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鄧小平歷史人物和歷史評價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鄧小平歷史人物和歷史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鄧小平歷史人物和歷史評價

眾所周知,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歷史觀,即使是相同的階級,人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歷史問題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歷史觀為指導,正確分析、揭示了人民群眾和革命領袖的血肉關系,提出了評價革命領袖功過是非的客觀公正、恰如其分原則和正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基本方法,從而大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革命和建設發揮了重大指導作用。筆者不揣淺陋,主要圍繞鄧小平關于評價歷史人物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方法作一探討。

一、堅持唯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正確揭示人民群眾和領袖的關系

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歷史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一切剝削階級從唯心史觀的基本立場出發,無一例外地都是英雄史觀,認為英雄創造歷史,人民群眾只不過是陪襯。而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人類歷史的主人?!爸挥邢嘈湃嗣竦娜?,只有投身人民生氣勃勃的創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獲得勝利并保持政權”(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評價歷史人物》,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版,第24頁。)1956年鄧小平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向來認為,歸根結底地說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工人階級必須依靠本階級的群眾力量和全體勞動人民的群眾力量,才能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時解放全體勞動人民。人民群眾的覺悟性、積極性、創造性愈是發展,工人階級的事業就愈是發展”。(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17-218頁。)中國共產黨員是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忠實代表,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與人民的關系如此密切,但還是要從根本上肯定“黨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就是確認黨沒有在人民群眾頭上稱王稱霸的權力”。(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157頁。)黨的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他們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學生與先生”的關系,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社會實踐的具體履行者,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見多識廣,鄙視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那種“說話態度生硬,架子擺得很大,以為這就是‘領導’,其實只能令人討厭,脫離群眾,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困難的地步”。1950年他告誡西南黨政領導說:“領導不是自封的,要看群眾承認不承認,批準不批準。領導作風惡劣,群眾就不會服從;領導犯了錯誤,群眾就不批準”,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只要“群眾不跟你走,你就一事無成”。(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40-41頁。)因此鄧小平不止一次地強調,要堅持“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的基本觀點,要堅持群眾路線的基本工作方法,要尊重群眾,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組織群眾,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愿意不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為轉移。戰爭年代,“敵我斗爭的勝負,決定于人民”,(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4頁。)決定于對人民利益的保護和適當的對敵斗爭方法。“經驗尤其證明:誰關心人民的問題,誰能幫助人民想辦法去和敵人斗爭,保護人民利益,誰就是人民愛戴的領袖”。(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4-235頁。)和平建設時代,人民群眾的最大愿望就是不斷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實現四個現代化就是黨用以發動群眾,提高人民積極性的一面旗幟。作為我黨的精神支柱和理論結晶的思想同樣體現了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不是同志一個人的創造,包括老一輩革命家都參與了思想的建立和發展”,但“主要是同志的思想”。(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5頁。)

鄧小平在充分肯定“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是人民”(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73頁。)的同時,“從來沒有否認杰出的個人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從來沒有否認領袖人物對于政黨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領袖呢?他借用列寧的話說是“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人們。但領袖不是官封和天生的,“是在群眾斗爭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無產階級的領袖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完全統一的,他們“不是在群眾之上,而是在群眾之中,不是在黨之上,而是在黨之中”。(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75頁。)他們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模范,是服從黨的組織,遵守黨的紀律的模范。他們集中了群眾智慧,代表了人民利益,是群眾中的精英。革命領袖對歷史發展起了加速作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鄧小平就指出:“沒有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49頁。),就是充分看到了像這樣的杰出人物,由于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和卓越領導,大大縮短了中國革命的時間,迎來了革命的最終勝利。正因為如此,我們“絲毫不排斥人民對于杰出的個人的尊敬”。(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73頁。)要弄清“群眾領袖是最值得珍貴的,沒有他們是不能支持最困難的斗爭的”,黨應“用最大努力去培養大大小小的群眾領袖”(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5頁。),“在群眾面前應處處尊重群眾領袖,幫助培養對群眾領袖的信仰”。(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4頁。)當然,“對于領袖的愛護——本質上是表現對于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愛護,而不是對于個人的神化”。(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19頁。)

但是領袖的作用不是無窮無盡的,“個人的作用歸根到底是以一定的社會條件為轉移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5頁。)離開了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任何杰出個人將一事無成?!半x開群眾經驗和群眾意見的調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的領導”。(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5頁。)鄧小平指出:“過分夸大個人作用是不對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73頁。),因此必須“堅決執行中央反對把個人突出,反對對個人歌功頌德的方針”。(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235頁。)對領袖的尊敬是正常的,但“不是迷信,不是把他當作神”(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72頁。),不能把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與英雄人物的杰出作用等同起來,變成歷史的二元論,更不能把杰出人物的作用說得無窮大,變成實足的個人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堅持徹底的唯物史觀,就必須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最終推動力的基本觀點,在此前提下承認領袖和杰出人物的重要性,承認他們對歷史的加速或阻礙作用。

二、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客觀公正、恰如其分地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

