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體系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改造罪犯理論包括“關于戰犯改造”、“我們的監獄其實是學校”、“人是可以改造的”等九部分。這九個部分可以概括為“三觀”即刑罰觀、監獄觀、改造觀,“三論”即方法論、策略論、管理論。“三觀”為基礎理論,“三論”為應用理論。這一理論系統地回答了監獄刑罰執行與罪犯改造工作“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問題。改造罪犯理論是新中國監獄制度的本質和內涵的高度概括與抽象,是我國的監獄哲學、監獄基礎理論,掌握和深刻領會了這一理論也就等于深刻理解了我國監獄法規制度的立法精神、懲罰與改造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追求。研究改造罪犯理論既是為了總結過去,更是為了面對未來;不僅是學術研究,而且是為監獄工作在新世紀的改革發展而進行的應用研究。
【摘要題】刑事執行法學研究
【關鍵詞】改造罪犯理論/基本框架/內在聯系/人文關懷/創新精神
【正文】
中圖分類號:D926.7文獻標識碼:A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在徹底摧毀舊的國家機器,創建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機器的進程中,革故鼎新,白手起家,逐步創建起了一整套全新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監獄制度及運作體系。在短時間內,使舊中國黑暗落后、野蠻殘酷的監獄制度一下子飛躍到世界領先、文明進步、科學有效、獨具特色的監獄制度行列,創造了為世人矚目的多項人間奇跡。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新中國的監獄制度不僅有效地完成了保衛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基礎,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的艱巨的歷史任務,而且,新中國監獄制度及其運行體系的實踐為人類社會刑罰執行制度的文明進步和教育矯正罪犯的科學化進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特色鮮明、科學有效、文明進步的新中國監獄制度及其運行機制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建成并不斷完善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追本溯源,指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監獄制度迅速建立并不斷取得成功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改造罪犯理論。
改造罪犯理論是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締造和奠基人民共和國政權基礎的建國初期,我們沒有現成的法律制度做依據,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依靠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結合中國當時的實際,等第一代領導人從實際出發,不斷發出各種指示、批示、談話、講話等,及時撥正航向,指導監獄制度與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建設發展,領導和推動了新中國監獄制度及實踐的不斷完善。雖然,在改造罪犯理論的指導下,我國監獄制度及運行機制得以奠基并不斷發展,法規制度逐步建立,且在實踐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但改造罪犯理論尚未得到法學專家和監獄學理論工作者深入系統的整理開發與研究。
進入21世紀,我國監獄工作既具備了更優越的社會環境、得到了更有利的發展條件,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和挑戰。為了迎接挑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效地完成新世紀社會發展賦予監獄的歷史使命,監獄系統必須進行系統的改革與制度創新,而改革創新應當是在繼承優良傳統、充分發揮已有優勢、保持并發揚監獄制度的中國特色的前提下進行。
綜上所述,無論是理性地總結新中國監獄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還是規劃監獄制度在新世紀的改革創新,都離不開對改造罪犯理論的系統梳理與研究開發。這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監獄理論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改造罪犯理論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改造罪犯理論進行深入的、系統化的梳理總結、研究開發,將改造罪犯理論的科學體系整理挖掘出來,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做一些“后原創”工作,將這一理論中有中國特色的創造性的思想融會貫通于監獄系統的有關法律制度及運行機制,根據時代與社會的發展要求,對這一理論體系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與結合性研究,為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法治監獄制度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一、改造罪犯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改造罪犯理論的產生和發展與思想的產生發展有著內在的聯系,但又有其自身的發展脈絡。從整體看,改造罪犯理論萌芽于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土地革命前,發展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建立到抗日戰爭,形成于解放戰爭時期,在建國后到三大改革完成時期成熟,1956年以后繼續發展。