴三實”的遵循與適用。
【關鍵詞】工會工作;群眾路線;四風整治;作風建設;三嚴三實
前言
工會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主體,工會應充分利用其地位與職能,做好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切實保障職工權益,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向新的高度。新常態下工會工作應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自覺以群眾路線為工作方針,踐行“三嚴三實”,深化“四風”整治,履行法定職責,為企業的科學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本文主要就工會工作視角下如何進一步拓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展開一些探討,希望能夠對于新常態下做好工會工作有所裨益。
一、著力點在于“四風”整治
強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應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群眾深惡痛絕的四種現象,也是當前作風建設必須鏟除的對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背離了群眾的需求,助長了不正之風,脫離了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優良傳統,應受到深入的批判。新常態下工會工作應致力于維護職工權益,反映職工呼聲,切實做好職工服務工作,工會應成為職工利益的維護者和職工服務的平臺。我國《工會法》第6條第1款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一規定界定了我國工會的角色與職能,即工會應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可見,工會的角色與職能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格格不入的。工會工作中不但不應出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還應堅定地做好職工服務工作,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真正成為職工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新常態下工會做好職工權益保障工作,既是對法定職責的履行,也是對企業科學發展的促進。在新常態經濟下,工會惟有做好服務與保障工作,才能消除職工的后顧之憂,使職工投入到緊張的崗位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企業迎接新常態經濟下的各種挑戰。因此,新常態下工會工作積極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精神,著力點在于“四風”整治,這是做好新常態下工會工作的重點。工會工作中的“四風”整治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創新工作機制,將職工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這就需要完善工會工作的規章制度與運作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二是積極聽取職工的批評指正意見,將此作為改進工會工作的契機,并自覺接受職工監督;三是完善民主管理,以民主理念作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根本武器。
二、關鍵點在于作風建設
新常態下工會工作必須有新的內涵,且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得以表達。工會工作踐行群眾路線教育精神,關鍵在于作風建設。工會作風建設與其他部門、其他單位的作風建設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本身就是為保障和實現職工權益而存在的,但作風建設對于工會工作來說并不是多余的,工會只有強化作風建設,才能凸顯工會的存在價值和使命;另一方面,工會作風建設有其特殊的內涵和規律,既要結合工會工作的實際情況,又要遵循作風建設的一般規律,做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結合。之所以說工會踐行群眾路線教育的關鍵在于作風建設,有如下幾點理由:一是作風建設體現工會工作的理念,是工會工作理念最為直接的外觀表現,反映了工會工作者對群眾路線的態度。工會是否遵循群眾路線,工會工作作風是最為直接的反映;二是作風建設是維護職工權益的直接舉措。職工對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深惡痛絕,如果工會都存在“四風”問題,那么職工內心有多么失望和痛苦,我們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只有做好工會作風建設,才能有效地維護職工權益;三是工會作風建設本身即屬于工會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將作風建設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項目來抓,本身就是工會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新時期工會作風建設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以充分發揮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是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工會應尊重職工的意見,邀請職工監督、批評和指正工會在作風建設上存在的不足。同時,工會還要尊重群眾的創造性,確保職工群眾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權利。要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與職工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宗旨不能忘,堅信職工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二是在作風上深入群眾。工會作風建設需要深入群眾,了解職工的實際需求,需要做到腳踏實地,從實際出發,切不可出現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坐在機關里空談議論和“拍腦袋”,“想當然”的盲目;三是在工作上依靠群眾。工會群眾工作的開展說到底還是要依靠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應深入到基層職工群眾中去找方法、找出路,老老實實向基層干部和職工群眾學習,細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研究總結他們的經驗,不斷創新工會工作;四是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工會作風建設要體現出對群眾的關愛和照顧,應善于發現職工的實際困難,不論困難大小,決不能等閑視之。對于確實存在困難的職工,工會應想辦法幫助解決,以消除職工的后顧之憂,使職工能夠安心投入到崗位工作中。
三、創新點在于“三嚴三實”
“三嚴三實”是黨對作風建設的最新表述,即需要做到“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是對工會工作的最新指引,新時期工會工作應以“三嚴三實”為總體要求做好作風建設工作。“三嚴三實”對于工會工作作風建設的指導價值在于:第一,“三嚴三實”是對作風建設各項要求的高度概括,它用字精準,語義凝練,內涵豐富,工會作風建設應遵循“三嚴三實”的基本要求;第二,“三嚴三實”是直接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而提出的一項指導思想,它為工會反“四風”建設提供了理論和思想武器,工會在作風建設中應善于利用“三嚴三實”做好作風建設工作;第三,“三嚴三實”同時也是工會作風建設成敗得失的衡量標準,工會作風建設成效如何,可以對照著“三嚴三實”的各項要求進行科學評價。當然,工會在作風建設實踐中應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地運用“三嚴三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關工會作風建設的更高標準。工會在作風建設中的創新程度,取決于其對“三嚴三實”的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新時期工會應在作風建設創新中做到如下幾點:一是創新觀念,牢固樹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將做好職工服務置于首要位置;二是創新形式,豐富職工服務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吸納職工參與到工會工作中來,使職工能夠真正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三是創新機制,滿足職工增長的各類需求,以更好地做好職工服務和保障工作,使職工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新常態下企業工會做好作風建設工作,應加強貫徹“三嚴三實”,將“三嚴三實”的理念和要求貫穿到工會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去。現就如何將工會作風建設與“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展開一些探討:一是“嚴”的層面。“三嚴三實”要求“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嚴”是“三嚴三實”的關鍵字之一。具體到工會工作中,工會應對自身職責有明晰、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工會需要不斷地通過作風建設擺陣自身的角色,嚴格履行職責,嚴格履行職責,對于自身享有的“權力”要慎重行使,且應以職工利益的維護與保障為根本的出發點;二是“實”的層面。“三嚴三實”要求“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實”同樣是“三嚴三實”的關鍵字之一。具體到工會作風建設而言,工會工作應追求務實不務虛,應在“實”的原則和標準下,實實在在地為職工謀福利,應杜絕一切形式主義和享樂主義,踏踏實實地做好工會工作,為工會事業的發展、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作出一點有益工作。
四、結語
總之,新時期群眾路線還需要繼續縱深拓展,工會應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維護和保障職工權益為使命,完善工會工作機制,創新工會工作形式,以此踐行群眾路線精神。工會應明確新時期工會工作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推進,著力點在于“四風”整治、關鍵點在于作風建設、創新點在于“三嚴三實”。
【參考文獻】
[1]鈕友寧:《關于我國工會工作改革創新發展的基本任務》,《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1).
[2]許青云:《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學習論壇》,2015(9).
[3]李勇:《深化“三嚴三實”需要抓四“頭”》,《政工學刊》,2015(11).
[4]秦遠林:《“嚴”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主旋律》,《領導科學》,2015(16).
[5]劉忠和:《新形勢下黨的作風建設的特點探究》,《政工學刊》,2015(5).
作者:馬麗霞 單位:佛山市南海潔能燃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