評點歷史人物,是鄧小平歷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以馬克思主義的博大胸懷,跳出感情圈子,堅持全面公正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得出正確的結論。其特點表現為:

一是評價歷史人物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出發,絕不盲從或輕率下結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創造歷史,并非隨心所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603頁)任何人都活動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本質不能憑空想象,不能以今天的觀點去理解以前的歷史,否則得出的結論不會符合客觀實際。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奮斗了終身,但“同志同任何別人一樣,也有他的缺點和錯誤”,甚至有的錯誤還相當嚴重。那么,如何正確認識這個問題?除了個人應負的責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歷史的復雜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是公正地、科學地,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地對待歷史,對待歷史人物”。(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1頁。)鄧小平指出,紅軍時代中央革命根據地打,肅反擴大化,客觀上是“環境的確緊張”,人們在提高警惕的同時,“腦子發熱,分析不清”,主觀上“也有個沒有經驗的問題”(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2頁。),如果非用個人品質來解釋是根本解釋不通的。1957年反右擴大化,“”,廬山會議的錯誤“總的說來,我們還是經驗不夠,自然也有勝利之后不謹慎”。(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4頁。)鄧小平肯定地說,1957年“確實有一股勢力、一股思潮是反社會主義的,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反擊這股思潮是必要的。我多次說過,那時候確實殺氣騰騰,想要否定共產黨領導,扭轉社會主義的方向,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但“錯誤在于擴大化”。(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77頁。)他自我批評道:“1957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我是總書記呀”。(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77頁。)1958年,“使生產遭到很大破壞,人民生活很困難”,“人民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別的了”(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77頁。),但責任同樣不在一人身上。1980年鄧小平鮮明地指出:“1958年,我們頭腦也熱,在座的老同志恐怕頭腦熱的也不少”,劉少奇、和他沒有反對,陳云沒有說話??傊?,左的錯誤及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不熟悉造成的問題“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6頁。),而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笆遣徽_的。這個責任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我們這些人腦子都發熱了。完全違背客觀規律,企圖一下子把經濟搞上去。主觀愿望違背客觀規律,肯定要受損失。”“”是左傾思想亞性發展的結果。雖然在1962年進行糾正,但對教訓總結不夠,不久左傾思潮再度膨脹,終于導致了的爆發。“搞‘’,就本身的愿望來說是出于避免資本主義復辟的考慮”,但由于“對中國本身的實際情況作了錯誤的估計,首先把革命對象搞錯了,導致了抓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8頁。),一大批久經考驗的老同志被打倒。同時所犯錯誤還與制度不健全,封建主義遺毒沒有完全肅清有關。鄧小平曾經講過:“制度是決定因素”。(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5頁。)長期以來,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中,民主集中制,群眾路線,黨內民主作風等建設,雖取得過一定成績,但遠“沒有制定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制度”(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7頁。),“單單講同志本人的錯誤不能解決問題,最主要的是一個制度問題”,“過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30頁。)由于“一言黨,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9頁。),整個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這樣即使有不同意見也“難于反對”。(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33頁。)這種不正常的組織制度、工作制度,使“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和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44頁。)

二是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科學公正,力戒片面和主觀臆斷。鄧小平說:“評價人物和歷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學的觀點,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這才符合馬克思主義”。(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9頁。)春秋史筆的一大特點是“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個人好惡左右著對人物的評價,這是封建統治者的通病,無產階級政黨就不能這樣做。鄧小平在《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中說:“對同志的評價,原來講要實事求是,以后加一個要恰如其分”。(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4-345頁。)那么如何做到這二條呢?首先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既反對把說得一無是處的全盤否定論,又要反對堅持錯誤的“兩個凡是”派。要看到“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7頁。),創立了我黨的指導思想——思想。他在中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他的功勞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把作為黨的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9頁。)1989年鄧小平說:“對我的評價……有的把我的規格放在之上,這就不好了”。(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17頁。)鄧小平雖“三起三落”,中“吃過不少苦頭”,但他卻能不計個人恩怨得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寬大胸懷,堅決捍衛的歷史地位,因為他看到“對同志的評價,對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同志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歷史是分不開的。要看到這個全局”。(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1-302頁。)如果把的錯誤“寫過頭,給抹黑,也就是給我們黨、我們國家抹黑,這是違背歷史事實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1頁。)鄧小平認為,在高度肯定功績的同時,“對于錯誤,包括同志的錯誤,一定要毫不客氣地進行批評”。(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65頁。)因為“領袖是人不是神”(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77-278頁。),應當承認“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只是錯誤有大小輕重的區別”。鄧小平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就犯過錯誤”,能四六開就很滿意了。“少奇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樣,也犯過一些錯誤”。(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49頁。)“要求一個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那不是馬克思主義”。(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45頁。)雖然在他“一生的后期,特別在‘’中是犯了錯誤的,而且錯誤不小,給我們黨、國家和人民帶來許多不幸”(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2頁。),對這些錯誤,“同志要負責任”(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53頁。),但那是成績面前的錯誤。其次,要分清功過是非誰占主導地位。鄧小平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他說:“我們對的評價要非??陀^,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過”,同時“不能把過去的錯誤都算成是一個人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7頁。),更不能把、“”的反革命罪行與所犯錯誤相提并論。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犯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犯錯誤?!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二卷,第344頁。)鄧小平充滿感情地說:“盡管過去有一段時間也犯錯誤,但他終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拿他的功和過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65頁。)總之,鄧小平認為既要充分肯定的偉大功績,又要指出他的缺點,這就從真正意義上“維護了同志作為一個偉大革命家在中國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上應當享有的崇高地位?!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二卷,第307頁。)

