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引領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次會議上以為代表的黨中央發表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文章就此背景為主導,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中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未來接班人和建設者,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突出作用,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大學生作為志愿服務的主體承載者,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需要靈活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志愿服務精神的內核結合起來,從而有效的推動大學生的志愿精神的培育。
一、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含義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會議成功召開,在以核心的黨中央結合全黨的智慧的結晶,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具體內容簡單的總結起來為二十四字倡導方針,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于國家層面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能夠有效的推進國家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對于社會層面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能夠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對于個人層面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能夠有效的將正確的價值觀灌輸和傳遞給每一個公民。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漸內化為整個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意識從而規范整個社會群體的行為規范,并在社會的實踐中逐漸轉換民族凝聚力。
二、志愿服務中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現今的中國,志愿服務的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共同的思想內核,所以隨著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實踐,能在潛移默化間深化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踐行,此外,核心價值觀的貫徹學習,能夠有效的服務于志愿服務,推動志愿服務的有效發展。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種思想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不斷的涌現,從而影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需要通過開展以志愿服務為載體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并在活動中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思想內核,從而使得大學生在志愿服務的過程當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并以此提高他們的愛國情感。通過開展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內核的相關志愿服務,能夠有效的培養起當地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并幫助當代大學生在實際的志愿活動中,了解國情,一方面感受到了紛繁復雜的社會狀況,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在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的同時增強愛國情感。總的來說,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志愿服務,能夠有效的幫助當代大學生明確自身的歷史使命,從而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
當代中國的志愿服務是一種無酬勞的公益性活動,大學生通過參加相關的志愿服務,一方面在實際的志愿服務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并讓自我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志愿服務,大學生在奉獻中獲得成就,有助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奉獻精神。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所謂敬業的概念是人們對于自身所從事的相關職業持有一份熱忱之心,并因為珍惜和敬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而不惜為之付出努力和奉獻,從而在工作中獲得一份成就感。當下的社會環境下,敬業精神逐漸在人們的實際工作環節中缺失,人們的奉獻意識正在逐漸的弱化,與之興起的則是實用主義以及現實的拜金主義,在這種觀念下的人們,時常將工作的概念狹隘的定義養家糊口的工具,而忽視了工作其實還具有社會性質。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多元文化的社會背景正在不斷的形成過程中。在人們功利主義的傾向日益凸顯的當下,我們需要通過開展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來引導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意識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如同前文說道,中國現階段的志愿服務活動大都是無償提供服務,大學生在志愿服務活動中通過無償的提供服務和幫助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由于無償,所以大學生在奮斗、在奉獻的過程中逐漸弱化功利主義的傾向,而因為奉獻而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則有效的促進了中國大學生的敬業精神的形成和實現。
三、健全特色大學生志愿服務制度
在當前的中國,大學生志愿服務除了單純的服務社會之外,還企圖通過志愿服務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對于人的影響有著潛移默化的特點,因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核融入到志愿服務中,能夠使得大學生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逐漸被文化滲透,以此了解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換句話說就是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際的滲透和傳播過程中,一方面外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追求。然而,現實中通過志愿服務活動來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好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深度不夠、針對性不強、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有效的推動這項活動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需要建立健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的志愿服務制度,從而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的政治文化教育作用。
(一)加強志愿服務的宣傳普及
在實際的大學生志愿活動推廣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學生個人的努力和實踐,同時還需要高校相關部門的黨政領導對志愿服務工作的大力支持,通過有關單位的關注和支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志愿服務在實際操作中遭受到的阻力,此外還可以增加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號召力。此外,可以借助相關的校園媒體加強志愿服務的宣傳,并在校園大學生中大力弘揚“無私奉獻”“友愛互助”的志愿精神。除此之外,還應加強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激勵機制,通過校園媒體等多種渠道,表揚在志愿服務中表現突出的大學生,并以此營造出良好的志愿服務的輿論氛圍,除了上述的兩點之外,各高校的相關部門,應該致力于打造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平臺,從而為大學生奉獻社會貢獻自己的光熱中完善制度,支持和推動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并以此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二)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培訓機制
由于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和具體的服務對象不同,導致實際的志愿服務現狀變得復雜,從而也就提高了志愿者們的能力要求。現實的志愿服務活動也確實因為大學生的相關能力的不足,而不能有效的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這里提及的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無大學生志愿者在實際服務過程中所具備的技能與心理準備,二是相關的關鍵部門的管理能力。只有同時提高了這兩個板塊的相關能力水平,才能有效的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基于這樣背景環境,作者建議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核結合到大學生的志愿服務過程中,從而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成為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以此突出志愿活動政治文化教育的功能。其次,加強對志愿服務活動的相關部門管理部門的領導者和大學生志愿者隊伍的進行培訓。通過相關的專業培訓,提高管理部門的管理能力和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能力,以此推動中國高校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最后,通過申請政府補貼等相關的方法渠道,打造專項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基金,從而為志愿服務活動的培訓提供物質基礎。
(三)優化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
現階段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的對象局限于農村的留守兒童、社區的孤寡老人等社會群體,服務項目也是單一,缺乏主觀能動性。而作為志愿服務活動的基石,服務項目的優化能夠有效的帶動志愿服務服務活動的發展。現階段的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活動需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充分挖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志愿活動的因素之際,優化志愿服務項目,使得大學生志愿活動服務更加的貼近社會生活,使得該活動對受助者以及志愿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首先,需要拓寬志愿服務的領域,這就需要高校相關部門提前做好調研,并依據調研結果制定可行的志愿服務,使得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的范圍脫離傳統的限制,從而獲得新的發展。其次,志愿服務服務項目結合大學生的專業優勢,從而引領大學生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從而取得最優的志愿服務結果。而這也就使得大學生學以致用,并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深化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實現了志愿服務與學習相互促進的局面的形成,有力大學生自身的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斷推進和發展,中國現階段的大學生志愿服務主要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結合具體的服務情況而不斷的創新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和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的精神文明的培養。從而實現了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以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的培養和鍛煉,推動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顏小燕,康樹元.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61-63.
[2]李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核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1):129-131.
[3]顧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認同機制研究[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27-29,40.
[4]齊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價值觀構建的靈魂[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3(4):117-119.
作者:周曉紅 單位:宿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