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哲學品格芻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思想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具有深刻復雜的時代背景,是20世紀人類社會思想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給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提供了直接的理論指導。而這一思想產生、形成的背后必然具有強大的理論根基,文章從哲學品格的角度對思想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們當前的國家社會發展提供新的視角。
一、概念內涵界定
思想作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成果,是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在中華民族獨立自強的革命進程中,在探索國家建設的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和證明,其形成過程,既堅持了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又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精髓,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體現出了哲學的品格。對于哲學的品格,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有學者認為哲學品格是哲學素質中最高的層面,是哲學家群體呈現出來的穩定的共同的心理特質和行為模式的總稱。有學者認為哲學品格是哲學獨特的特性及其相應的活動方式、行為規范、行為表現的總合與整合。對于哲學品格的內容,有學者認為哲學品格包括六個要素:審慎的思辨傾向、堅定的求真意志、強烈的獨創意識、理性的批判精神、積極的生活態度、高尚的人生理想。有學者認為哲學有論理性品格、非實用性品格、廣裹性品格、高深性品格、普遍性品格、批“判性品格、反思性品格、求索性品格八大品格。吉林大學的孫正聿教授認為,哲學的品格主要包括“向上的兼容性”、“時代的容涵性”、“理論的系統性”和“思想的開放性”。毛浙東思想從形成到發展、再到自成體系,充分地體現了哲學品格的四個方面,本文對思想的哲學品格分析就基于這四個方面。
二、思想的哲學品格分析
(一)兼容性體現出深厚的歷史感
“向上的兼容性”,即每個時代的哲學都必須以巨大的歷史尺度,去批判地考察全部哲學史,吸收哲學史的全部積極成果,揭露先前哲學所蘊含的內在矛盾,發現先前哲學所遇到的真實的理論困難,從而以解決這種理論困難的方式去推進哲學的發展。思想,不僅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而且還堅持了與中國的傳統和實際相結合。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百多年來,中國一直承受著西方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甚至大到面臨國家存亡,在這種壓力下,我們開始反思中國在與西方的較量中,到底輸在什么地方?無數仁人志士開始了艱辛的探索,經過了、辛亥革命,中國仍然沒有走出困境。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在長期的革命實踐探索中,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歷史的角度深刻總結了過去革命失敗的深刻教訓,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思想的形成,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方面,體現了向上的兼容性,在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方面,體現了深厚的歷史感。
(二)容涵性體現時代的現實感
談及哲學,有人認為哲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似乎是脫離現實的,這是一種誤解。其實,哲學從來不是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時代”,或者更簡潔地說,“是思想中的現實”。這就是哲學所具有的“時代的容涵性”和“強烈的現實感”。任何一種真正的哲學,無論它在表現形式上是多么抽象或思辨,它都具有這種“時代的容涵性”。從思想的產生可以看出,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它是在革命與戰爭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產生,近代中華民族外部面臨著亡國亡種的外來侵略者的威脅,內部連年不斷的征戰使得民不聊生,在這種狀況下,中國急需一種拯救民族危機的力量,沒有這種時代背景,也就不可能產生思想。而且,思想的形成,是與不同時期不同的斗爭重點密切聯系的。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遵義會議后,又到抗戰結束這一時期,再到解放戰爭結束,直至新中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人面臨新情況、新問題開始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等重要理論。思想從形成到成熟,再從成熟到發展,都始終緊扣時代的主題,把握時代的脈搏,充分體現了哲學品格的“時代的容涵性”和“強烈的現實感”。
(三)系統的理論蘊含巨大的邏輯感
每一種真正的哲學理論,都具備理論上的完整體系,理論的深厚歷史感,強烈的現實感,都實現在它的邏輯化的概念展開過程之中。哲學的力量,是一種理論的邏輯力量,一種理論的說服力量,一種撞擊人的理論思維的力量。“邏輯感”,是哲學的最為基本的重要品格。思想的獨特之處在于全方位地以其獨創性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形成了一個理論豐富,邏輯嚴密的科學思想體系。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從中國具體的國情出發,探索革命的道路和斗爭形式;社會主義革命及建設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和中國共產黨人又開始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并舉的方針,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的大國,如何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重大課題。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社會主義矛盾論,論十大關系等重要理論;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理論。系統地解決了無產階級軍隊建設問題,人民戰爭戰略戰術問題,規定了軍隊的宗旨,使以農民為主體的軍隊面貌煥然一新,戰斗力增強;政策和策略的理論,在中國革命中復雜的局面下,必須高度重視斗爭策略,才能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斗爭策略,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重視文化工作的理論;黨的建設理論,的黨建理論解決了在一個農民和小資產者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如何進行黨建的問題。建國前以及建國后,針對黨從過去領導革命的黨成為執掌全國政權的黨,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為我黨的建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從這主要的六大理論體系可以看出,思想內含著豐富的哲學品格,體現出了理論的系統性和邏輯感。
(四)開放性的思想包含著博大的境界感
人們經常說,哲學是一門尋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學問。這種永無止境的求索,這種思想的永遠的開放性,構成了哲學的博大的境界感。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不斷的發展中,等共產黨人深刻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提出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并系統地闡述了其科學內涵和實現途徑,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理論在中國發展的新道路,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沿著正確的方向,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體現了開放性的思想,博大的境界感。
三、研究思想哲學品格的意義
如果沒有思想,中華民族在民族獨立富強的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摸索更長的時間、還會走更多的彎路。思想給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提供了正確的、強大的理論指導,實現了中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順利轉變。研究思想的哲學品格,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思想的新視角,有助于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更準確地把握思想的精神實質,這對于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長遠而深刻的意義。
作者:黃文曦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