1949年10月新中國宣告成立,新政權建立之初,創建新型的國家機器,鞏固政權基礎,恢復穩定社會秩序,恢復和發展經濟是共和國締造者們面臨的首要任務。監獄作為國家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自然受到領導者的重視與關注,大批的俘虜、戰犯、舊政權留下的反革命分子及各種普通刑事犯罪分子需要迅速處理,這更增加了解決監獄問題的迫切性。因此,監獄建制、罪犯改造問題受到等第一代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將這一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對待,在他們重要的理論著作上、各種會議講話上、各種場合的談話上、各種文件匯報的批示批語上,親自過問并組織領導監獄建設工作。新生的人民政權應當建設什么樣的監獄?社會主義監獄的性質職能怎樣規定?新中國監獄如何對待各類罪犯?采取什么樣的改造模式與手段?這是歷史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提出的課題。等第一代領導人以睿智的政治家的理性思維、無產階級革命家創造新世界的膽略和胸懷,根據馬列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實際的結合,提出了一系列開創性觀點,指導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監獄制度逐步建立,科學地回答了這一歷史性課題,同時形成了一整套改造罪犯的新理論。
改造罪犯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監獄制度、罪犯改造理論是與國家機器和政權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在論述紅色根據地政權建設中就提出了罪犯改造方法、原則問題,這是在同志著述中最早談到改造罪犯問題,是改造罪犯理論的萌芽。到了1948年以后,全國革命勝利指日可待,等領導人開始籌劃新生國家的政權建設問題,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同志系統地提出了如何對待反革命分子和犯罪分子的基本方針。建國初期,監獄建設、罪犯改造提到了當務之急的議事日程,因而,關于監獄的組建、改造方針、監獄性質等,等第一代領導在各種會議、講話、談話、文件批示上多次就監獄建設和罪犯改造問題發表觀點,提出思想。這一時期十分豐富的改造罪犯理論觀點使新中國監獄制度、改造罪犯理論的框架輪廓基本確定。隨著監獄工作實踐的不斷發展,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等領導同志又及時做出指示,指導監獄工作管理體制、教育改造、勞動生產、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不斷的調整、改革與完善,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時期。1993年誕辰100周年,當時,我國監獄學作為刑事法學的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已經興起并獲得初步繁榮,因此1993年廣大監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以極大的熱情研究總結改造罪犯理論,以紀念誕辰100周年,此次研究熱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綜上所述,改造罪犯理論早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萌芽,但在解放戰爭以前,只是零散的一些觀點和論述。從解放戰爭到建國初期,伴隨全國革命勝利的臨近及新中國監獄制度及運行體系的建設發展,等第一代領導人系統地就監獄工作的有關方面發表了豐富的論述和觀點,改造罪犯理論也在這個時期得到發展與完善。從1954年《勞改條例》頒布到期間,則是改造罪犯理論的成熟時期。1993年前后,在紀念誕辰100周年期間,改造罪犯思想及理論研究總結形成熱潮,這是對改造罪犯理論的初步總結研究,為改造罪犯理論科學體系的整理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改造罪犯理論的基本框架與內在聯系
針對改造罪犯理論不是現成的理論專著,而是在指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的進程中,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以著作、報告、講話、批示、指示、談話等多種形式闡述的觀點論斷的匯集的特點,認真地梳理和研究這些散見的觀點論述,筆者認為改造罪犯理論包括九個方面的內容。這九個方面分別是:一、關于戰犯改造;二、改造罪犯是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組成部分;三、我們的監獄其實是學校;四、人是可以改造的;五、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六、勞動改造罪犯,生產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改造;七、對罪犯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八、讓罪犯在希望中改造;九、勞改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要集中。
戰犯改造是新中國監獄史上輝煌的一章,它的輝煌不僅在于勝利者對失敗者博大的胸懷與人道,而且在于它對戰犯改造的極大成功,戰犯改造的成功使一大批侵略者變成了和平友好使者的中堅力量,使新政權的死敵變成了擁護者和建設者。以改造罪犯理論體系而言,關于戰犯改造是改造罪犯理論的第一次成功實踐,戰犯改造的成功使改造罪犯理論得到肯定證明,其思想便自然融入到或固化到新中國監獄制度及其運行機制之中。所以,戰犯改造是改造罪犯理論及新中國監獄制度承上啟下、由理論到實踐的過渡狀態和中介階段。
改造罪犯理論的這九個方面可以簡單概括為“三觀”、“三論”,“三觀”為刑罰觀、監獄觀、改造觀。“三論”為方法論、策略論、管理論。
改造罪犯理論的第一部分“改造罪犯是無產階級偉大歷史使命的組成部分”是刑罰觀,等第一代領導人關于這個方面的論述和闡釋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刑罰思想。無產階級奮斗的最終目標是消滅階級、消滅犯罪、消滅國家,實現人的自由發展和人類大同社會——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