三、堅持以史為鑒、著眼未來的基本態度,正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古人去:“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總結歷史,為的是開創未來。能否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對正確分析革命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十分重要。1980年鄧小平多次發表重要談話,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而重要的指示,為《決議》順利撰寫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事實上,《決議》本身就是教育人民的良好歷史教科書。它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評價了“”,評價了同志的功過是非,真正起到了“總結經驗,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3頁。)的作用。正是在鄧小平的建議下,《決議》加上一篇話,專門“講講解放前黨的歷史,寫黨的六十年”。(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04頁。)他認為:“要學點歷史”尤其要改變“青年人不知道我們的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的狀況。(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9頁。)因此一定“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8頁。),使他們懂得中國百年的屈辱史,懂得人民英勇反抗外國侵略者的不屈史,懂得中國走社會主義的必然性。

鄧小平經常講黨的歷史。他認為:“總的來說,我們黨的歷史還是光輝的歷史。雖然我們黨在歷史上,包括建國以后的三十年中,犯過一些大錯誤,甚至犯過去搞‘’這樣的大錯誤,但是我們黨終究把革命搞成功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能夠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是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同同志的領導分不開的。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許多青年人缺乏了解”。(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99頁。)鄧小平認為,成績要講,錯誤也要糾正。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在舊帳上糾纏,應團結一致向前看。1957年反右擴大化,“打擊面寬,打擊的分量也太重”,這對國家和個人都造成了損失,“給右派分子全部摘掉帽子,改正對其中大多數人的處理,并給他們分配適當的工作,就是一件很必要的、重大的政治措施”。粉碎“”三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平反的冤假錯案有290萬人,沒有立案審查而得到平反的,數量更多。黨平反了,平反了包括、、陶鑄、薄一波、彭真、、王任重、黃克誠、楊尚昆、陸定一等一批同志的冤假錯案,為劉少奇同志恢復了名譽。這充分說明黨正視歷史,勇于改正錯誤,善于改正錯誤。歷史的發展本身是在曲折中前進的,中國革命和建設決非坦途,前進道路上有成功,也有挫折?!拔覀凕h的發展,走過了曲折道路。很長時期比較順利,但也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每次我們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后制定的”。黨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34-235頁。)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政策就有說服力。

鄧小平告誡我們,發展國家關系、政黨關系,也要向前看,但決不能忘記歷史。鄧小平在會見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來訪時說:“過去的事完全不講恐怕也不好,總得有個交待”。他列數了列強,尤其是日本、俄國歷史上是“從中國得利最大的國家”(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92頁。),指出“算歷史帳,日本欠中國的帳是最多的”。(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94頁。)沙俄則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占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代起中國又受到蘇聯的軍事威脅。八九動亂后,西方七國加緊實施和平演變戰略,妄圖西化、分化中國,舉起了經濟制裁的惡仗。鄧小平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制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七國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國再加上沙俄和奧地利就是當年組織聯軍的八個國家。要懂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57-358頁。)鄧小平教育人民不忘國恥,堅決揭露帝國主義利用虛偽的人權干涉中國內政的企圖,表現了他在世界局勢面前具有清醒的頭腦。但是,他沒有糾纏在過去的歷史中,而是主張“結束過去,開辟未來”,“不去比較歷史的恩怨”(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30頁。),主張以和平共處基本原則為指針,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系。雖然“發達國家會對我們戒心更大”,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還是友好往來。朋友還要交,但心中要有數”。(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20頁。)對于其他歷史遺留問題,尤其是邊界問題,要“考慮到歷史的和現實的情況”(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94頁。),雙方互相讓步,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法。一時不能解決的,可以“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總之,不能被歷史包袱糾纏住?;仡櫄v史,目的是總結經驗教訓,認清歷史,進行歷史教育,不是要清算歷史帳,而是要以史為鑒,開拓未來。這是鄧小平歷史觀的鮮明特點和時代意義。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上海社會科學院

鄧小平理論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丰顺县| 油尖旺区| 通海县| 长沙市| 抚宁县| 张家口市| 阿克陶县| 文成县| 扶绥县| 滨海县| 龙山县| 汝城县| 金堂县| 新密市| 台中县| 香河县| 三原县| 曲周县| 囊谦县| 泗水县| 康乐县| 东山县| 固原市| 普陀区| 鸡泽县| 株洲市| 通许县| 淳化县| 长治市| 酉阳| 栾川县| 贺州市| 孙吴县| 辽阳市| 台南县| 镇安县| 龙州县| 阿勒泰市| 古田县| 远安县|